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一、推拿治病的特点 1
二、推拿治病的作用 2
(一)调整脏腑 3
(二)疏通经络 3
(三)行气活血 4
(四)理筋整复 4
第二章 推拿操作方法 6
一、一指禅推法 6
二、?法 8
三、揉法 10
四、摩法 12
五、擦法 13
六、推法 15
七、搓法 17
八、抹法 18
九、刮法 20
十、抖法 21
十一、按法 22
十二、点法 24
十三、捏法 25
十四、拿法 27
十五、捻法 28
十六、拍法 29
十七、击法 31
十八、叩法 33
十九、弹法 34
二十、摇法 35
二十一、拔伸法 41
二十二、伸屈法 45
二十三、扫散法 48
二十四、弹拨法 49
二十五、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50
(一)小儿推法 50
(二)小儿揉法 53
(三)小儿拿法 54
(四)小儿按法 55
(五)小儿摩法 56
(六)小儿运法 57
(七)小儿掐法 58
(八)小儿捣法 59
(九)小儿捏脊法 60
第三章 推拿应用须知 62
一、推拿良性反应 62
二、推拿异常反应及处理 63
三、推拿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63
(一)推拿适应证 63
(二)推拿禁忌证 64
四、推拿施术体位 65
五、推拿递质的作用及种类 66
(一)推拿递质的作用 66
(二)推拿递质的种类 67
(三)介质推拿操作方法 71
六、推拿注意事项 71
第四章 推拿治疗常见病症 73
一、骨伤科病症 73
(一)落枕 73
(二)颈椎病 74
(三)肩周炎 76
(四)肱骨外上髁炎 78
(五)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 80
(六)腱鞘囊肿 81
(七)腕管综合征 82
(八)腕关节扭伤 84
(九)急性腰扭伤 85
(十)慢性腰肌劳损 87
(十一)腰椎间盘突出症 89
(十二)梨状肌综合征 91
(十三)膝骨性关节炎 92
(十四)腓肠肌痉挛 94
(十五)踝关节扭伤 95
二、内科病症 96
(一)感冒 96
(二)咳嗽 98
(三)哮喘 100
(四)眩晕 102
(五)胃脘痛 103
(六)呕吐 106
(七)呃逆 107
(八)便秘 109
(九)郁证 110
(十)不寐 112
(十一)头痛 114
(十二)癃闭 116
(十三)遗精 118
(十四)阳痿 119
三、妇科病症 121
(一)月经不调 121
(二)痛经 123
(三)闭经 125
(四)更年期综合征 127
(五)慢性盆腔炎 129
(六)产后身痛 130
(七)乳痈 132
(八)乳癖 133
(九)子宫脱垂 135
四、儿科病症 136
(一)小儿腹泻 136
(二)小儿呕吐 139
(三)小儿腹痛 141
(四)小儿疳积 143
(五)小儿便秘 145
(六)小儿发热 146
(七)小儿咳嗽 148
(八)小儿哮喘 149
(九)小儿惊风 151
(十)小儿遗尿 153
(十一)小儿夜啼 155
(十二)小儿佝偻病 156
(十三)小儿肌性斜颈 158
五、五官科病症 159
(一)近视 159
(二)咽喉炎 161
附:扁桃腺炎 161
(三)鼻窦炎 163
(四)牙痛 164
附录 人体常用穴位 166
一、定位方法 166
(一)骨度分寸法 166
(二)体表标志法 169
(三)手指比量法 169
(四)简便取穴法 170
二、常用穴位 170
(一)头面部穴位 170
(二)胸腹部穴位 174
(三)背腰部穴位 177
(四)上肢部穴位 180
(五)下肢部穴位 183
三、小儿推拿常用穴位 187
(一)头面颈项部穴位 187
(二)上肢部穴位 191
(三)胸腹部穴位 204
(四)背腰骶部穴位 209
(五)下肢部穴位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