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冯契著
  • 出 版 社:等方出版中心
  • 出版年份:2009
  • ISBN:7547300618
  • 页数:274 页
图书介绍:本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方法来研究中国哲学史,粗线条地描绘出中国哲学从先秦到清末鸦片战争之前的合乎逻辑的发展轨迹。同时总结出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些特点,并深入分析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等。

绪论 1

第一节 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 1

一、把握哲学历史发展的根据 2

二、历史的方法与逻辑的方法相结合 7

三、运用科学的比较法 13

四、站在发展的高级阶段回顾历史 17

第二节 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 21

一、从近代哲学革命回顾传统哲学 21

二、哲学史上的认识论问题 24

三、在逻辑学和自然观上的特点 27

四、在考察人的自由问题上的特点 30

五、形成中国传统哲学特点的原因 35

第一篇 先秦 43

第一章 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 43

第一节 原始的阴阳说与五行说 43

第二节 “古今”、“礼法”之争与“天人”之辩的开始 48

第二章 儒、墨、道、法诸子的兴起 57

第一节 孔子的仁智统一学说 57

一、保守的政治态度和创造性的教育实践 57

二、仁与忠恕之道 59

三、认识论与伦理学的统一 62

四、“敬鬼神而远之”与“畏天命” 66

第二节 墨子以及儒墨之争——经验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67

一、平民的哲学家 68

二、“兼爱”与功利主义 70

三、“名实”之辩的开始 73

四、“非命”与“天志” 79

第三节 《老子》:“反者道之动”——辩证法否定原理的提出 82

一、“礼法”之争中的否定态度和复古主张 83

二、“天人”之辩上的“无为” 84

三、“名实”之辩上的“无名” 86

四、辩证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88

第四节 《孙子兵法》以及法家之初起 93

第三章 百家争鸣的高潮 103

第一节 《管子》和黄老之学 103

一、法家和黄老之学的合流 103

二、在哲学上对《老子》的改造 107

三、《管子》为“法”提供了哲学基础 111

第二节 儒法之争与孟子性善说 113

一、儒法之争与子思、孟子 113

二、“王霸”、“义利”之辩 118

三、性善说与先验主义 120

四、“养浩然之气”与天人合一论 125

五、“知言” 130

六、孟子对“性”(本质)范畴的考察 131

第三节 庄子:“万物一齐,孰短孰长”——相对主义反对独断论 135

一、道家学派的分化与“避世之士”庄子 135

二、具有泛神论色彩的天道观 138

三、用自然原则反对人为 142

四、以相对主义作为认识论的基础 145

五、对言、意(逻辑思维)能否把握道(宇宙发展法则)所提出的责难 150

六、庄子的相对主义是哲学发展的一个环节 156

第四节 名家“坚白”、“同异”之辩 159

一、惠施:“合同异” 160

二、公孙龙:“离坚白” 162

三、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的对立 164

第五节 后期墨家论名实关系 166

一、继承和发展墨子的功利主义 167

二、“以名举实”的认识论 170

三、科学的形式逻辑学说 172

四、自然观上的原子论和经验论倾向 181

第四章 先秦哲学的总结阶段 191

第一节 荀子对“天人”、“名实”之辩的总结——朴素唯物主义与朴素辩证法的统一 191

一、“古今”、“礼法”之争中的进步立场 192

二、“明于天人之分”——天道观 195

三、“明于天人之分”——社会历史观 200

四、“性伪之分”与“化性起伪” 204

五、“制名以指实”——关于认识过程的理论 209

六、“制名”以“辨同异”——辩证法是普通逻辑思维所固有的 214

七、“符验”、“辨合”和“解蔽”——客观地全面地看问题 218

八、关于“成人”(培养理想人格)的学说 223

第二节 韩非:“不相容之事不两立” 230

一、韩非反对“杂反之学” 230

二、法治思想与历史进化观念 232

三、“缘道理以从事”与“因人情” 236

四、“因参验而审言辞” 243

第三节 《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朴素的对立统一原理的确立 248

第四节 阴阳五行学说的发展——辩证逻辑的比较法运用于具体科学 258

第一篇小结 268

第二篇 秦汉—清代(鸦片战争以前)(上)第五章 独尊儒术与对儒家神学的批判 277

第一节 独尊儒术以及哲学论争中心的转变 277

第二节 董仲舒:“道之大原出于天”——神学目的论的“或使”说 284

一、“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284

二、天人感应论与“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 286

三、“顺命”、“成性”与“防欲” 292

四、“形神”之辩上的“尊神” 296

第三节 《淮南子》与西汉儒道之争——机械论与目的论的对立 300

第四节 《易纬》与杨雄的象数之学 307

第五节 王充对谶纬神学的批判——唯物主义的“莫为”说反对“或使”说 316

一、《论衡》的批判精神 317

二、“自然之道,非或为之” 318

三、关于必然、偶然以及“命有二品” 325

四、“性有善恶”与学以“成德” 330

五、“精神依倚形体”和“知物由学” 334

六、“不徒耳目,必开心意” 337

第六节 张衡和王符的宇宙论 340

第六章 玄学盛行与儒、道、释的鼎立 352

第一节 名教危机与玄学之兴起 352

第二节 王弼:“贵无”说 357

一、“崇本举末,形名俱有” 357

二、“以无为本”和“体、用”范畴的提出 359

三、“天命无妄”,“圣人有情” 363

四、“寻言观意”,“得意忘言” 367

第三节 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 372

一、“非汤武而薄周孔” 372

二、论“自然之和” 374

三、对宿命论的挑战 378

四、“得意忘言”,“越名任心” 380

第四节 裴頠“崇有”论以及辩析名理的思潮 384

一、裴頠“崇有”论反对“贵无”说 384

二、欧阳建“言尽意”论反对“言不尽意”说 388

三、辩析名理的思潮与鲁胜《墨辩注序》 390

四、刘徽《九章算术注》中的逻辑思想 394

第五节 向秀、郭象论“有而无之”——“独化”说反对形而上学的本体论 396

一、向秀、郭象与《庄子注》 397

二、有无统一,“独化而相因” 399

三、“遇”即是“命” 406

四、关于人的自由(逍遥)以及质用(性能)的统一 410

五、“体与物冥”与“因彼立言” 413

第六节 葛洪的道教哲学 419

第七节 佛学的玄学化 425

一、僧肇:“非有非无”,“即动求静” 426

二、僧肇:“般若无知” 430

三、竺道生:“一阐提人皆得成佛”和“顿悟成佛” 433

第八节 范缜对“形神”之辩的总结——唯物主义的质用统一原理的运用 435

一、战斗的无神论者 436

二、“森罗均于独化” 438

三、“形神相即”,“形质神用” 440

四、《神灭论》的“穷理”逻辑 443

第九节 贾思勰《齐民要术》的科学方法 446

第七章 儒、道、释的相互作用与合流 460

第一节 儒、道、释合流的趋势及其对哲学的影响 460

第二节 天台宗论“三谛圆融” 463

第三节 法相宗论“一切唯识”与华严宗论“法界缘起”——唯心主义的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472

一、玄奘的“法相唯识”学说 472

二、法相宗与因明 478

三、法藏关于“理、事”的学说 480

四、宗密的“判教”理论 485

第四节 禅宗“顿悟”说 488

一、“凡夫是佛,世间即出世间” 488

二、“自心是佛”与“顿悟成佛” 490

三、“对法”——相对主义反对烦琐哲学 493

四、关于“传法”(传授世界观)的方式 496

第五节 李筌论“盗机” 500

第六节 韩愈、李翱:理学的先驱 505

一、韩愈:以儒排佛 505

二、韩愈:“学所以为道,文所以为理” 507

三、李翱:《复性书》 510

第七节 柳宗元、刘禹锡:“天人不相预”与“天人交相胜”——对“力命”之争的唯物主义的总结 512

一、对儒、道、释的分析批判态度 513

二、对气一元论的发展 516

三、在更高阶段上向“明于天人之分”的论点复归 520

四、柳宗元论历史演变的“势” 524

五、柳宗元关于“成人”(培养理想人格)的理论 528

第二篇 秦汉—清代(鸦片战争以前)(下)第八章 理学盛行与对理学的批判 543

第一节 理学的兴起与哲学论争的发展 543

第二节 正统派理学的奠基 549

一、周敦颐的宇宙论以及“主静”说 549

二、邵雍的先天象数之学 552

三、程颢、程颐的天理观与“复性”说 555

第三节 张载对“有无(动静)”之辩的总结——以气一元论阐发对立统一原理 562

一、保守的理学家和勇于追求真理的学者 563

二、“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 565

三、张载和二程的“理气(道器)”之辩 572

四、“变化之理须存乎辞” 576

五、“知礼成性,变化气质” 581

第四节 王安石“荆公新学”与理学的对立 587

一、反对复古主义和天人感应论 588

二、“耦中有耦”——运动变化的源泉 589

三、在“心物(知行)”、“天人(性习)”之辩上反对先验论 592

第五节 沈括《梦溪笔谈》中的科学方法 597

第六节 朱熹:正统派理学的完成——客观唯心主义的理一元论体系 605

一、“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 606

二、“理在气先” 608

三、“理一分殊”与“物无无对” 612

四、“性”、“命”的双重涵义与“复性”说 617

五、“即物穷理”与“铢分毫析” 621

第七节 朱陆之争与陆九渊的心学 627

第八节 朱陈之争与陈亮、叶适的事功之学 635

一、朱陈“王霸”、“义利”之辩 636

二、叶适:“物之所在,道则在焉”;“以物用而不以己用” 639

三、叶适论“势” 643

第九节 王守仁的“致良知”说——主观唯心主义的心一元论体系 646

一、破“功利之见”,倡导“狂者”学风 647

二、“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649

三、“知行合一”,“格物”即“格心” 653

四、“理一而已”,展开为过程 659

五、种树之喻和“人要随才成就” 663

六、泰州学派的异端倾向 667

第十节 王廷相:“元气之上无物、无道、无理” 670

第十一节 李贽的异端思想 675

第九章 中国古代哲学的总结阶段 689

第一节 封建社会的自我批判与古代哲学的总结 689

第二节 王夫之对“理气(道器)”、“心物(知行)”之辩的总结——朴素唯物主义与朴素辩证法统一的气一元论体系 692

一、“均天下”的社会理想与反“孤秦、陋宋”的批判精神 693

二、从气一元论出发总结“理气(道器)”之辩 696

三、从气一元论出发总结“心物(知行)”之辩 707

四、揭示“名”(概念)、“辞”(判断)、“推”(推理)的辩证性质 718

五、“言、象、意、道”的统一 724

六、“微言以明道”——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731

七、理势合一的历史观 736

八、“性日生而日成”的人性论 740

九、“成身成性”与“循情定性”的“成人之道” 746

第三节 黄宗羲的启蒙思想与历史主义的方法 754

一、《明夷待访录》的民主思想 755

二、“心即气”的泛神论 757

三、“工夫所至,即是本体”——关于认识过程的理论 759

四、历史主义的方法论 763

五、理想人格(豪杰)的精神及其表现 766

第四节 顾炎武以科学方法治经学 771

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771

二、为“修己治人之实学”提供认识论的基础 773

三、科学的治学方法 778

第五节 颜元论“习行” 782

第六节 戴震论“知” 787

第二篇小结 805

一、以社会实践为根源来考察这一时期的哲学发展 805

二、这一时期哲学的主要论争与认识发展的环节 808

三、这一时期哲学发展的积极成果 812

四、两个重要的理论思维教训 815

五、研究中国古代哲学的现实意义 818

后记 822

附录 索引 824

再版说明 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