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1
1.1 选题依据 1
1.2 理论背景 2
1.3 研究对象 6
1.4 问题的提出 9
1.5 研究方法 10
1.6 研究意义 12
1.7 结构安排 13
2时空互动与复现结构 14
2.1 空间域 14
2.1.1 空间域的范围 14
2.1.2 空间参照框架 21
2.2 时间域 23
2.2.1 时间域的范围 23
2.2.2 时间参照框架 28
2.3 时空相关 29
2.4 时空类比 34
2.5 时空依存 37
2.6 时空转喻 41
2.7 时空隐喻 45
2.7.1 时空隐喻的基本内容 45
2.7.2 从“时间是面向”到“过程是方位” 47
2.7.3 时空隐喻的限制和扩展 50
2.7.4 作为时空隐喻之基的处理时间 53
2.8 时空整合 59
2.9 小结 62
3语言中时空互动的研究方法 64
3.1 以往的研究方法 64
3.2 内省与语料结合的方法 68
3.3 语料提取对象的特征 73
3.4 语料提取范围和步骤 77
3.5 小结 78
4空间作为时间的框架 80
4.1 “C前/上/左-C后/下/右”与时空互动 80
4.1.1 空间性“C-C”与时空互动:实体、部分 81
4.1.2 时间性C-C与时空互动:运动、行为、指向、时间 86
4.1.3 时空性“C-C”与时空互动:人物、事件、表达、国家 93
4.1.4 类比C-C与时空互动:量级、否定 98
4.1.5 “C前/上/左-C后/下/右”中时间与空间的频率互动 100
4.2 “C来C去”与时空互动 105
4.2.1 运动“来-去”与时空互动 105
4.2.2 面向“来-去”与时空互动 107
4.2.3 “来-去”共现中时间与空间的频率互动 113
4.3 “边A边B”与时空互动 117
4.3.1 “边-边”的空间方位和同时框架 117
4.3.2 “边-边”共现中时间与空间的频率互动 119
4.4 小结 120
5时间作为空间的框架 123
5.1 “又A又B”中的时空互动 123
5.1.1 “又-又”的组构倾向 123
5.1.2 “又-又”共现中时间与空间的频率互动 126
5.2 “时A时B”中的时空互动 128
5.2.1 两类时间与时空互动 129
5.2.2 “时A时B”中时间与空间的频率互动 132
5.3 “忽A忽B”中的时空互动 134
5.3.1 “忽-忽”的组构倾向 134
5.3.2 “忽A忽B”中时间与空间的频率互动 136
5.4 小结 138
6时间与空间的类比框架 140
6.1 “一A一B”中的时间与空间 140
6.1.1 “一A一B”与时空互动 141
6.1.2 “一-一”中时间与空间的频率互动 144
6.2 “或A或B”中的时间与空间 147
6.2.1 “或A或B”与时空互动 148
6.2.2 “或A或B”中时间与空间的频率互动 153
6.3 “有A有B”中的时间与空间 157
6.3.1 “有A有B”与时空互动 157
6.3.2 “有A有B”中时间与空间的频率互动 161
6.4 “没A没B”和“不A不B”中的时间与空间 164
6.4.1 “没A没B”和“不A不B”在时空互动上的对比 164
6.4.2 “没A没B”和“不A不B”中时空互动的频率表现 168
6.5 小结 170
7结论 171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171
7.2 本研究对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启示 172
7.3 尚存的不足和下一步研究前景 174
参考文献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