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 1
黑罂粟花——《李贺歌诗编》读后 1
1947年 5
短篇小说的本质——在解鞋带和刷牙的时候之四 5
1951年 17
丹娘不死 17
武训的错误 20
听侯宝林同志说相声 25
赵坚同志的《磨刀》和《检查站上》 27
1956年 35
且说过于执 35
鲁迅对于民间文学的一些基本看法 40
1958年 48
仇恨·轻蔑·自豪——读“义和团的传说故事”札记 48
1960年 55
古代民歌杂说 55
1979年 65
“花儿”的格律——兼论新诗向民歌学习的一些问题 65
飞出黄金的牢狱 77
笔下处处有人——谈《四进士》 81
1980年 94
第一场在七十六页 94
读民歌札记 96
沈从文和他的《边城》 106
从戏剧文学的角度看京剧的危机 119
1981年 124
宋士杰——一个独特的典型 124
与友人谈沈从文——给一个中年作家的信 132
关于《受戒》 144
动人不在高声 148
尊丑 149
《汪曾祺短篇小说选》自序 151
中国戏曲有没有间离效果 153
《贵妃醉酒》是京剧么? 155
高英培的相声和埃林·彼林的小说 158
京剧格律的解放 160
1982年 162
揉面——谈语言运用 162
小说笔谈 168
从赵荣琛拉胡琴谈起 173
作家五人谈 175
关于文学的语言问题——在大足县业余作者座谈会上的讲话 178
《大淖记事》是怎样写出来的 182
重新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87
要有益于世道人心 189
说短——与友人书 191
道是无情却有情 194
两栖杂述 197
关于现阶段的文学——答《当代文艺思潮》编辑部问 204
沈从文的寂寞——浅谈他的散文 215
小说创作随谈 227
1983年 235
语言是艺术 235
美学感情的需要和社会效果 241
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 245
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 248
小说技巧常谈 255
戏曲和小说杂谈 261
关于小小说 269
我是一个中国人——散步随想 271
生活·思想·技巧——在张家口市小说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276
《晚饭花集》自序 286
1984年 291
传神 291
谈谈风俗画 295
提高戏曲艺术质量 302
漫评《烟壶》 306
谈风格 312
流派要发展,要有新剧目——读李一氓《论程砚秋》有感 318
应该争取有思想的年轻一代——关于戏曲问题的冥想 321
1985年 324
人之所以为人——读《棋王》笔记 324
细节的真实——习剧札记 329
我和民间文学 331
祝愿 333
我是怎样和戏曲结缘的 336
从哀愁到沉郁——何立伟小说集《小城无故事》序 342
待遣春温上笔端 348
1986年 350
用韵文想 350
一篇好文章 353
关于小说语言(札记) 355
“桥边杂记”序 363
谈读杂书 364
写信即是练笔 366
沈括的幽默 367
读廉价书 368
小小说是什么 374
门前流水尚能西——《晚翠文谈》自序 377
有意思的错字 381
博雅 383
责任应该由我们担起 385
“草木闲篇”小启 387
说“怪” 388
小说的散文化 389
张大千和毕加索 393
《汪曾祺自选集》自序 395
戏台天地——为《戏联选》而写 399
1987年 403
林斤澜的矮凳桥 403
再谈苏三 411
《江苏邑县丛书——高邮》序 413
童歌小议 416
《茱萸集》题记 420
传统文化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影响 422
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的创作生涯 427
自序 430
作家的社会责任感 431
太监念京白 433
中国作家的语言意识 435
文学语言杂谈 440
1988年 449
话说“市井小说” 449
《裘盛戎》前言 451
浅处见才——谈写唱词 452
打渔杀家 462
《到黑夜我想你没办法》读后 465
一个爱国的作家——怀念沈从文老师 469
字的灾难 472
多此一举 475
《西方人看中国戏剧》读后 477
关于散文的感想 481
不要把作家抽象化起来 483
认识到的和没有认识的自己 485
酒瓶诗画 493
关于“样板戏” 494
关于作家和创作 497
贾平凹其人 506
小说陈言 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