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重构,第一个示例 1
1.1起点 1
1.2对此起始程序的评价 3
1.3重构的第一步 5
1.4分解statement函数 6
1.5进展:大量嵌套函数 22
1.6拆分计算阶段与格式化阶段 24
1.7进展:分离到两个文件(和两个阶段) 31
1.8按类型重组计算过程 34
1.9进展:使用多态计算器来提供数据 41
1.10结语 43
第2章 重构的原则 45
2.1何谓重构 45
2.2两顶帽子 46
2.3为何重构 47
2.4何时重构 50
2.5重构的挑战 55
2.6重构、架构和YAGNI 62
2.7重构与软件开发过程 63
2.8重构与性能 64
2.9重构起源何处 67
2.10自动化重构 68
2.11延展阅读 70
第3章 代码的坏味道 71
3.1神秘命名 72
3.2重复代码 72
3.3过长函数 73
3.4过长参数列表 74
3.5全局数据 74
3.6可变数据 75
3.7发散式变化 76
3.8霰弹式修改 76
3.9依恋情结 77
3.10数据泥团 78
3.11基本类型偏执 78
3.12重复的 79
3.13循环语句 79
3.14冗赘的元素 80
3.15 夸夸其谈通用性 80
3.16临时字段 80
3.17过长的消息链 81
3.18中间人 81
3.19内幕交易 82
3.20过大的类 82
3.21异曲同工的类 83
3.22纯数据类 83
3.23被拒绝的遗赠 83
3.24注释 84
第4章 构筑测试体系 85
4.1自测试代码的价值 85
4.2待测试的示例代码 87
4.3第一个测试 90
4.4再添加一个测试 93
4.5修改测试夹具 95
4.6探测边界条件 96
4.7测试远不止如此 99
第5章 介绍重构名录 101
5.1重构的记录格式 101
5.2挑选重构的依据 102
第6章 第一组重构 105
6.1提炼函数 106
6.2内联函数 115
6.3提炼变量 119
6.4内联变量 123
6.5改变函数声明 124
6.6封装变量 132
6.7变量改名 137
6.8引入参数对象 140
6.9函数组合成类 144
6.10函数组合成变换 149
6.11拆分阶段 154
第7章 封装 161
7.1封装记录 162
7.2封装集合 170
7.3以对象取代基本类型 174
7.4以查询取代临时变量 178
7.5提炼类 182
7.6内联类 186
7.7隐藏委托关系 189
7.8移除中间人 192
7.9替换算法 195
第8章 搬移特性 197
8.1搬移函数 198
8.2搬移字段 207
8.3搬移语句到函数 213
8.4搬移语句到调用者 217
8.5以函数调用取代内联代码 222
8.6移动语句 223
8.7拆分循环 227
8.8以管道取代循环 231
8.9移除死代码 237
第9章 重新组织数据 239
9.1拆分变量 240
9.2字段改名 244
9.3以查询取代派生变量 248
9.4将引用对象改为值对象 252
9.5将值对象改为引用对象 256
第10章简化条件逻辑 259
10.1分解条件表达式 260
10.2合并条件表达式 263
10.3以卫语句取代嵌套条件表达式 266
10.4以多态取代条件表达式 272
10.5引入特例 289
10.6引入断言 302
第11章 重构API 305
11.1将查询函数和修改函数分离 306
11.2函数参数化 310
11.3移除标记参数 314
11.4保持对象完整 319
11.5以查询取代参数 324
11.6以参数取代查询 327
11.7移除设值函数 331
11.8以工厂函数取代构造函数 334
11.9以命令取代函数 337
11.10以函数取代命令 344
第12章 处理继承关系 349
12.1函数上移 350
12.2字段上移 353
12.3构造函数本体上移 355
12.4函数下移 359
12.5字段下移 361
12.6以子类取代类型码 362
12.7移除子类 369
12.8提炼超类 375
12.9折叠继承体系 380
12.10以委托取代子类 381
12.11以委托取代超类 399
参考文献 405
索引 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