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一 旱作农业之起源 3
(一)世界粟黍之源 4
(二)农耕传承八千年 8
二 五谷杂粮之精品 13
(一)优质杂粮生产基地 14
(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15
(三)天然绿色杂粮精品 19
三 生态服务之多样 23
(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24
(二)耐旱的生态适应性 35
(三)典范的防风固沙能力 40
(四)高效的水土保持能力 42
(五)多彩的农业景观 43
(六)突出的农业节水性 47
(七)全面的肥力保持能力 47
(八)有效的病虫害防治 48
四 传统文化之丰富 49
(一)祭星为代表的独特民俗 51
(二)旱作特有的祈雨和庆丰收方式 56
(三)多民族融合的传统节日 59
(四)宝贵的生产实践农谚 60
(五)传统旱作农耕器具 62
(六)独具特色的农村古建筑 67
(七)杂粮为主的饮食文化 69
(八)悠久的乡土文化传承 71
五 传统技术之独特 89
(一)良好的开端——播前准备 90
(二)春种一粒粟——播种 94
(三)汗滴禾下土——田间管理 96
(四)秋收万颗籽——收获 99
(五)“粒”经“磨”难——加工 102
六 保护发展之未来 103
(一)现实意义 104
(二)面临问题 106
(三)发展机遇 108
(四)未来策略 113
附录 117
附录1 旅游资讯 118
附录2 大事记 145
附录3 全球/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