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童年的回忆 1
1.山环水绕的家乡 3
三川概貌 4
历史悠久 6
璀璨夺目的土族文化 8
2.缺失父爱和母爱的童年 12
3.解放前家乡百姓的生活状况 15
4.我的特殊家庭 20
哑巴爷爷和奶奶 20
早逝的母亲 21
善良的桂花阿姨 23
为人仗义的爷爷 24
5.我被认定为“转世灵童” 26
6.亲眼看见马家王朝溃败一幕 30
7.解放初的家乡 33
第二辑 求学之路 37
8.镇边初小——梦想萌生的地方 39
9.临夏初中——在这里找到了自信 42
10.青海民大预科——初入人生 46
政治思想教育 46
极不寻常的1958年 47
三年大饥荒 53
11.北京师范大学——人生的起点 59
我为母校骄傲 59
班级大家庭 61
言传身教的恩师 65
我的学术火花在这里点燃 69
见到了日夜思念的毛主席 72
第26届世界乒乓球比赛 75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76
百年校庆 78
五十年同学聚会 80
第三辑 大漠新疆二十年 83
12.美丽富饶的新疆 85
13.在进疆的列车上 87
14.祖国边城——乌鲁木齐 91
15.西北大屏障——生产建设兵团 93
16.穿越准噶尔盆地 95
17.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 97
18.终于到达目的地 99
19.中国最美的雅丹地貌区 103
20.边城社教 105
社教运动 105
献血救人 106
两件特殊任务 107
言传身教 109
“文化大革命”的前兆 112
21.教师集训队 114
22.回校闹革命 118
23.快乐的连队生活 121
做一名合格的农工 121
和农友们打成一片 123
研制“920” 125
24.三支两军 127
三支两军势在必行 127
革命大联合势不可当 128
大联合、抓严打 130
25.137团子弟学校任教 132
26.今生不忘的乌尔禾 135
27.难以忘怀的1976年 137
28.石化战线上的一员新兵 139
石化技校的诞生 140
今生起飞的地方 141
坚定走自己的路 142
第四辑 赤子心、故乡情 145
29.到青海师大后的前三年 147
生活条件差我没有退缩 148
和李书记的第一次谈话 149
和孙队长的冲突 150
两件棘手的事 152
我的任职风波 155
走出自己的脚步 156
30.教学改革是地理系发展的动力 158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学科 158
地理系改名潮 159
地理系教学改革 160
31.青海旅游研究第一人 164
青海首个旅游课题诞生 164
旅游资源考察 166
旅游论著 179
多个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制定 182
32.青海第一部《青海地理》专著问世 189
《青海地理》是我一生的梦 189
《青海地理》——走进历史深处 190
突出特点是《青海地理》的灵魂 192
单之蔷眼中的《青海地理》 198
33.青藏高原旅游开发研究 202
值得深思的几个问题 202
研究成果 205
学术价值 211
34.三川为大禹故里的探讨 213
35.极其艰险的野外考察 217
唐古拉山口北坡的险境 218
发生在澜沧江畔的险情 220
两次险些掉进玛柯河 221
柴达木盆地两次遇险 223
36.三江源考察 226
37.上海世博会的情结 228
38.收徒育英才 232
39.我的父亲 237
40.我和台湾老人宋安业先生的忘年交 244
41.“走遍中国第一人”——宋小南 247
42.我的良师益友 251
朝夕相处的良师益友 251
大家(咖)级的良师益友 255
对手一良师益友 259
43.同病魔的抗争 261
44.我与青海师大 265
第五辑 告老还乡 享受夕阳 269
45.享受夕阳之美 271
46.捐赠图书 274
47.关心家乡建设 277
献爱心活动 277
建言献策 279
同当地教育界的腐败行为作斗争 281
48.三川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284
旅游业发展条件的评价 284
旅游业发展思路 286
主要旅游项目 287
49.出国旅游 289
旅游目的 289
旅游见闻 291
旅游感受 307
身无曲处有劲节,枝入凌云总虚心 313
后记 316
参考文献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