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刘保绵 1
李啸仓论集 3
《曲艺谈》自序 3
大鼓的流派 5
大鼓的形式及其写作 10
大鼓中衬字与嵌字 19
大鼓的编与唱 23
大鼓编法示例 29
牌子曲的发生与发展 36
岔曲牌子曲的编法(附示例) 44
快书的来源及其形式 53
莲花落的演化 58
快板的韵式与换辙 62
《曲艺谈》再版后记 64
昆曲盛衰史略 66
中国戏曲的起源及史的进展 74
刘保绵论集 83
古老剧种中一些独特的表现手法 83
真实而又形象的导演处理——看《白蛇传》中的“水漫金山寺” 89
精彩的猴戏 91
访“活孟德”——郝寿臣 94
巧妙的表演与导演——看吕剧演出的《姐妹易嫁》 102
筱翠花先生塑造的“孙玉姣” 106
童芷苓演的《武则天》 114
一个角色,塑造成两个典型形象——看周信芳和马连良演出的《宋士杰》 118
继承、改革与创新——从“行当”和“念白”谈京剧的艺术革新 121
谈“过场戏”的作用——看三国戏《空城计》有感 127
戏曲时空的超脱处理,造成强烈戏剧效果——从《一匹布》谈起 130
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突出人物形象——谈《草船借箭》 133
戏曲,“美”的艺术——看戏杂感 135
我和昆曲的结缘 140
保存发展昆剧艺术重点抓什么 144
宋代瓦肆伎艺中之说唱艺术与戏曲 150
介绍两部京剧形体动作基本功训练电影资料 163
津门轶事琐谈 166
我所知的《中国戏曲通史》编写过程 171
附1:作者自述&刘保绵 176
附2:永远的怀念&李红石 179
附3:回忆我的爸爸妈妈&李翡石 187
跋&曹其敏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