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2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3
1.2.1 陆地生态系统的界定 3
1.2.2 陆地生态系统主要承载对象的界定 3
1.2.3 碳均衡目标的界定 4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5
1.3.1 碳承载力研究的历史演进 5
1.3.2 陆地生态系统碳承载力的研究现状 6
1.3.3 碳均衡目标的实现机制研究现状 7
1.3.4 研究述评 8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主要方法 8
1.4.1 主要研究内容 8
1.4.2 主要研究方法 9
1.5 本章小结 10
2碳循环和生态文明 11
2.1 碳循环与气候变化 11
2.1.1 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11
2.1.2 碳排放量变化趋势 11
2.1.3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 12
2.1.4 碳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12
2.2 生态危机 12
2.2.1 生态危机的内涵 12
2.2.2 生态危机的原因 13
2.3 生态文明 15
2.3.1 生态文明的内涵 15
2.3.2 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16
2.4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 17
2.4.1 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17
2.4.2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17
2.4.3 碳排放考核目标 18
2.5 本章小结 18
3碳锁定与碳超载、碳均衡的关系 19
3.1 碳锁定现象的特征 19
3.1.1 碳排放量持续递增,且大气中的CO2浓度持续升高 19
3.1.2 气温增幅不断加大 19
3.1.3 中国的雾霾现象越来越严重 20
3.2 国内外碳锁定的判定方法及述评 20
3.2.1 碳锁定的研究现状 21
3.2.2 碳锁定的原因分析 22
3.2.3 关于碳锁定判定的研究述评 23
3.3 碳超载视角的碳锁定的判定 25
3.3.1 碳锁定的判定模型 25
3.3.2 碳超载与碳锁定的关系 27
3.4 基于碳超载的碳锁定机理分析 28
3.4.1 碳锁定是经济增长目标机制和异化消费论的必然结果 28
3.4.2 森林子系统碳承载力的下降是碳锁定的另一重要推动力 30
3.4.3 建设用地的扩张是农田子系统碳承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32
3.5 碳锁定与碳均衡的关系 33
3.5.1 碳锁定是碳超载的后果 33
3.5.2 碳锁定将加大碳均衡目标实现的困难 33
3.6 本章小结 33
4生态系统碳承载力和区域碳排放量的计算模型 35
4.1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分类标准 35
4.1.1 生态系统的概念 35
4.1.2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 36
4.1.3 陆地生态系统的分类原则 37
4.1.4 陆地生态系统的分类标准 38
4.2 陆地生态系统碳承载力的时间序列模型构建 40
4.2.1 陆地生态系统碳承载力的基本概念 40
4.2.2 基于NEP的b ijt度量标准 40
4.3 区域碳排放量的时间序列计算模型 42
4.3.1 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 42
4.3.2 云南省主要碳源的界定 44
4.3.3 碳排放量的计算 45
4.3.4 区域化石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测算 46
4.3.5 水泥生产过程中石灰石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 47
4.3.6 区域碳排放量计算模型 48
4.4 区域碳超载现象判定模型和碳超载现象的界定 48
4.4.1 区域碳失衡或碳超载现象判定模型 48
4.4.2 区域碳超载现象的描述 48
4.5 本章小结 49
5云南省生态系统碳承载力和碳排放量实证研究 50
5.1 NEP的空间变化规律 50
5.1.1 森林的分类及其NEP空间变化特征 50
5.1.2 NEP的纬度变异规律 50
5.2 云南省二级陆地生态子系统的NEP 51
5.2.1 云南省地理位置分析 51
5.2.2 云南省二级陆地生态子系统NEP确定原则 52
5.2.3 森林和灌木林的NEP值 53
5.2.4 灌溉水田(水浇地)、旱地的NEP值 55
5.2.5 其他子系统的NEP值 57
5.3 二级陆地生态子系统面积数据 58
5.3.1 二级陆地生态子系统的面积的来源 58
5.3.2 二级陆地生态子系统的面积和NEP值 60
5.4 云南省碳承载力计算、碳超载分析 60
5.4.1 云南省碳承载力的计算结果 60
5.4.2 云南省碳排放量计算结果 61
5.4.3 云南省碳超载现象的判定 62
5.4.4 基于NEP纬度变异规律的云南省碳承载力计算结果与生态足迹法的比较 64
5.5 子系统不同分类方法和NEP不同数据来源的碳承载力结果的比较 64
5.5.1 计算模型 65
5.5.2 数据来源 67
5.5.3 基于系数法的农田农作物净碳汇量结果 68
5.5.4 不同NEP系数来源的云南省碳承载力计算结果的比较 69
5.6 本章小结 70
6云南省碳排放量目标值的预测研究 71
6.1 均衡理论的发展历程和分类 71
6.1.1 一般均衡理论 71
6.1.2 纳什均衡理论 72
6.2 目标管理和碳强度目标 73
6.2.1 目标管理理论的提出和发展 73
6.2.2 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目标管理思想 73
6.2.3 碳强度目标的弊端 74
6.3 云南省实现碳均衡目标的基本构想 75
6.3.1 碳均衡的分类 76
6.3.2 云南省碳均衡目标的界定及实现思路 77
6.4 基于碳承载力的2014年云南省碳排放量目标值的预测 77
6.4.1 碳承载力预测值的基本思路 77
6.4.2 碳承载力关键子系统的识别 78
6.4.3 2014年云南省关键子系统的面积变化趋势分析 79
6.4.4 2014年云南省碳排放量目标值的确定 80
6.5 2014年云南省碳排放量目标值与预测值的比较 80
6.5.1 能源消费量(EC)和实际GDP(RG)的对数值的AR模型 80
6.5.2 碳排放量递增的稳定性分析 82
6.5.3 2014年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的预测值 82
6.5.4 2014年水泥生产碳酸盐分解的碳排放量D 2yt 84
6.5.5 2014年的碳排放量目标值与预测值的比较 85
6.6 本章小结 85
7云南省碳均衡目标实现机制 86
7.1 碳排放总量目标机制是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86
7.1.1 中国行政减排机制简介 86
7.1.2 发达国家的总量控制与交易机制 87
7.2 云南省碳均衡目标实现机制的主要内容 87
7.2.1 云南省碳均衡目标实现机制的主要内容 87
7.2.2 碳均衡目标机制的实质和分解 88
7.3 碳交易和补偿机制的分类和发展 89
7.3.1 基线信用机制 89
7.3.2 总量交易机制 90
7.3.4 自愿碳补偿机制和强制碳补偿机制 92
7.4 我国碳交易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93
7.4.1 碳排放总量目标的制定和初始分配权的缺失 93
7.4.2 碳排放权界定不清 94
7.4.3 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94
7.5 建立云南省碳均衡目标的市场交易机制 95
7.5.1 加快明确碳排放权的产权性质 95
7.5.2 基于碳承载力预测值制定碳排放总量的目标值 96
7.5.3 确定碳排放交易覆盖范围 97
7.5.4 建立碳排放权分配标准 98
7.5.5 碳排放权配额的分配方式 98
7.6 建立云南省内部的CDM机制 99
7.6.1 CDM机制的内涵 99
7.6.2 区域内部CDM机制有利于促进生态系统碳承载力的提升 99
7.6.3 云南省应用CDM机制的条件分析 100
7.6.4 云南省内部CDM机制的设计 102
7.6.5 建立云南省内部森林碳汇补偿机制 103
7.7 建立个体自愿碳补偿机制 106
7.7.1 建立碳交易所和产品碳补偿标识制度 106
7.7.2 建立旅游者实施碳补偿制度 106
7.8 本章小结 107
8基于终端消费的云南省碳排放特征及减排对策 109
8.1 云南省能源消费量分析 109
8.1.1 云南省能源生产 109
8.1.2 云南省能源消费 109
8.2 终端消费的碳排放总量测算及驱动因素研究 110
8.2.1 研究综述 111
8.2.2 云南省终端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测算模型 112
8.2.3 云南省终端能源消费CO2排放因素分解模型及测算 114
8.2.4 因素分解结果 116
8.2.5 驱动因素分类分析 116
8.2.6 对策和建议 121
8.3 云南省减排重要产业的分析及选择 122
8.3.1 产业碳排放强度 122
8.3.2 碳排放强度产业分解分析 123
8.3.3 碳排放强度产业差异分析 125
8.3.4 减排重要产业的选择研究 127
8.4 本章小结 129
9基于农田系统净碳汇的碳补偿 131
9.1 云南省农田生态系统及其碳源、碳汇界定 131
9.1.1 云南省农田区位特征 131
9.1.2 数据来源 132
9.1.3 农田碳汇和碳源的界定与分类 132
9.2 云南省农作物碳吸收量估算 133
9.2.1 计算方法 133
9.2.2 计算结果 133
9.3 云南省农田生产过程投入产生的碳排放量 134
9.3.1 计算方法 134
9.3.2 估算结果 134
9.4 云南省农田土壤净固碳量 134
9.4.1 计算方法 134
9.4.2 计算结果 135
9.5 云南省农田净碳汇量 135
9.6 云南省农田碳补偿机制的框架 136
9.6.1 补偿主体和补偿客体 137
9.6.2 补偿原则 137
9.7 补偿标准 139
9.7.1 云南省农田净碳汇补偿标准 139
9.7.2 低碳耕种补偿 139
9.7.3 碳排放强度的补偿标准 140
9.7.4 要素补偿标准 142
9.8 补偿手段 143
9.8.1 资金补偿 144
9.8.2 实物补偿 145
9.8.3 政策补偿 145
9.8.4 技术补偿 146
9.9 本章小结 146
10结语 147
10.1 研究结论 147
10.2 创新之处 148
10.3 研究不足和展望 150
参考文献 151
附录 159
附录A 基于终端消费的能源碳排放量计算 159
附录B 云南能源消费品种及其碳排放量 160
附录C 农田生态系统农作物碳吸收量的计算数据 161
附录D 农田生态系统农作物耕种过程的碳排放量计算 163
附录E 农田生态系统碳强度计算所需面积的数据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