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引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桂生著
  • 出 版 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9
  • ISBN:9787567580114
  • 页数:270 页
图书介绍:如何看待泰勒关于课程编制的思考?课程演变的轨迹为何?对教师备课、提问、听课、公开课的思考有哪些?“教程本位”教学法的命运是什么……本书作为“课程”专题文集,对课堂教学、当前课程改革、早期教育、教育观念等重新审视。

Ⅰ课程基本问题(上) 1

一、变化中的课程—教学概念系统 4

二、涵盖“课程”成分的“教学”概念——德国“教学”概念示例 10

三、涵盖“课程”成分的“教学”概念——法国“教学”概念示例 13

四、涵盖“教学”成分的“课程”概念——英语国家的“课程”概念示例 16

五、中国以教学内容为“课程”、以课程实施为“教学”的概念 18

六、课程—教学概念系统一元化刍议 20

七、“教养”辨析 22

八、智育缘起 25

九、智育要义 31

十、“以不教为教”辨析 33

十一、十字路口的现代教育——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之间的纠结 37

Ⅱ课程基本问题(下) 43

一、课程演变的轨迹 45

二、以书定课的文献课程——传统“学程”缘起 50

三、学科课程 53

四、教科书 55

五、劳作的教育价值的发现 58

附录:“家庭作业”的由来 61

六、活动课程 64

附录:英格兰艾博茨霍姆学校课程示例 66

七、以社会——文化为主题的核心课程 68

八、综合课程 70

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73

十、研究性课程 78

十一、学生经验的课程 84

附:“学生经验的课程”课题研究方案 86

十二、校定课程 88

十三、中国的三级课程设置(一) 94

十四、中国的三级课程设置(二) 102

Ⅲ课程实施 107

一、基础教育课程的性质 109

二、变化中的教与学组织的类型 114

后记:教与学组织类型历史性变化的再认识 118

三、备课 120

四、教案 123

五、教与学过程中的对话 127

附录:教学中的“满堂问现象” 134

六、背诵 137

七、复习 143

八、兴趣小组 145

九、公开课 148

十、考试 151

十一、为课堂转向喝彩——拟中学生座谈纪要 158

Ⅳ课程—教学理论源流 163

一、“教学法”界定 164

二、教学法缘起 167

三、“教学形式阶段”的构想 174

附录:赫尔巴特学派教案 176

四、传统教学的常理常法(一)——第斯多惠的总结 179

五、传统教学的常理常法(二)——斯宾塞的总结 182

六、传统教学的常理常法(三)——谢尔登的总结及奥斯韦戈运动教案示例 184

七、“新教育”研究中的问题 187

八、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中的教学法探索 193

九、从“教程”向“学程”转变的趋势 205

十、教学法的命运 207

后记:假如“教师不懂教学法” 209

Ⅴ语文课程问题 217

一、教育的人文精神 218

二、《文化课本》解读 225

三、我国现代小学语文课程历史的见证——吴研因《小学语文的回忆与批判》介绍 230

四、一本按照由近及远原则编写的地理教科书——苏皖边区《实用社会》课本介绍 233

五、扑朔迷离的语文课程 236

六、语文课程的笔墨官司何其多 238

七、小学语文课程留下的印象 243

八、中学语文课程留下的印象 247

九、语文课程向何处去? 252

十、再说“语文课程向何处去”? 260

十一、三谈“语文课程向何处去”?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