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
二、研究现状及局限 4
三、研究思路与视角 10
四、研究创新与难点 14
第一章 概述:译作序跋概念、传统与特性 16
第一节 序跋的概念与传统 19
第二节 序跋与翻译作品 21
一、译作序跋勾勒 22
二、译作序跋分类 25
第三节 特性:历史与文本的互动 29
一、“书里边”与“书外边” 29
二、历史真实与文本叙述 31
三、文本意义与当下解读 34
四、译作序跋:在新历史主义的理论话语中 35
小结 37
第二章 门槛:序跋之于译作解读 40
第一节 门槛:序跋之于文本解读 41
一、序跋:读者迈入作品的门槛 41
二、设想:缺失副文本的文本 44
第二节 译者—序跋—读者 48
一、序跋:阐释与遮蔽 49
二、译者与序跋 53
三、读者与序跋 57
小结 61
第三章 散论:序跋之于译论肇始——以佛经经序为例 63
第一节 经序作者:从笔受到君王 63
一、多元的作者身份 65
二、特殊的经序文体 70
第二节 叙述方式:账簿式与介入式 77
一、“账簿式”的记录 77
二、“介入式”的评述 83
第三节 佛经经序与译论肇始 87
一、形式与内容——叙述方式对传统译论的影响 88
二、蕴意与表象——叙述脉络与传统译论的解读 90
三、佛经经序:中国译论之肇始 97
小结 100
第四章 描写:序跋之于翻译规范——以晚清小说翻译为例 102
第一节 主题:晚清小说译作序跋掠影 104
一、主题一:传统小说的地位 106
二、主题二:救亡图存的政治呼声 110
三、主题三:中外文学作品的比较 114
第二节 方式:序跋的叙述特征考察 118
一、叙述结构:分离与聚合 120
二、叙述干预:隐形与显身 125
三、叙述声音:个人叙述与集体叙述 129
第三节 规范:从序跋中的翻译论说说起 132
一、译介观念:为“我”所用 132
二、译介方式:译述盛行 134
三、翻译规范:偏离与回归 139
四、晚清翻译对翻译规范研究的启示 141
第四节 个案:林纾译作序跋 146
一、翻译动机:百部虞初救世心 148
二、进退之间:中学与西学 152
三、异域境遇:林译序中的哈葛德 158
小结 169
第五章 途径:序跋之于文学译介——以“五四”时期翻译为例 171
第一节 新文学影响下的序跋 171
一、“五四”新文学的主要冲击 171
二、译作序跋的特征 174
第二节 译作序跋的叙述话语 177
一、关于文学的叙述 177
二、关于翻译的叙述 181
三、话语功能与叙述逻辑 184
第三节 个案:以周作人译作序跋为例 187
一、“自觉”的序跋观 188
二、作为新文学实践的序跋 190
小结 194
第六章 史料:序跋之于中国翻译史书写 196
第一节 序跋作为传统译论史料的特性 197
一、优劣之辨:散论与专论 197
二、用途之辨:史料与史实 202
三、史料解读与研究视角 204
第二节 译作序跋与中国翻译史书写 207
一、中国翻译史书写现状 207
二、序跋与中国翻译史书写 210
第三节 序跋参与中国翻译史书写的模式 212
一、边缘与中心的叙述 213
二、单线与复调的叙述 216
三、序跋的叙述与翻译史的叙述 218
小结 221
结语 223
一、译作序跋:多重的镜像 223
二、译作序跋之研究意义 224
三、序跋研究的可能局限 225
参考文献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