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编 宗教改革的发端 3
第一章 15世纪末、16世纪初德意志国家概况 3
第一节 疆域变迁和人口增长 4
一、疆域变迁 4
二、人口增长 9
第二节 经济繁荣与社会分化 11
一、经济繁荣 11
二、社会分化 26
第三节 政治制度与政治局势 46
一、皇帝与教皇、皇帝与帝国等级的二元制 46
二、哈布斯堡家族对帝国统治权的争夺 53
三、马克西米连一世的内政外交 58
四、帝国改革 64
五、诸侯邦国“国家化建设”的兴起 72
第四节 宗教和教会状况 78
一、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的腐败 78
二、反教权主义和大公会议至上主义 84
三、帝国教会与大众虔敬 94
四、神秘主义和“共同生活兄弟会” 101
第五节 大学教育、经院哲学和人文主义 105
一、大学教育 105
二、经院哲学 108
三、人文主义 111
四、罗伊希林、伊拉斯谟和胡登 116
第二章 宗教改革的兴起 124
第一节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开始 125
一、生存危机与神学突破 125
二、赎罪券之争 133
三、路德宗教改革三大檄文与教皇的破门令 141
四、皇帝的惩罚与诸侯的保护 144
五、路德隐居瓦特堡 149
第二节 胡尔德莱希·茨温利的改革 154
第三节 激进派宗教改革 161
一、概念解说 161
二、维登贝格的骚乱 164
三、托马斯·闵采尔的宣传鼓动 169
四、洗礼派运动的兴起 174
第四节 骑士暴动 177
第五节 普通人革命 181
一、概念辨析 181
二、1524—1526年的普通人革命 184
三、路德与普通人革命的关系 195
第二编 信仰的分裂 203
第三章 宗教改革与帝国宪政的斗争 203
第一节 卡尔五世执政初年的内政外交 204
一、当选罗马人国王 204
二、皇帝与帝国等级在帝国层面的权力争夺 208
三、卡尔五世的对外战争与哈布斯堡家族势力的东扩 212
第二节 诸侯阵营的分化 215
一、天主教诸侯 215
二、福音教诸侯 218
第三节 邦国教会的建立 223
一、路德教邦国教会的形成 223
二、城市福音教共同体的建立 228
三、抗议宗的诞生 233
四、宗教改革阵营内部的冲突 238
第四节 施马尔卡尔登同盟的成立 245
第五节 明斯特洗礼派王国 251
第四章 反宗教改革与第二次宗教改革 257
第一节 卡尔五世的对外战争 258
第二节 耶稣会的成立与特伦托大公会议的召开 262
一、耶稣会的成立 262
二、特伦托大公会议的召开 265
第三节 加尔文的宗教改革 268
第四节 路德晚年 273
第五节 施马尔卡尔登战争与《奥格斯堡宗教和约》的签订 277
一、施马尔卡尔登同盟的扩张 277
二、天主教纽伦贝格同盟的建立 281
三、施马尔卡尔登战争 284
四、卡尔五世加强皇权的企图 289
五、诸侯暴动与《奥格斯堡宗教和约》的签订 291
第三编 三十年战争 299
第五章 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德意志国家概况 299
第一节 疆域变迁和人口增长 301
一、疆域变迁 301
二、人口增长 303
第二节 经济衰退与社会危机 305
一、经济衰退 305
二、社会危机 309
第三节 帝国机构、皇帝和邦君 313
一、帝国权力机构 313
二、从费迪南一世到费迪南二世 319
三、邦国君主专制的滥觞 330
第四节 教育普及 338
一、学校教育的复兴 338
二、梅兰希通、施图尔姆和耶稣会士的办学活动 342
第五节 图书出版与学术发展 347
第六章 教派化与三十年战争 353
第一节 教派的形成 354
一、作为主导概念的“教派化” 354
二、路德教派(信义宗) 359
三、加尔文教派(归正宗) 361
四、天主教派 366
第二节 福音教联盟和天主教同盟的成立 369
第三节 波希米亚事件 375
第四节 三十年战争始末 378
一、波希米亚—普法尔茨战争 378
二、丹麦—尼德兰战争 384
三、瑞典战争 391
四、法兰西—瑞典战争 395
第五节 《威斯特法伦和约》的签订 399
附录 405
一 地图 405
二 大事年表 407
三 参考书目 413
四 译名对照 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