《中亚含油气区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何登发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030507754
  • 页数:447 页
图书介绍:本书应用地球系统科学思想与大陆动力学、石油地质综合研究方法,对中亚含油气区-这一欧亚地区地缘政治、经济的重心,从大地构造演化、盆地构造及其控制的油气地质条件出发,探讨了中亚含油气区的构造演化过程与油气聚集和分布特征。中亚沉积盆地主要位于哈萨克斯坦构造域、图兰地台和特提斯构造域,经历了古生代的古亚洲洋或原特提斯洋演化阶段和中-新生代以来的古、新特提斯洋演化阶段。其中的滨里海、北乌斯丘尔特、曼格什拉克、南里海、阿姆河、阿富汗-塔吉克、费尔干纳、楚-萨雷苏、图尔盖和斋桑等10个沉积盆地油气资源丰富,西部盆地产油,东部盆地多气。在对中亚含油气区油气成藏条件与富集特征类比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油气分布规律与勘探潜力,剖析了有利的油气勘探区(带),为油气勘探战略部署提供了依据。

第1章 中亚地区大地构造背景 1

1.1 中亚地区大地构造 1

1.1.1 中亚地区地理位置 1

1.1.2 中亚地区大地构造位置 2

1.2 中亚地区地球物理场 3

1.2.1 哈萨克斯坦构造域地球物理场 3

1.2.2 图兰-斯基夫地台地球物理场 7

1.3 中亚地区构造单元划分 12

1.3.1 两条重要缝合带 12

1.3.2 哈萨克斯坦构造域构造单元划分 23

1.3.3 图兰-斯基夫地台构造单元划分 26

参考文献 35

第2章 中亚地区大地构造演化 40

2.1 古亚洲洋/原特提斯洋演化阶段 40

2.1.1 寒武纪 40

2.1.2 奥陶纪 41

2.1.3 志留纪 44

2.1.4 泥盆纪 45

2.1.5 石炭纪 48

2.1.6 二叠纪 50

2.2 古-新特提斯洋演化阶段 53

2.2.1 二叠纪—三叠纪 53

2.2.2 早-中侏罗世 54

2.2.3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 55

2.2.4 晚白垩世 57

2.2.5 古新世—始新世 57

2.2.6 渐新世—中新世 59

2.2.7 中新世末期—第四纪 59

2.3 陆内构造演化 60

2.3.1 中生代 60

2.3.2 新生代 65

2.4 小结 66

参考文献 69

第3章 阿姆河盆地天然气成藏条件与分布规律 73

3.1 阿姆河盆地构造特征 73

3.1.1 阿姆河盆地大地构造背景 73

3.1.2 阿姆河盆地地层系统 75

3.1.3 阿姆河盆地断裂系统 85

3.1.4 阿姆河盆地地质结构与构造单元 89

3.1.5 阿姆河盆地构造-沉积演化 94

3.2 阿姆河盆地油气地质条件 105

3.2.1 阿姆河盆地油气成藏要素 105

3.2.2 阿姆河盆地油气成藏作用 115

3.2.3 阿姆河盆地含油气系统 119

3.3 阿姆河盆地气田地质特征 125

3.3.1 阿姆河盆地气田分区 126

3.3.2 中央卡拉库姆含气区 126

3.3.3 别乌尔杰希克-希文含气区 126

3.3.4 扎翁古兹-卡拉比尔含气区 130

3.3.5 恰尔召乌气区 130

3.3.6 穆尔加布含气区 133

3.3.7 巴德赫兹-卡拉比尔含气区 134

3.3.8 布哈拉-希文含油气区 136

3.3.9 大气田特征 142

3.4 阿姆河盆地油气成藏组合与勘探方向 144

3.4.1 中-下侏罗统碎屑岩油气成藏组合 145

3.4.2 上侏罗统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组合 146

3.4.3 下白垩统碎屑岩油气成藏组合 150

3.5 阿姆河盆地天然气分布规律 153

3.5.1 烃源岩 153

3.5.2 储集层 154

3.5.3 区域盖层控制油气的层系分布 154

3.5.4 蒸发岩区域盖层和深大断裂控制盐上层系油气的分布区域 155

3.5.5 有利储集带和古隆起构造控制盐下层系油气的分布区域 156

参考文献 157

第4章 曼格什拉克盆地天然气成藏条件与分布规律 160

4.1 曼格什拉克盆地构造特征 160

4.1.1 曼格什拉克盆地大地构造背景 160

4.1.2 曼格什拉克盆地构造-沉积演化 162

4.1.3 曼格什拉克盆地地层系统 164

4.2 曼格什拉克盆地油气地质条件 167

4.2.1 曼格什拉克盆地油气成藏要素 167

4.2.2 曼格什拉克盆地油气成藏作用 170

4.3 曼格什拉克盆地油气田地质特征 172

4.3.1 热蒂巴伊油田 172

4.3.2 乌津油田 173

4.3.3 顿加油田 174

4.3.4 坚格带油环凝析气田 175

4.3.5 奥伊马沙油田 176

4.4 曼格什拉克盆地油气勘探潜力 177

参考文献 178

第5章 北乌斯秋尔特盆地天然气成藏条件与分布规律 180

5.1 北乌斯秋尔特盆地构造特征 180

5.1.1 北乌斯秋尔特盆地大地构造背景 180

5.1.2 北乌斯秋尔特盆地地层系统 183

5.1.3 北乌斯秋尔特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185

5.1.4 北乌斯秋尔特盆地构造演化 185

5.1.5 布扎奇地区沉积演化 191

5.1.6 北乌斯秋尔特盆地含油气系统 195

3.上三叠统—中侏罗统含油气系统 197

5.2 北乌斯秋尔特盆地油气地质条件 199

5.2.1 北乌斯秋尔特盆地油气成藏要素 199

5.2.2 北乌斯秋尔特盆地油气成藏作用 204

5.3 北乌斯秋尔特盆地油气田地质特征 207

5.3.1 卡拉赞巴斯油田 207

5.3.2 卡兰卡斯油田 209

5.3.3 北乌斯秋尔特盆地大气田特征 211

5.4 北乌斯秋尔特盆地天然气分布规律 211

参考文献 213

第6章 滨里海盆地天然气田地质特征与主控因素 214

6.1 构造特征 214

6.1.1 大地构造位置 214

6.1.2 地层发育特征 215

6.1.3 构造-沉积演化 219

6.1.4 盆地构造单元划分及特征 226

6.1.5 盆地沉降史与成因机制 228

6.2 油气地质特征 230

6.2.1 烃源岩特征 230

6.2.2 储集层、盖层及生-储-盖组合 235

6.2.3 圈闭类型及形成机制 240

6.2.4 油气运移聚集特征 242

6.2.5 油气成藏组合 244

6.3 天然气分布规律 246

6.3.1 滨里海盆地天然气分布规律 246

6.3.2 典型气田分析 248

6.3.3 滨里海盆地天然气分布主控因素 252

6.3.4 有利区带预测 254

参考文献 256

第7章 南里海盆地天然气田地质特征与主控因素 257

7.1 南里海盆地构造特征 257

7.1.1 大地构造背景 257

7.1.2 构造-地层层序 258

7.1.3 地质结构与构造样式 261

7.1.4 构造演化 267

7.2 南里海盆地油气地质特征 272

7.2.1 烃源岩 272

7.2.2 储集体与储-盖组合 275

7.2.3 油气聚集特征 277

7.2.4 油气成藏组合 279

7.2.5 油气分布特征 281

7.3 小结 287

参考文献 288

第8章 塔吉克盆地构造演化与石油地质特征 289

8.1 构造特征 289

8.1.1 大地构造位置 289

8.1.2 地层发育特征 290

8.1.3 盆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地质结构特征 292

8.1.4 构造-沉积演化 295

8.2 油气地质特征 301

8.2.1 烃源岩与油气生成 301

8.2.2 储集层 302

8.2.3 盖层 303

8.2.4 油气运移聚集特征 304

8.2.5 油气成藏组合 305

8.2.6 油气藏类型 305

8.3 油气分布规律 306

8.3.1 勘探历程 306

8.3.2 典型油气田分析 306

8.3.3 有利区带预测 308

参考文献 309

第9章 费尔干纳盆地天然气田地质特征与主控因素 310

9.1 费尔干纳盆地构造特征 310

9.1.1 大地构造背景 310

9.1.2 构造地层层序 311

9.1.3 地质结构与构造样式 314

9.1.4 构造演化 317

9.2 费尔干纳盆地油气地质特征 319

9.2.1 烃源岩 319

9.2.2 储集体与储盖组合 321

9.2.3 油气聚集特征 323

9.2.4 含油气系统 325

9.2.5 油气分布特征 326

9.3 小结 333

参考文献 334

第10章 楚河-萨雷苏盆地天然气成藏条件与分布规律 335

10.1 楚河-萨雷苏盆地构造特征 335

10.1.1 楚河-萨雷苏盆地大地构造背景 335

10.1.2 楚河-萨雷苏盆地地层系统 336

10.1.3 楚河-萨雷苏盆地构造单元 338

10.1.4 楚河-萨雷苏盆地构造-沉积演化 340

10.2 楚河-萨雷苏盆地油气地质条件 342

10.2.1 楚河-萨雷苏盆地油气成藏要素 342

10.2.2 楚河-萨雷苏盆地油气成藏作用 347

10.2.3 楚河-萨雷苏盆地含油气系统 348

10.3 楚河-萨雷苏盆地油气田地质特征 348

10.3.1 楚河-萨雷苏盆地勘探现状 348

10.3.2 楚河-萨雷苏盆地典型气田 349

10.4 楚河-萨雷苏盆地油气分布规律 352

参考文献 352

第11章 南图尔盖盆地构造演化与石油地质特征 353

11.1 构造特征 353

11.1.1 大地构造位置 353

11.1.2 构造-沉积演化特征 354

11.1.3 盆地构造单元划分及特征 357

11.2 油气地质特征 359

11.2.1 烃源岩特征 359

11.2.2 储集层、盖层及生-储-盖组合 360

11.2.3 圈闭类型及形成机制 362

11.2.4 油气运移聚集特征 363

11.2.5 油气成藏组合 365

11.3 油气分布特征 366

11.3.1 南图尔盖盆地油气分布规律 366

11.3.2 南图尔盖盆地典型油气田分析 368

11.3.3 南图尔盖盆地油气分布的主控因素 369

参考文献 370

第12章 斋桑盆地构造-沉积演化与石油地质特征 372

12.1 斋桑盆地地球物理场特征和构造单元划分 373

12.1.1 斋桑盆地重力异常特征 373

12.1.2 斋桑盆地据重力异常解释的断裂 374

12.1.3 斋桑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374

12.2 斋桑地区地层特征 376

12.2.1 斋桑地区地层划分 376

12.2.2 斋桑盆地地震层序对比 379

12.2.3 地层分布特征 380

12.3 斋桑盆地构造特征 383

12.3.1 斋桑盆地断裂特征 383

12.3.2 斋桑盆地不整合特征 384

12.3.3 斋桑盆地构造变形特征 384

12.3.4 斋桑盆地构造演化 389

12.4 斋桑盆地沉积充填演化 394

12.4.1 二叠系沉积相及其分布 394

12.4.2 侏罗系沉积相及其分布 399

12.4.3 古近系沉积相及其分布 401

12.5 斋桑盆地石油地质条件 406

12.5.1 生油岩特征及其分布 406

12.5.2 原油成因及来源 406

12.5.3 油气成藏特征 409

参考文献 410

第13章 中亚地区沉积盆地油气地质条件类比与勘探潜力 411

13.1 中亚沉积盆地构造区段的划分 411

13.2 中亚沉积盆地的地层充填序列与构造-地层层序 412

13.2.1 北区段 413

13.2.2 南区段 414

13.3 中亚沉积盆地的原型盆地演化序列 415

13.3.1 中亚沉积盆地演化背景 415

13.3.2 裂谷-被动大陆边缘-前陆-拗陷型盆地 417

13.3.3 裂谷-前陆型盆地 417

13.3.4 被动大陆边缘-前陆-裂谷-拗陷型盆地 418

13.3.5 被动边缘-裂谷-拗陷型盆地 418

13.3.6 裂谷-被动大陆边缘-前陆型盆地 418

13.4 中亚沉积盆地的地质结构 418

13.4.1 平面地质结构 419

13.4.2 剖面地质结构 421

13.5 中亚沉积盆地的生-储-盖组合 422

13.5.1 烃源岩 422

13.5.2 储集层 424

13.5.3 盖层 427

13.5.4 生-储-盖组合 429

13.6 中亚沉积盆地的油气成藏作用 431

13.6.1 北区段 431

13.6.2 南区段 432

13.7 中亚沉积盆地的油气分布规律 433

13.7.1 中亚地区油气分布特征 433

13.7.2 中亚地区沉积盆地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 436

13.8 中亚含油气盆地的勘探潜力与有利勘探区带 438

13.8.1 中亚含油气盆地的油气勘探程度 438

13.8.2 中亚含油气盆地的油气勘探潜力 439

13.8.3 中亚含油气盆地的有利勘探区带 440

参考文献 442

第14章 结束语 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