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 研究的缘起 1
二 研究的资料基础 3
三 广义信用担保基本理论 7
四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18
上篇农户借贷需求的变迁 23
第一章 民国时期农户的借贷需求 23
一 农户生存环境的恶化与借贷需求 23
二 农户借贷用途的结构 26
三 不同阶层农户借贷的用途 31
四 基本结论 39
第二章 人民公社化之前农户的借贷需求 41
一 农户生存条件与生活环境的巨变 41
二 农户借贷的用途 43
三 不同阶层农户借贷的用途 45
四 农户实物借贷的用途 49
五 基本结论 61
第三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户的借贷需求 62
一 农户借贷的情况 62
二 农户生活性借贷需求强烈 65
三 实物借贷的比例较大 67
四 实物借贷利率极高 70
五 基本结论 72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农户的借贷需求 74
一 农户生产经营主体地位的恢复 74
二 农户借贷日益活跃 76
三 农户借贷需求的结构 81
四 不同收入水平农户借贷需求的差异性 88
五 不同类型农户的借贷需求 94
六 不同地区农户借贷需求的差异性 98
七 基本结论 100
本篇小结 农户借贷需求变迁的特征 101
中篇农户借贷渠道的变迁 105
第五章 民国时期农户的借贷渠道 105
一 私人借贷渠道 105
二 典当借贷渠道 111
三 商户借贷渠道 112
四 钱会借贷渠道 117
五 新式金融机构借贷渠道 120
六 基本结论 122
第六章 人民公社化之前农户的借贷渠道 123
一 私人借贷渠道 123
二 农村信用合作社借贷渠道 132
三 国家银行借贷渠道 137
四 贸易部门商业信用的渠道 142
五 一些传统借贷渠道的消失 146
六 基本结论 147
第七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户借贷的渠道 149
一 私人借贷渠道 149
二 钱会借贷渠道 152
三 农村信用合作社借贷渠道 154
四 国家银行渠道 155
五 集体经济组织借贷渠道 159
六 基本结论 159
第八章 改革开放后农户的借贷渠道 161
一 私人借贷渠道 161
二 正规金融机构渠道 172
三 钱会借贷渠道 178
四 农村合作基金会借贷渠道 186
五 集体组织借贷渠道 188
六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借贷渠道 188
七 基本结论 189
本篇小结 农户借贷渠道变迁的特征及其原因 191
下篇农村信用担保制度的变迁及其影响 203
第九章 传统的信用担保制度 203
一 传统信用担保制度形成与发展 203
二 传统信用担保制度的非正式制度特色 209
三 信用担保制度在借贷中的作用 211
四 传统信用担保制度的主要特征 212
五 基本结论 213
第十章 信用担保制度的当代巨变 214
一 信用担保制度产权基础的变革 214
二 物的担保制度受到严重削弱 216
三 人的担保制度发生巨变 217
四 社会资本抵押价值的下降 218
五 基本结论 218
第十一章 改革开放后农村信用担保制度的重建 220
一 抵押担保 221
二 保证担保 225
三 质押担保 229
四 基本结论 230
第十二章 信用担保缺乏对农户借贷的束缚 231
一 正规金融机构强调信用担保 231
二 农户缺乏可供抵押的资产 235
三 担保品评估、管理与处置存在障碍 238
四 农户难于寻找担保人 239
五 基本结论 240
本篇小结 信用担保与农户借贷的相生相克 241
结语 必须优先发展农村信用担保体系 243
附录 农户借贷问题的文献综述 250
参考文献 285
后记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