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7
第一章 全唐诗植物大观 14
第一节 唐诗植物构成 14
第二节 植物作为意象 25
一、植物意象的符号意义与文学典故 26
二、文学范式中的植物意象 30
三、集体的文思与个体的玩味 33
第三节 唐诗十大植物意象 37
一、竹 37
二、松柏 43
三、杨柳 47
四、莲 49
五、苔藓 55
六、桃 58
七、兰 60
八、桂 64
九、梅 68
十、荆棘 72
第二章 唐代咏植物诗 75
第一节 唐人咏植物诗概览 76
一、咏茶诗 81
二、咏菊诗 86
第二节 唐代题花木画诗 90
一、唐代题花木画诗的数量与题材 90
二、唐代题花木画诗的类型与意义 96
第三节 咏节气诗中的物候现象 101
一、咏节气诗的源起 101
二、文人的咏节气诗与物候 102
三、敦煌卷子中的咏节气诗 104
第三章 唐诗中的外来植物 107
第一节 佛教植物 107
一、娑罗 109
二、贝多 110
三、菩提 114
四、优昙花 117
五、曼陀罗 120
第二节 其他外来植物——两个个案的考察 124
一、茉莉 125
二、罂粟 129
第三节 菠菜入华考 133
一、菠菜入华的时间及其来华后的境况 134
二、菠菜在宋以后的流播及其文献反映 143
三、菠菜的食疗功效 149
第四章 唐人生活与植物及诗歌 154
第一节 唐诗药用植物 155
一、咏药诗——无病之药 155
二、苦病诗——治病之药 161
三、药名诗——文人的游戏 165
第二节 唐诗民俗植物 168
一、清明之俗 168
二、端午之俗 170
三、重阳之俗 171
第三节 唐之国花——牡丹 174
第五章 植物文化杂论 186
第一节 丝不如竹 186
第二节 敦煌卷子咏节气组诗注译 193
一、卢相公咏廿四气诗 195
二、二十四气时令诗 198
三、文本注译 201
第三节 何以莲花似六郎 217
一、杨再思的处世哲学 221
二、帝王术与神龙无政变 222
三、莲花的佛教属性及武则天、张氏兄弟与佛教之关系 229
四、本喻体的逻辑顺序及莲花的“性别” 234
五、比喻句的诗化及杨再思于文学史之贡献 238
征引文献目录 245
唐代女诗人的植物世界 259
唐长安城唐昌观玉蕊花景观兴废考 276
从唐代诗文看唐代河东道的植被和生态状况 289
从唐诗看唐代蜀道地区的植物景观与生态状况 302
宋代棉花纺织的发展与宋词“捣衣”意象的变化 322
论陆游词中的植物意象 332
[附录] 343
康熙御制耕织图诗之“季兰”词义考 343
论梅文化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行性及意义 349
世界园艺史与社会人类学视野中的花文化研究——杰克·古迪《花文化》评介 361
导言 385
第一章 杨万里诗歌植物意象与题材的数量分析 389
第一节 植物意象出现次数 389
第二节 专题咏植物诗数量 403
第二章 杨诗植物取材来源 410
第一节 行旅所见 410
一、行踪梳理 410
二、行旅诗中植物的情感寄托 411
第二节 游园造园 417
一、宋代园林的成熟和游园风尚的盛行 417
二、几个不同仕宦阶段游园植物书写的差异性 418
三、杨万里与东园 423
第三节 田园情怀 432
一、杨万里的农村情怀 432
二、植物的出现形式 434
第三章 三大重要植物意象 442
第一节 对“枫”意象的改造 442
一、“枫”意象悲苦色彩的传统文学表现 442
二、“枫”意象悲苦色彩的“去苗族化” 446
三、杨万里对“枫”意象的具体改造 452
四、改造的原因 456
第二节 杨万里的竹情结 459
一、食笋 460
二、赏竹 463
三、竹入挽诗考 466
四、竹如其人 470
第三节 荼蘼 475
一、白黄两种荼蘼的区分 475
二、杨万里笔下的荼蘼 477
第四章 杨万里植物书写的修辞技巧 482
第一节 篇章修辞 482
一、植物与自然物象 483
二、植物与动物 486
三、植物之间的扎堆式集合 494
第二节 词句修辞 495
一、巧用量词、别有洞天 496
二、调皮打俏、似贬还褒 499
三、明知故问、反复铺陈 500
第三节 辞格举隅——以拟人为主 501
一、植物的主体性 501
二、植物与人的平等性 503
三、植物的动态性 507
第五章 植物意象与诚斋绝句之关系 510
第一节 诚斋体总体风格的直观表现 510
第二节 杨氏学习唐人绝句的必然结果 512
征引文献目录 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