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论 1
1.1 大豆低聚糖的结构 1
1.2 大豆低聚糖的形成机制 2
1.3 大豆低聚糖的性质及应用 3
1.3.1 大豆低聚糖的理化性质 3
1.3.2 大豆低聚糖的应用 4
1.4 大豆低聚糖的生理功能 4
1.4.1 在人体内的代谢机制 4
1.4.2 促进肠道内双歧杆菌生长增殖 5
1.4.3 阻碍肠道病原菌存活 5
1.4.4 抑制肠内腐败产物生成,保护肝脏 5
1.4.5 预防、治疗便秘 6
1.4.6 降血清胆固醇 6
1.4.7 提高免疫功能 6
1.4.8 有改善皮肤过敏的作用 7
1.4.9 消除致癌因子,抑制肿瘤细胞增生 7
1.4.10 促进钙的吸收 7
1.5 大豆低聚糖的生产 7
1.6 大豆低聚糖的立题意义 8
1.7 大豆低聚糖的研究开发现状 9
1.7.1 利用生物技术提高功能性大豆低聚糖的研究开发现状 10
1.7.2 膜技术在分离纯化大豆低聚糖中的研究开发现状 13
1.8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 16
1.9 研究技术路线 17
2 大豆低聚糖的提取及超滤预处理工艺研究 18
2.1 材料与方法 19
2.1.1 材料 19
2.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19
2.1.3 试验方法 19
2.1.4 分析方法 20
2.2 结果与分析 21
2.2.1 不同提取方法对大豆低聚糖提取条件的研究 21
2.2.2 大豆乳清超滤前预处理方法研究 28
2.2.3 活性炭脱色试验的研究 30
2.3 结论 34
2.4 讨论 35
3 发酵法精制大豆低聚糖的研究 37
3.1 材料与方法 37
3.1.1 菌种 37
3.1.2 培养基 37
3.1.3 主要仪器 38
3.1.4 试验方法 38
3.2 结果与分析 38
3.2.1 菌株筛选 38
3.2.2 驯化后乳酸菌A的生长曲线 39
3.2.3 乳酸菌发酵条件的优化 40
3.3 结论 44
3.4 讨论 44
3.4.1 关于氮源种类的探讨 44
3.4.2 关于pH对菌体生长作用的探讨 44
4 酶法改性大豆低聚糖的研究 45
4.1 材料与方法 45
4.1.1 材料 45
4.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45
4.1.3 试验方法 46
4.2 结果与分析 49
4.2.1 不同菌种产FFase的比较 49
4.2.2 日本曲霉发酵条件的优化 52
4.2.3 FFase的纯化 57
4.2.4 FFase的性质 61
4.2.5 质谱法分析低聚糖的分子量 65
4.2.6 建立回归模型 67
4.3 结论 72
4.4 讨论 73
4.4.1 培养基的优化 73
4.4.2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 73
4.4.3 酶的分离纯化 74
4.4.4 酶学性质的研究 74
4.4.5 微生物产FFase的研究 74
5 膜技术纯化大豆低聚糖的工艺研究 75
5.1 材料与方法 75
5.1.1 超滤试验材料和试验装置 75
5.1.2 纳滤试验装置 76
5.1.3 测定方法和有关计算公式 76
5.2 结果与分析 77
5.2.1 超滤法纯化大豆低聚糖的工艺研究 77
5.2.2 纳滤法纯化大豆低聚糖的工艺研究 83
5.3 结论 89
5.4 讨论 89
6 大豆低聚糖的免疫学功能研究 92
6.1 材料与方法 92
6.1.1 材料 92
6.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92
6.1.3 试验方法 93
6.2 结果与分析 94
6.2.1 大豆低聚糖对小鼠细胞免疫的影响 94
6.2.2 大豆低聚糖对小鼠体液免疫的影响 95
6.2.3 大豆低聚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95
6.3 结论 96
6.4 讨论 96
7 大豆低聚糖试验性生产产品分析 99
7.1 大豆低聚糖产品分析 99
7.2 大豆低聚糖产品检测结果 100
7.3 酶法改性大豆低聚糖系统生产产品检测 101
7.4 结论 102
7.5 讨论 103
8 结论与展望 104
8.1 结论 104
8.2 本技术的创新点 106
8.3 展望 106
参考文献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