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电影消费文化的基本概述 1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的消费文化 1
一、被复制的艺术 3
二、碎片化 4
三、去精英去权威化 4
第二节 消费文化下的电影文化 6
一、大众重复性 6
二、文化消费性 7
三、影像主流化 8
第三节 电影消费文化的权威消解 9
一、叙事内容的去权威 10
二、叙事技巧的去权威 12
三、观影方式的去权威 13
第四节 中国电影文化的艺术性重构 14
一、自由性 15
二、哲理性 16
三、非理性 16
第五节 被误读的商业性 20
一、电影之所以为商品 22
二、明星的商品化 25
第二章 中国贺岁电影的消解与重构 32
第一节 贺岁片的重构历史 32
第二节 贺岁片的重构仪式 34
第三节 贺岁片的重构边缘 36
第四节 贺岁片的正确解读 37
一、时间概念 37
二、横向比较:档期概念 38
三、纵向比较:类型概念 40
第三章 中国贺岁电影的镜语构成因子 42
第一节 透镜与笔墨 42
第二节 布局与空白 48
第三节 光线与影调 57
一、光线与造型 58
二、情景交融的形象 59
三、光线与情绪 60
四、光线与象征 62
第四节 运动因子 62
第五节 音乐音响因子 67
第六节 蒙太奇因子 73
第四章 中国贺岁电影的形式经验 77
第一节 电影的中断与连续 77
第二节 中国贺岁电影思维 86
第三节 进入电影的方式 91
第五章 中国贺岁电影产业发展与营销 99
第一节 中国电影产业结构剖析 99
第二节 中国电影品牌价值 104
一、消费性 107
二、综合性 107
三、差异性 107
第三节 中国电影营销传播 109
第六章 中国贺岁电影的消费者心理 113
第一节 电影心理学分析 113
一、双重性 113
二、双向性 114
三、幻觉性 114
四、群体性 115
第二节 中国电影消费者 116
第三节 电影消费者测量与评估 118
第四节 贺岁电影消费者心理研究 120
第七章 冯小刚贺岁电影的价值分析 129
第一节 冯小刚贺岁电影的美学价值 129
一、素材论 129
二、叙事机制论 132
三、语言修辞论 152
四、人物论 167
五、风格论 176
第二节 冯小刚贺岁电影的产业化价值 179
一、编剧团队与编剧模式 179
二、明星阵容和明星策略 183
三、出品方和市场营销策略 188
第三节 冯小刚贺岁电影的祛魅化 212
一、反精英的王朔主义 212
二、走向祛魅化的当代中国大众文化 217
第四节 冯小刚贺岁电影解读——以《集结号》为例 226
第八章 中国贺岁电影的个案分析 233
第一节 时空对话 233
一、死别 234
二、生离 235
三、聚散 235
第二节 朦胧的感动 239
第三节 柏拉图之梦 244
第四节 看与被看的变化 249
第五节 身体话语与性别 255
第六节 中小成本电影的生存 261
参考文献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