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地理学原理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梅新林,葛永海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7520313759
  • 页数:565 页
图书介绍:

上卷 3

导论“新文学地理学”之辩 3

一 新命题的提出 4

(一)从“地理学”到“新地理学” 5

(二)从“文化地理学”到“新文化地理学” 6

(三)从“文学地理学”到“新文学地理学” 9

二 关键词Ⅰ:还原 11

(一)通过既有文献梳理的“还原” 12

(二)通过相关论著翻译的“还原” 14

(三)通过中西学术交流的“还原” 15

三 关键词Ⅱ:重构 17

(一)概念界说 18

(二)学科定位 23

(三)理论建构 25

(四)方法创新 29

四 关键词Ⅲ:超越 31

(一)古今维度的超越 31

(二)中西维度的超越 34

(三)学理维度的超越 37

五 关键词Ⅳ:回归 39

(一)本土回归 40

(二)本位回归 41

(三)本原回归 43

六 学术板块结构 46

第一章 文学地理学的成长历程 53

一 中希发轫时期 54

(一)“地理”概念的原初意涵 54

(二)“描述地理学”的不同形态 55

(三)文学经典的地理学阐释 61

二 中国轴心时期 65

(一)史志与文学地理 66

(二)文论与文学地理 72

(三)集序与文学地理 73

(四)专题论著与文学地理 75

(五)文学地理的主题聚焦 77

三 西方轴心时期 87

(一)文学地理学的理论奠立 88

(二)文学地理学的多向探索 94

(三)文学地理学的正式诞生 104

四 中西并盛时期 120

(一)西方文学地理学的空前盛势 121

(二)中国文学地理学的全面复兴 136

五“显学”辩证观 144

(一)西方“显学”辩证观 144

(二)本土“显学”辩证观 148

第二章 文学地理学的概念界说 154

一 文学地理学 155

(一)“文学地理学”的概念变迁 155

(二)“文学地理学”的复合概念系统 162

二 地域批评 166

(一)“文学地域主义批评”与“地域批评” 166

(二)“地域文学”概念转换与“地域批评” 168

(三)复合概念系统中的“地域批评” 172

二 地理批评 178

(一)地理批评学派的“地理批评”概念 179

(二)“文学地理批评”的本土释义 194

(三)复合概念系统中的“地理批评” 199

三 地图批评 206

(一)“文学制图”与“地图批评” 206

(二)“文学地图”与“地图批评” 211

(三)“文学图志”与“地图批评” 216

(四)复合概念系统中的“地图批评” 219

四、地理诗学 225

(一)“地理诗学”概念的提出 226

(二)“地理诗学”的相关概念 230

(三)复合概念系统中的“地理诗学” 236

五 定义与界说 241

(一)跨学科互融模式 241

(二)文学本位立场 244

(三)空间研究重心 246

(四)通向学科之路 247

第三章 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定位 251

一 双重参照系 251

(一)参照系一:大学学科理论 252

(二)参照系二:大学学科目录 257

二 文学本位论 261

(一)金克木的文学本位论 261

(二)杨义的文学本位论 262

(三)梅新林的文学本位论 264

(四)邹建军的文学本位论 266

(五)李仲凡的文学本位论 268

(六)曾大兴的文学本位论 270

(七)钟仕伦的文学本位论 271

三 地理本位论 273

(一)杜特与杜莎的地理本位论 274

(二)布罗索的地理本位论 277

(三)克朗的地理本位论 279

四 双重属性论 282

(一)陶礼天的双重属性论 283

(二)胡阿祥的双重属性论 286

(三)戴俊骋的双重属性论 288

(四)马晶的双重属性论 289

五 谱系与边界 292

(一)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归属 292

(二)文学地理学的学科谱系 297

(三)文学地理学的学科边界 302

第四章 文学地理学的理论建构 305

一“三原”重构论 306

(一)从“二原”到“三原”论 306

(二)“三原”理论的重构 308

二 版图复原 312

(一)空间范域 313

(二)板块结构 316

(三)中心定位 319

(四)边缘活力 321

(五)区系轮动 322

三 场景还原 324

(一)场景还原的双重功能 325

(二)场景还原的主旨导向 329

(三)场景还原的贯通路径 334

四 精神探原 336

(一)“精神探原”的基点:“诗性空间” 337

(二)“精神探原”的开放性:“文化空间” 339

(三)“精神探原”的深邃性:“原型空间” 344

(四)“精神探原”的指归:“终极空间” 346

五 空间阐释学 350

(一)“空间阐释学”的学术主旨 350

(二)“空间阐释学”的模型建构 352

第五章 文学地理学的空间聚焦 359

一 空间分层理论 360

(一)“空间”概念序列辨析 360

(二)文学地理的空间构型 367

二 客体之第一空间 375

(一)自然地理空间 375

(二)人文地理空间 380

(三)自然—人文地理空间 386

(四)“地理”与“天文”之间 391

三 主体之第二空间 394

(一)籍贯地理:本土之“根” 394

(二)活动地理:人生之“旅” 396

(三)从显性空间到隐性空间 401

(四)“心理图式”与“心灵地图” 415

四 文本之第三空间 418

(一)“文本空间”的重构机制 418

(二)“文本空间”的主要特性 422

五 传受之第四空间 427

(一)传播空间与文学地理 428

(二)接受空间与文学地理 431

六 四重空间组合 436

(一)组合原理与循环结构 436

(二)复合结构与内在逻辑 439

第六章 文学地理学的情结动力 447

一“恋地情结”动力 447

(一)“恋地情结”的相关概念 447

(二)“恋地情结”与空间情感 451

(三)空间情感与空间情结 455

二 家园—他乡之维 463

(一)源远流长的“家园”情结 464

(二)难以释怀的“异乡”心结 466

(三)“精神望乡”的机制与内涵 471

三 城市—乡村之维 478

(一)传统社会的“城—乡”空间流向 478

(二)现代城市文学空间的向往与批判 485

(三)乡村文学空间转型与田园—乡土小说 491

(四)城乡对位的三重空间模型与意义 499

四 本土—异域之维 506

(一)异域文学—文化空间的构成 507

(二)互为异域的中西文学镜像 509

(三)空间交错、双重体验与文化融通 514

五 现实—超越之维 520

(一)神话—原型空间的原始超越性 521

(二)文学魔幻空间的“内源性”与“外向性” 525

(三)“浓缩空间”的形态及文学主题 528

六 精神漂泊与皈依 534

(一)精神漂泊的永恒主题 534

(二)宗教原型之“家园”的精神指归 539

(三)政治伦理之“家园”的精神指归 543

(四)文化寻根之“家园”的精神指归 549

(五)精神漂泊与皈依的悖论意义 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