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没有红海滩》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仁刚著
  • 出 版 社: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9
  • ISBN:9787205095291
  • 页数:293 页
图书介绍:作者擷取了自己人生经历与感情路程中一朵小小的浪花,但这朵浪花,却在我们这代人的内心深处、在那段历史的沧桑岁月中,掀起了滔天巨浪。在他的笔下,信马由缰地展现出了一片一马平川、色彩斑斓的土地,惟妙惟肖地描绘出了一众平凡质朴、苦乐等闲的人群,饱含深情地再现出了一段如歌如泣、荡气回肠的岁月。盘锦几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吗。同时,盘锦的巨变,也终于没有辜负作者本人对盘锦的那份“刻骨铭心”。

引子 1

第一篇 一方热土 5

盘锦记忆 5

一、那时还叫“盘锦垦区” 5

二、真的是“一马平川” 7

三、“南大荒”与“北大荒”遥相呼应 8

四、一个“善变”的地方 10

五、两片“渤海”,一座“盘山” 11

六、贵在“两河水儿” 13

七、种稻谷、产鱼虾,没人叫“鱼米乡” 14

八、一片片泛白的盐碱地 15

九、人畜共饮的水泡子 17

十、拱屋顶的土坯房 18

十一、石头打底砖拉带编笆挂椽子 19

十二、房东大婶的“噶呢”声 21

十三、小队间太遥远 22

十四、“统一”后面是“鸭子厂” 23

十五、第一次去“赶集” 25

十六、大队部好比今日的王府井 26

十七、盘山、大洼“泾渭分明” 27

十八、芦苇荡,那是盘锦的“特产” 29

十九、筒锹,以后再没有见过 30

二十、入海口、三角洲、滩涂 31

二十一、那时没有“红海滩” 33

历史长歌 35

二十二、“国运”“家运” 35

二十三、又当了一回“辽老大” 37

二十四、这种极端做法全国罕见 38

二十五、可怕的传言 39

二十六、那一天真的“刻骨铭心” 41

二十七、我家是纯正的“城里人” 42

二十八、落差 44

二十九、不用争,水田一定比旱田累 45

三十、最怕被数落 46

三十一、新鲜感,已渐渐退去 47

三十二、逞能 49

三十三、盘锦当年的“新四军” 50

三十四、老何家,老邱家,老刘家 51

三十五、“五七战士”的装束比农民还“农民” 53

三十六、老房东王焕章一家 54

三十七、那才是“宠物” 55

三十八、拳头大的西瓜 57

三十九、喂猪、喂鸡都有“城乡差别” 58

四十、“派饭”“帮工” 60

四十一、五谷不分,从识别稗草开始 61

四十二、“达纲要”“过黄河”“跨长江”“超千斤” 62

四十三、供销社 64

四十四、大队来了知识青年 65

四十五、读了两年“戴帽”中学 66

四十六、第一次“题字” 68

四十七、桃李满天下的孙老师 69

四十八、挑灯召开动员会 71

四十九、大洼见刘叔 72

五十、在盘锦听到的“九一三”事件 74

第二篇 峥嵘岁月 79

遭点“好罪” 79

五十一、沟帮子遇到“佘太君” 79

五十二、荒唐的“好人不下乡,下乡没好人” 81

五十三、那是个“谨言慎行”的年代 82

五十四、一年两次风,一次刮半年 83

五十五、四担水一满缸 85

五十六、厕所在哪儿呢 86

五十七、满墙标语激发满怀豪情 87

五十八、哦,这就是“披星戴月” 89

五十九、无处不在的“风险” 90

六十、半夜蛙叫 91

六十一、曾经也在“垄上行” 93

六十二、早已忘了饭点 94

六十三、“小咬”真厉害 95

六十四、从“两头撅”到“换肩挑” 97

六十五、芦苇更像“刀丛”林立 98

六十六、稻田里的蚂蟥太吓人 100

六十七、曾经累得咯血 101

六十八、家里口粮也亮起过“红灯” 102

六十九、羡慕别人的摸鱼技术 104

七十、“赤脚”队长 105

七十一、在稻区,黄豆更稀罕 106

七十二、钟声 108

七十三、盘锦过春节 109

七十四、大姐给我买了件“涤卡” 110

七十五、“万能”的农膜 112

七十六、“五七战士”成了“八大员” 113

七十七、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114

七十八、姥姥“不放心” 116

留下芳华 118

七十九、趴在窗外的小“老虎” 118

八十、妹妹与何丫是闺密 120

八十一、近一年的“长征路” 121

八十二、惊险学骑车 122

八十三、我与三姐 123

八十四、她俩毕业于“清北” 125

八十五、毫无意义的“转点” 126

八十六、野菜“价更高” 127

八十七、难忘陈晓兰 129

八十八、为什么都以“新”来命名 130

八十九、记得那篇文言文 131

九十、讲担当的保管员 133

九十一、互不相识的“战友” 134

九十二、牵驴磨米 135

九十三、与表哥表姐相会在盘锦 137

九十四、“九年一贯制”? 138

九十五、去趟县城也是“梦” 140

九十六、少了张当年的全家福 141

九十七、黑板报前展“才华” 142

九十八、刘福安的字真好 144

九十九、不该忘了“还乡青年” 145

一○○、家升“三让”名额 146

一○一、谁也别笑话谁,基本都是“留级生” 148

一○二、命中注定“二进宫” 149

第三篇 难忘“乡愁” 153

魂牵梦绕 153

一○三、为什么会记住盘锦 153

一○四、盘锦,四溢醇香的“一壶老酒” 155

一○五、盘锦与我的工作“对口” 156

一○六、不知“建市”在哪一年 157

一○七、这病根是在盘锦落下的 159

一○八、张群带给我一袋河蟹 160

一○九、不便打扰刘家升 161

一一○、始终买盘锦大米吃 163

一一一、成都也有鲇鱼? 164

一一二、“知青总部”,留给“无家可归”的人 165

一一三、一定看看鸭子厂 167

一一四、当年不打井,原因只一条 168

一一五、那天赶上知青“返乡” 169

一一六、总行有个“辽河油田子弟” 171

一一七、绕道盘锦是“私心”作祟 172

一一八、好想“认领”一亩地 173

一一九、真是老天“长眼”了 175

一二○、家升做了一件“善事” 176

一二一、再盘一次腿,再上一回炕 177

一二二、当我第一次看到“红海滩” 179

一二三、让妻女也感受一下这片土地 180

一二四、“想家”的可不止我一个 181

一二五、我向远处的“河南”大桥行注目礼 183

一二六、《见到你们格外亲》 184

一二七、我默默地注视着盘锦 185

第二故乡 188

一二八、碱蓬草,你哪里跑 188

一二九、Cheers!以粥代酒 190

一三○、松原、东营、大庆,还是像克拉玛依 191

一三一、240余种飞禽,鸟的天堂 192

一三二、李长贵——唯一健在的老一辈 194

一三三、稻田蟹,蟹田稻,哪种说法更准确 195

一三四、第一次回去,吃的“全聚德” 196

一三五、当地人的尾音怎么没了 198

一三六、马儿啊,你慢些走 199

一三七、“摩登”的稻田 200

一三八、我到盘锦,不是为了“红海滩” 202

一三九、才露“家底” 203

一四○、哪“冒出”那么多好东西 204

一四一、感觉起点比较高 206

一四二、重要的,是看“气质” 207

一四三、哪里寻找48年前的脚印 208

一四四、以后坐高铁“回家” 210

一四五、家升,请给我弄一张盘锦地图 211

一四六、盘锦啊,你不会又划归营口吧 212

一四七、我看那段历史 214

第四篇 拥抱盘锦 219

多彩盘锦 219

一四八、“五色”,还不够全面 219

一四九、他们的口头语“老好了” 221

一五○、朱恩东其人 222

一五一、晓月 223

一五二、土坯房换成了“北京平” 225

一五二、城市干净,靠的是市民 226

一五四、我为村十部“出点子” 227

一五五、该上“舌尖”的岂止一个蒲笋 229

一五六、娟子急了 230

一五七、水稻能卖几个钱 231

一五八、河蟹、苇编也有了博物馆 233

一五九、央视的“常客” 234

一六○、画廊老板不像是“装”的 235

一六一、沏铁观音的,是泉州姑娘 237

一六二、多元文化助燃多彩盘锦 238

一六三、向海大道通向海洋 240

一六四、我能否买张盘锦“月票” 241

一六五、这个“比例”真不算高 242

一六六、历史,只剩下当年的名字 243

一六七、周日去的美术馆 245

一六八、商会三个“讨字人” 246

一六九、“新农村”,盘锦够格 248

一七○、盘锦有的写 249

一七一、伟哉,辽河碑林 250

一七二、居然成了温泉之乡 252

一七三、“江南风情园”,比例1:1 253

我会再来 255

一七四、未解之谜:“红海滩”是谁建起来的 256

一七五、这个灯展够“国际范儿” 257

一七六、你知道什么是盘锦的“主业”吗 258

一七七、找回自信,是盘锦的贡献 260

一七八、有谁见过毛主席书写的《将进酒》 261

一七九、迟来的相聚 262

一八○、谁会联想到“南大荒” 264

一八一、还差一个“古代馆” 265

一八二、我写了一幅“难忘那片‘红海滩’” 266

一八三、这微信得加 268

一八四、最有“含金量”的两个荣誉 269

一八五、盘锦的“农家乐”格外香 270

一八六、走进“蟹都” 272

一八七、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73

一八八、啥时候“开张”,我等着 274

一八九、羡慕这些后生 275

一九○、“盘锦”,难道这名字就是“蓝图” 277

一九一、后悔没带摄像机 278

一九二、站在“最北海岸线”旁 279

一九三、不愁盘锦的底蕴不够 281

一九四、创作一部组诗提上日程 282

一九五、热闹的背后 283

一九六、风都“不好意思”再刮了 285

一九七、这个约定不是“戏言” 286

一九八、《谁不说俺家乡好》 287

一九九、200个小短篇究竟想说什么 288

二○○、这本书只送不卖 290

后记 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