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 学科“身份危机”与人性预设:问题的提出 1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简评 4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11
四 研究框架与创新之处 12
第一章 人性与公共行政的逻辑关系 14
第一节 公共行政的多维释义 14
一 管理之维的公共行政 15
二 政治之维的公共行政 18
三 哲学之维的公共行政 22
第二节 人性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24
一 人性的内涵 25
二 重生:人性构成要素之一 35
三 求强:人性构成要素之二 38
四 逐乐:人性构成要素之三 40
第三节 人性:公共行政生成之基础 42
一 公共行政是人的实践活动 42
二 人的需要:公共行政的合法性基石 44
三 调适人性:公共行政运行的基本逻辑 49
四 人性和谐:公共行政发展的终极关怀 55
第二章 公共行政的人性假设之研判 59
第一节 几种主要的人性假设及其评价 59
一 观点介绍 60
二 简要评价 64
第二节 公共行政论域中的“经济人”“政治人”解读 67
一 “经济人”假设的历史嬗变:行政学科史维度 67
二 “政治人”假设的话语演进:行政哲学视角 72
三 “经济人”“政治人”的本质与表征 78
第三节 经济人、政治人:不宜成为公共行政的哲学基础 94
一 定向冲突:经济自利、政治自利与集体行动 95
二 定位差异:个人本位、国家本位与社会本位 99
三 定性不同:市场活动、政治活动与行政活动 105
第三章 公共行政的“公共人”预设之阐释 111
第一节 人性预设的方法论原则 111
一 科学原则和价值原则辩证统一 112
二 整体分析和历史考察相融合 114
三 抽象思维和具体思维相结合 118
第二节 何谓“公共人” 120
一 存在形态:现实个人 121
二 行动边界:公域之治 125
三 价值取向:公益优先 129
四 认知能力:有限理性 133
五 行动目标:实现善治 137
第三节 “公共人”的理论渊源 140
一 社群理论 141
二 公民理论 144
三 公仆理论 148
第四节 公共性:“公共人”与公共行政的契合 151
一 定向契合:公共问题的治理 152
二 定位契合:公共利益的实现 156
三 定性契合:公共行动的达成 160
第四章 “公共人”之维的公共行政学科体系构建 165
第一节 逻辑起点与边界厘定 165
一 公共利益:学科逻辑起点 165
二 行政系络的治理活动:学科边界厘定 171
第二节 公共行政学的主要议题 175
一 获得行政公共性:价值层面 176
二 提升行政合理性:技术层面 180
三 行政责任的实现:制度层面 184
第三节 公共行政学的范畴体系 189
一 行政主一客体范畴 189
二 行政价值范畴 193
三 行政过程范畴 198
四 行政方法范畴 202
五 行政责任范畴 206
第四节 公共行政学的方法论 210
一 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的统一 210
二 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耦合 214
三 诠释主义与批判主义的衔接 217
第五章 “公共人”之维的公共行政实践转型 221
第一节 从人治行政走向法治行政 221
一 “公共人”的规则意识 221
二 意志至上的人治行政之反思 223
三 走向法律至上的法治行政 225
第二节 从管制行政走向服务行政 230
一 “公共人”的服务品格 230
二 权力本位的管制行政之批判 231
三 走向权利优先的服务行政 233
第三节 从垄断行政走向民主行政 238
一 “公共人”的协同理念 238
二 单一主体的垄断行政之反思 240
三 走向公民参与的民主行政 242
第四节 从行政物化走向人本行政 247
一 “公共人”的人文精神 247
二 “人是工具”的行政物化之检视 250
三 走向“人是目的”的人本行政 253
结语:认真对待公共行政的人性问题 258
参考文献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