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交融 科技与政治互动关系》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罗骞政,任建国著
  • 出 版 社: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802483767
  • 页数:28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科技与政治的理论与现实关系出发,分层就国内、国际政治两个层面,论述了科技与政治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参与、知识产权制度、政党执政、公共行政寻求科技与政治冲突的根源,探索科技与政治互动的规律。

第一章 科技与政治关系的语境论解释 1

第一节 科技与政治关系的几种理论解释 1

一、科技中性论 2

二、科技决定论 2

三、社会建构论 3

四、有机互动论 4

第二节 科技与政治关系的新视角 5

一、科技与政治关系的“互为语境论”解释 5

二、科技与政治关系“互为语境论”的解释意义 7

第三节 从李森科事件看科技与政治的分裂与交融 9

一、米丘林学派政治利益的暂时性对客观真理的背叛 9

二、科学在强权下呻吟 13

三、科学与政治分裂、冲突、恶性交融的原因 14

四、符合人类根本利益的科技体制的建立 19

第四节 从奥本海默案件看科技和政治的分裂与交融 20

一、科技与政治价值 20

二、政治对科技价值的扭曲 22

三、美国政府对麦卡锡主义影响科学研究的反思 26

四、科技与政治的良性互动和交融前提 27

第五节 科技与政治关系的语境解释 28

一、互为语境论的新视角 28

二、科学技术的政治语境分析 29

三、政治语境作用于科学技术的机制 30

四、政治语境作用于科学技术的特点 32

第二章 科技与政治互动关系的理论分析 54

第一节 对科技系统产生影响的政治要素 54

一、科技系统和政治系统 54

二、对科技系统产生影响的政治系统要素 56

第二节 政治系统的核心要素——体制、制度与科技系统 61

一、体制与科技系统 61

二、制度要素与科技系统 62

第三节 政治系统与科技系统的互动关系 65

一、科技系统对政治系统的影响 65

二、政治系统对科技系统的影响 67

第三章 科技与政治的现实关系 74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政治功能 74

一、科学技术对国家政治的影响 74

二、科学技术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77

第二节 国家科技政策与科技体制 81

一、国家与科学家的互动关系 82

二、国家科技政策 83

三、科技体制与管理制度 84

四、国家科学基金 89

五、科技发展计划与项目实施 90

六、案例:1953~1964年苏联航天技术领先的原因 91

第三节 信息技术对当代政治生活的冲击 93

一、信息技术使传统的国界概念和国家主权观念受到冲击 93

二、信息技术使民主政治的内容和形式发生变化 95

三、信息技术使国家政治生活的现实秩序面对新的课题 99

四、信息技术为公民监督政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 101

第四章 科学技术与政治文化 104

第一节 政治文化的含义 104

一、对政治文化的理解 104

二、政治文化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影响 106

第二节 科技发展与政治文化的互动 108

一、政治文化左右科技发展的进程 108

二、科技发展推动政治文化的变革 110

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政治社会化功能 113

一、科学技术促进人们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 113

二、科学技术推动社会民主政治的发展 114

三、科学技术促使社会政治活动向多样化发展 115

四、科学技术推动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 115

第五章 科学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 119

第一节 科技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20

一、科技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必然性 121

二、科技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效应 123

第二节 当前科技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 134

一、思想政治教育要与科技界、新闻界相结合 135

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要与科技创新相结合 138

三、思想政治教育应把科技工作者列为重点对象之一 142

四、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努力提高自身科技素质 145

第三节 当前科技背景下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147

一、有助于大力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147

二、有利于彻底澄清各种伪科学和错误思潮 148

三、有利于正确引导科技发展的方向及应用 149

四、有助于及时解决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心理问题 150

第六章 科学技术与公众参与 152

第一节 公众参与的理念与现实基础 152

一、公众参与的理念基础 152

二、公众参与的现实基础 155

三、公众参与科技决策活动的意义 159

第二节 西方科技决策中公众参与的模式 160

一、公众参与科技决策的困境 160

二、西方科技决策中公众参与的模式 161

三、其他的公众参与渠道 165

第三节 我国科技决策中的公众参与 166

一、我国公众对科学技术的态度 166

二、我国现代科技决策主体理念的变化 167

三、我国科技决策中公众参与的拓展 169

第七章 科学技术与知识产权制度 174

第一节 知识产权制度对科技发展的促进作用 175

一、知识产权制度对科技发展的激励作用 175

二、知识产权制度对科技资源的配置作用 178

三、知识产权制度对科技发展的保障作用 179

四、知识产权制度对科技发展的引导作用 180

第二节 知识产权制度对科技发展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 182

一、知识产权制度对于研发动机的消极影响 182

二、知识产权制度对科技成果利用的影响 184

第三节 我国在科学技术发展中应当采取的知识产权对策 186

一、当前我国科学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 186

二、我国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知识产权策略 188

第八章 科学技术与政党执政 192

第一节 科学技术与政党执政互动的动因分析 194

一、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扩展源动力 195

二、政党执政的目标需求源动力 198

第二节 科学技术与政党执政互动的路径分析 200

一、科学技术作用于政党执政的路径 200

二、政党执政反作用于科学技术的内容和路径 201

第三节 科学技术与政党执政互动的效用分析 203

一、理论分析:科技是生产力,科技也是政党执政力 204

二、实证分析:政党科技工作成败是决定政党执政基础和合理性的关键因素 209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要不断推进科技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220

一、推进科技创新,增强国家科技综合实力的能力 221

二、规范发展和合理应用科学技术的能力 222

三、积极应对科技革命对社会冲击的能力 222

第九章 科学技术与公共行政 224

第一节 信息技术革命与信息社会的来临 224

一、信息技术革命的兴起 225

二、信息社会的来临 225

第二节 信息技术对公共行政的影响 228

一、行政官僚的新变化 229

二、行政官僚组织的变革 230

三、政府职能的转变 234

四、行政决策的新趋势 236

第三节 作为政府管理新模式的电子政府 237

一、电子政府兴起的背景 238

二、电子政府的特征 239

三、电子政府建设所面临的挑战 242

第十章 科学技术与国际政治 244

第一节 科技革命与地缘政治的变化 245

一、科技革命与地缘政治的新变化 245

二、信息时代地缘政治的新特点 249

第二节 科学技术对军事和安全的影响 251

一、科技革命与新军事变革 252

二、新科技革命与和平因素的增长 256

三、新科技革命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258

第三节 科学技术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261

一、科学技术对国家主权的影响 261

二、科技革命与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 265

三、科技发展与国际政治矛盾的状况和特征的转变 268

四、科学技术与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271

参考文献 275

后记 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