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图书馆学:对象、体系与内容 4
第一节 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 4
第二节 图书馆学的体系结构 15
第三节 图书馆学的研究内容 21
第二章 图书馆学:性质、方法与趋势 28
第一节 图书馆学的学科性质 28
第二节 图书馆学的相关学科 34
第三节 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 42
第四节 图书馆学的发展趋势 48
第三章 图书馆及其社会职能 57
第一节 图书馆的概念 57
第二节 图书馆的起源与发展 66
第三节 图书馆的属性 75
第四节 图书馆的社会职能 82
第五节 图书馆与现代社会 91
第四章 图书馆的类型 100
第一节 图书馆类型划分的意义及标准 100
第二节 国家图书馆 103
第三节 公共图书馆 105
第四节 高等学校图书馆 110
第五节 科学、专业图书馆和信息中心 115
第六节 其他类型图书馆 118
第五章 图书馆事业 125
第一节 图书馆事业建设的原则 125
第二节 我国图书馆事业建设的成就 128
第三节 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结构 134
第四节 馆际合作与资源共享 137
第五节 图书馆合作与图书馆联盟 146
第六节 图书馆业务辅导工作 152
第七节 图书馆法 159
第六章 图书馆业务工作 167
第一节 图书馆业务机构的设置 167
第二节 文献资源建设 170
第三节 用户服务工作 181
第四节 图书馆特藏工作与特色馆藏建设 185
第五节 信息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拓展 190
第六节 图书馆免费服务与信息增值服务 193
第七节 图书馆自动化 196
第七章 图书馆管理 205
第一节 图书馆管理原理 205
第二节 图书馆规章制度 208
第三节 图书馆统计 212
第四节 图书馆工作评价与图书馆评估 217
第五节 图书馆工作标准化 223
第八章 数字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 231
第一节 数字图书馆 231
第二节 虚拟图书馆 242
第三节 智慧图书馆 247
第九章 图书馆现代化与电子版权问题 253
第一节 图书馆馆藏文献数字化工作 253
第二节 图书馆2.0技术及其应用 259
第三节 图书馆现代化中的电子版权问题 264
结语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298
附录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1994) 310
附录二 全民教育中的中小学图书馆——国际图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小学图书馆宣言 313
附录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 316
附录四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教育部教高〔2015〕14号) 324
附录五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教基〔2018〕5号) 331
后记 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