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学新编》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向东,卢双盈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040153696
  • 页数:384 页
图书介绍:《职业教育学新编》是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该教材以职业学校教师应具备的教育理论知识、技能、教学思想、教学能力为出发点,详细介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目的与制度、专业与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以及职业教育研究论等十四章内容,知识体系完整。本书主要作为高等院校职业教育公共课教材使用,也可作为职业教师师资培训的教学用书。

绪论 1

一、职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1

二、职业教育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2

三、职业教育学的主要内容 12

四、职业教育学的价值 14

第一章 职业教育的概念 17

第一节 教育与职业教育 17

一、认识教育 17

二、职业教育解析 20

第二节 社会与职业教育 28

一、社会发展与职业教育的互动 28

二、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 29

三、职业教育的政治与文化功能 32

四、关于“教育先行” 33

第三节 人与职业教育 35

一、人的发展 35

二、职业教育以职业为载体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37

三、职业教育以专业选择为中介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38

四、职业教育从个体谋生到自我实现的功能 38

第四节 就业与职业教育 39

一、解说就业 39

二、职业教育能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 42

三、职业教育能提高就业质量,促进再就业 43

四、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手段 44

第二章 职业教育的发展 47

第一节 职业教育的起源 47

一、原始社会的教育是在整个社会生活中进行的 48

二、原始社会教育主要为生产劳动服务 48

三、生产技术教育发韧于原始社会 48

第二节 职业教育的形成和过去 49

一、古代的职业及其教育形式 49

二、近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形成 50

三、我国职业教育制度的确立 52

第三节 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其经验 55

一、部分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 55

二、我国现代职业教育 63

第四节 职业教育的发展 73

一、职业教育价值与发展的基本估计 74

二、职业教育观念的更新 74

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76

四、职业学校与企业联系的模式趋向 76

第三章 职业教育的目的与制度第一节 职业教育的目的 79

一、职业教育目的概述 79

二、我国职业教育目的的历史沿革 80

三、我国制定职业教育目的的依据 85

四、职业教育目的的基本结构 90

五、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 91

第二节 职业学校教育制度 94

一、教育制度概述 94

二、学校教育制度 95

三、我国职业学校教育制度 98

四、职业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03

第四章 职业学校教师 108

第一节 教师职业概述 108

一、教师职业的产生和发展 108

二、教师职业的优越性 111

第二节 职业学校教师的素质要求 114

一、“双师型”教师的能力要求 114

二、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要求 117

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技能要求 122

第三节 教师专业化 128

一、教师专业化的含义 129

二、教师的成长历程 130

三、教师职业资格制度 133

四、教师专业化与开放性 135

第五章 职业学校学生 137

第一节 职业学校学生分析 137

一、树立正确学生观 137

二、职业学校学生特点 140

第二节 职业学校学生学习 142

一、学习动机的激发 142

二、学习意志的培养 143

三、学习方法的掌握 144

第三节 职业学校学生德育 145

一、德育含义 145

二、德育理论流派 146

三、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规律 150

四、德育工作注意事项 151

第四节 职业学校学生管理 152

一、学生管理的含义 152

二、学生管理的内容 154

三、学生管理中常见问题 160

第六章 专业与课程 165

第一节 职业学校专业设置 165

一、专业设置概述 165

二、专业设置原则 167

第二节 职业学校课程开发 175

一、什么是课程 175

二、职业教育课程特点 177

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 178

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趋势 186

第七章 教学理念 192

第一节 职业教育教学本质理念 192

一、职业教育教学的含义 192

二、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 195

第二节 “一体化”教学理念 198

一、“一体化”教学的含义 199

二、“一体化”教学理念的运用 200

第三节 行为导向教学理念 202

一、行为导向教学的含义 202

二、行为导向教学的特点 203

三、行为导向教学理念的运用 204

第四节 能力本位教学理念 204

一、能力本位教学的含义 204

二、能力本位教学理念的运用 206

第五节 互动共振教学理念 209

一、互动共振教学的内涵 209

二、互动共振教学的理论基础 210

三、互动共振教学的运用 212

第八章 教学模式 215

第一节 教学模式概述 215

一、教学模式的含义 215

二、教学模式构成要素 217

三、教学模式的构建 218

四、教学模式与其他概念的区别 219

第二节 常用教学模式 221

一、认识过程模式 221

二、发现探究模式 224

三、动作技能训练模式 227

四、参观教学模式 231

五、项目教学模式 233

六、范例教学模式 235

七、模拟教学模式 237

第九章 教学实践 241

第一节 教学工作环节 241

一、教学准备 241

二、教学实施 245

三、教学反馈 247

第二节 教学技巧 253

一、导入新课技巧 253

二、提问技巧 255

三、教学动作技巧 257

四、教学幽默技巧 258

五、教学语言技巧 260

第十章 现代教育技术 264

第一节 现代教育技术简介 264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与特征 264

二、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的意义 265

第二节 视听媒体教材的编制 266

一、媒体教材的视觉要求 267

二、光学投影教材的设计与制作 268

三、视听觉媒体 271

第三节 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274

一、多媒体技术基础 274

二、多媒体课件 275

三、多媒体教学系统应用方式 276

第十一章 职业培训 283

第一节 职业培训概述 283

一、职业培训的含义 283

二、职业培训的特点 284

三、职业培训的类型 285

四、职业培训的意义 287

第二节 职业培训的过程 289

一、职业培训需求分析与目标确立 289

二、培训计划的制定 292

三、计划实施阶段 293

四、培训效果评价 294

第三节 职业培训发展 295

一、建立一个连续性的在职培训制度 295

二、职业培训突出培养创业能力 296

三、企业培训与学校培训相联系 296

四、职业培训与就业密切联系 297

五、职业培训的国际合作化 297

六、职业培训更加灵活多样 298

第十二章 职业准备教育 300

第一节 职业指导 300

一、职业指导的本质 301

二、职业指导的理论 301

三、职业指导的实施 305

第二节 创业教育 309

一、创业教育的本质内涵和时代意义 310

二、创业者所必备的素质 311

三、实施创业教育的主要途径 313

第三节 职业心理健康教育 315

一、职业选择心理 315

二、职业适宜心理 319

三、职业流动心理 321

第十三章 职业教育法制论第一节 职业教育法制的目的 326

一、保证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 327

二、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 327

三、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保证职业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造就合格人才 328

四、解决发展职业教育中的一些重大问题 328

五、调整职业教育的外部关系,并促进其内部的自我完善 329

第二节 职业教育法制的内涵 330

一、职业教育法制 330

二、职业教育制度 331

三、依法治教 332

第三节 职业教育法制的内容 334

一、职业教育的体系 334

二、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 335

三、职业教育的举办 337

四、职业教育的师资 338

五、职业教育的经费 340

第四节 职业教育法制的实施 341

一、职业教育法制的遵守 342

二、职业教育法制的执行 342

第五节 职业教育法制的监督 344

一、职业教育法制监督的含义 344

二、国家机关的职业教育法制监督 344

三、社会力量的职业教育法制监督 345

第十四章 职业教育研究论第一节 认识职业教育研究 348

一、职业教育研究的含义 348

二、职业教育研究的特点 349

三、职业教育研究的类型 350

第二节 如何选择研究课题 352

一、研究问题的来源 352

二、研究问题的类型 354

三、选择问题的准则 354

第三节 准备课题申请书 355

一、数据表 356

二、课题设计论证 356

三、课题研究已有的工作基础和条件保证 358

四、研究的进度和预期的研究成果 358

五、经费预算 358

第四节 选择研究的方法 359

一、调查研究法 359

二、实验研究法 364

三、质的研究法 365

四、行动研究法 367

五、叙事研究法 370

第五节 研究成果的表述 371

一、研究报告 371

二、学术论文 373

主要参考文献 376

附录:中外著名教育家简介 378

后记 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