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本主义及其历史演化》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禹钟华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9
  • ISBN:9787504999924
  • 页数:191 页
图书介绍:本书首先提出、厘清了有关金融、货币方面的一些基本概念。而后,作者以中国的农耕模式和西方的狩猎模式及中国的军权独大结构和西方的三权并立结构为前提,对中国的整体主义与西方的阶级割裂模式展开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基于农耕模式的合作型社会上下行结构各居其位,和谐稳定,而基于狩猎模式的控制模式体现为下行对上行的僭越,因此整体系统失衡,处于不稳定、不和谐状态。进而作者提认为,两行和谐、共轭,社会才能持续发展,两行论应强调上行。

导论:经济模式与社会制度 1

一、社会制度的形成及其模式 1

二、控制型社会模式的形成与特征 3

三、合作型社会模式的形成与特征 7

四、中西矛盾的本质是控制型社会模式与合作型社会模式之间的矛盾 10

第一章 经济行为的标的——价值体 11

第一节 价值的内涵及质、量辨析 11

一、价值的内涵 11

二、价值体的质性和量性 12

第二节 价值的衡量单位——时间 13

一、生态循环——最大范围的价值运动过程 14

二、动物生存模型下的价值量化——生态角度的价值观 14

三、当人类作为价值判断主体 16

第三节 对价值形式与价值关系的认定 19

一、价值形式 19

二、价值关系 20

第四节 人类社会中价值的两行分析 22

一、价值首先是人类社会整体对事物意义的赋予 22

二、微观主体是价值量化(价格)的接受者和价值意义的实现者 23

三、人类社会中的价值具有两行特征 23

第二章 经济运行场域——交换场 24

第一节 对交换行为的逻辑分析 24

一、交换行为——从“直接获取”模式向“分工交换”模式进化 24

二、交换活动的过程与机理 25

三、交换的意义 27

四、交换行为的对立面 30

第二节 交换场域概念的建立 31

一、对经济范畴的场域视角考察——交换场 31

二、经济场域的形成与演化 31

三、交换场的特征 33

第三节 交换模式的演化 34

一、物物交换 34

二、以实体货币为媒介的交换 35

三、以网络化货币为媒介的交换 35

第三章 信息系统于交换场中的演化——金融的发生与属性 37

第一节 金融发生的铺垫——第一、第二系统的建立 37

一、第一系统——记录系统 37

二、第二系统——信用系统 40

第二节 金融的发生——建立于第一、第二系统基础上的第三系统 42

一、金融内涵的厘清 42

二、金融系统的产生源于第一系统与第二系统的化合、集成 44

三、金融系统的构成 45

四、金融系统的属性分析 48

五、信用系统之于金融系统意义的进一步阐述 51

六、金融与实体经济 52

第三节 信息论视角下的金融系统运行描述 53

一、针对金融的描述 53

二、针对信用的描述 55

三、金融系统运行的客观状态:同时处理价值信息和信用信息 56

第四节 总体金融演化阶段的抽象描述 57

一、从货币形态角度的金融演化阶段划分 57

二、从机构形态角度的金融演化阶段划分 58

三、从金融市场形态角度的金融演化阶段划分 59

四、简要总结金融历史演化的客观态势 60

第四章 金融的功能、模式及原则 62

第一节 抽象价值系统的社会经济意义——金融功能 62

一、金融系统产生所带来的经济模式革命 62

二、从商品、信用和货币三者关系中探究金融的意义 63

三、金融功能的逻辑分析与总结 64

四、金融的负效应及其与金融危机的逻辑联系 67

第二节 金融功能实现的程度与方式——金融效率与金融模式 70

一、金融功能的实现程度——金融效率的两行分析视角 70

二、金融模式的多角度考察 72

第三节 信息论视角下的金融原则总结 73

一、实体价值范畴为主原则 73

二、严格监管原则 74

三、宏观、微观两行并重原则 74

四、公共服务原则 75

五、安全与效率原则 75

第五章 金本主义的内涵与逻辑 76

第一节 理论铺垫:整体机制、国家、政府 76

一、概念的梳理——从系统机制到整体机制 76

二、现实社会中的整体机制——国家与政府 78

三、政府机制的具体运行模式——共同体模式与阶级控制模式 80

第二节 金本主义的内涵与本质属性 81

一、政府机制与金融系统关系的逻辑说明 81

二、金本主义——BBA 84

三、金融系统的客观属性与金本主义 85

四、金本主义的本质分析 86

第三节 金本主义的现实体现——金权 88

一、金权作为西方独特的社会结构组成 88

二、“金权”的构成 89

第六章 前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金本主义——三权并立下的运行 92

第一节 金本主义产生的总体背景分析 92

一、地理背景 92

二、作为背景的经济模式——狩猎模式 93

三、文化背景 95

四、对于体制背景——私有制的进一步阐述 96

五、政治生态背景——三权结构 97

第二节 金本主义在西方的早期发展管窥 98

一、前铸币阶段 99

二、铸币阶段 100

三、罗马帝国阶段 100

第三节 中世纪西方的金融发展 101

一、具体的当时背景分析 101

二、中世纪后期金融发展到达新高度 102

三、形成金权操纵君权平台进而盘剥、控制社会经济的体制 107

第七章 金本主义作为社会体制的创立——资产阶级革命 111

第一节 金本主义体制创立的时代背景条件 111

一、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大冲击与秩序重建 111

二、总体态势——君权已成为“死当” 112

三、意识形态的变革 112

四、强大国家平台的形成 115

第二节 金本主义体制建立的标志——资产阶级革命 116

一、改变了权力结构——变三权并立为一权独大 116

二、强化了狩猎模式——私有制 117

三、资本主义的全局化基因与演化态势 118

四、改变了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资本主义并未带来欧洲的进步 120

五、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在本质上是金本主义模式的确立 120

第三节 资本主义与金本主义 121

一、资本主义的内涵及其与金本主义的区别 121

二、资本主义与金本主义之间的关联 124

第八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金本主义发展 126

第一节 前金本位制时期(1640—1816年) 126

一、背景 127

二、这一时期的金融状态及特征 132

三、金本主义体制的建立及初步发展状态 137

第二节 金本位制时期(1815—1914年)——从英法争霸到德美崛起 142

一、时代背景的新变化 142

二、金本位制前提下的金融发展 146

三、金融制度进一步强化下的金本主义的发展 151

第九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金本主义发展 154

第一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过渡时期(1914—1945年) 154

一、背景 154

二、过渡时期金融的发展态势 159

三、金权的整合与转移 161

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1945—1971年) 162

一、背景 162

二、冷战背景下的金融发展——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金融运行及特征 166

三、金本主义的体系化加强 168

第三节 牙买加体系时代 169

一、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到苏联解体 169

二、从苏联解体到美国危机 172

三、中国——从“世界工厂”到“一带一路” 176

第十章 金本主义理论与非金本主义理论 178

第一节 简析金本主义理论本质 178

一、西方意识形态的核心是维护私有制 178

二、略论西方经济学的主旨 179

三、西方经济学的功能 179

第二节 非金本主义理论简述 180

一、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80

二、中国文化体系 181

第三节 探索构建“类生存经济学” 182

一、基本逻辑 182

二、主要原则 182

三、具体运行模式构想:“端口—母体模式” 185

参考文献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