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药中》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马晓北,李鸿涛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13249874
  • 页数:338 页
图书介绍:方药中(1921~1995),先随陈逊斋习中医,1952年,以“中学西”身份入北京大学医学院系统学习西医,毕业后承担了“西学中班”教学,成为著名医学家、中医教育家,在中西医结合教育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其在教学实践中对中医的脏象、阴阳、五行、伤寒、金匦、温病等理论颇多发挥,特别是对辨证论治方法研究尤精,论理深入浅出,紧密结合临床,参考价值极大。本书以其出版的著作、发表的论文为主要资料,按照【生平简介】【临床经验】【论著提要】【学术思想】【学术传承】五部分编著,重点放在他对中医理论的发挥、阐述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介绍,希望全面反映方药中的学术成就。本书可指导中西医结合、中医工作者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

生平简介 1

学术思想 5

学术思想与贡献概述 6

一、对中医理论提出开拓性见解 6

二、规范与创新辨证论治基本模式 7

三、中医研究生教育的开拓者、奠基者 8

四、力主中医传统科研方法与现代方法并举并重,为传统研究方法争得一席之地 9

五、一位坚定无畏的中医卫士 9

论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及其产生的物质基础 10

一、中医学的指导思想——整体恒动观 10

(一)天地一体观 11

(二)五脏一体观 14

(三)人与天地相应 14

二、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气化论 16

(一)太虚寥廓,肇基化元 16

(二)五运之政,犹权衡也 17

(三)寒热燥湿,不同其化 18

(四)之化之变,各归不胜而为化 18

(五)微者小差,甚者大差 19

三、中医学对人体生理及病理生理的认识——藏象论 19

(一)藏居于内,象见于外 19

(二)五脏相通,心为之主 20

(三)精生气,气化精,两精相搏谓之神 21

四、中医学对人体病因和发病的认识——正邪论 22

(一)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 22

(二)高下之理,地势使然 22

(三)根于中者命曰神机,根于外者命曰气立 23

(四)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23

五、中医学对人体病机的认识——求属论 24

(一)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24

(二)必先五胜 25

(三)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 25

六、中医学在疾病诊断治疗上的特点——辨证论治 26

(一)伏其所主,先其所因 26

(二)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26

(三)正者正治,反者反治 26

(四)微者调之,其次平之,盛者夺之 27

(五)上下所主,随其攸利,疏气令调 27

(六)大毒治病,十去其六,谷肉果菜,食养尽之 28

(七)必养必和,待其来复 28

七、中医理论体系产生的物质基础——候之所始,道之所生 29

八、结语 30

论中医学的整体观 31

一、天地一体观 31

二、五脏一体观 34

三、人与天地相应 35

四、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认识及其在预防、诊断、治疗上的整体观 38

(一)对人体生理、病理认识上的整体观 38

(二)对病因认识的整体观 39

(三)对病机认识上的整体观 40

(四)在疾病防治上的整体观 41

(五)提挈天地、人能胜天 46

谈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47

一、阴阳 47

(一)阴阳学说的产生和发展 47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49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具体应用 55

二、五行 56

(一)五行学说的产生和发展 56

(二)五行的抽象含义 57

(三)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 62

(四)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具体应用 66

三、阴阳与五行的关系 69

四、阴阳五行学说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本质及其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内容对中医学的影响 70

(一)阴阳五行学说中朴素的唯物辩证内容 70

(二)阴阳、五行学说违反辩证唯物论的地方 70

(三)阴阳五行学说中的循环论和机械论掺入在中医学理论中的内容 71

五、正确对待阴阳五行学说,继承发扬中医学遗产,加快中西医结合步伐,为创造中国的新医药学而努力 75

病机十九条的基本精神及其在辨证论治中的具体运用 76

一、病机十九条有关内容及其基本精神 76

(一)原文 76

(二)基本精神 77

二、病机十九条在辨证论治中的具体运用 79

(一)脏腑经络定位 79

(二)风火湿燥寒定性 83

(三)定位与定性合参 84

(四)必先五胜 86

(五)各司其属 89

(六)治病求本 111

(七)发于机先 114

三、结束语 118

论中医学对急性传染病的一般认识——兼评伤寒与温病学派之争 118

一、中医学对于急性传染病的病因认识 118

二、中医学对于急性传染病的病机认识 128

(一)关于邪气性质与传入途径的关系问题 128

(二)关于邪气性质与临床表现及疾病定位的关系问题 130

(三)关于邪入深浅与正气强弱之间的关系问题 135

三、中医学对急性传染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认识 142

(一)辨病论治 142

(二)辨病论治和辨证论治相结合 147

四、评伤寒与温病学派之争 176

(一)寒温之争源流概说 176

(二)寒温之争的争论焦点 177

(三)伤寒与温病学派之争剖析 181

论《伤寒论》中的辨病辨证及其相互关系问题 191

一、辨病与辨证的基本概念 191

(一)什么是“病”,什么是“辨病”,什么是“辨病论治” 192

(二)什么是“证”,什么是“辨证”,什么是“辨证论治” 192

二、《伤寒论》中的辨病 193

(一)风、寒、湿、温、热辨病 193

(二)六经辨病 195

(三)特有证辨病 196

三、《伤寒论》中的辨证 197

(一)六经辨证 197

(二)八纲辨证 198

四、《伤寒论》中辨病与辨证的关系 198

(一)风寒湿温热辨病与六经辨证相结合 199

(二)六经辨病与八纲辨证相结合 200

(三)特有证辨病与六经、八纲辨证相结合 202

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及评价 203

一、推测每年气候变化和疾病流行的大致情况 203

(一)每年气候变化和疾病流行一般情况的推测 203

(二)各年气候变化和疾病流行特殊情况的推测 204

二、为预防疾病及临床诊断治疗各方面的重要参考 206

三、评价 206

临床经验 213

肝炎诊断治疗经验 214

一、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及治疗方法 214

(一)所属范围 214

(二)关于诊断问题 214

(三)关于治疗问题 215

二、个人认识和经验 215

(一)关于诊断问题 215

(二)关于治疗经验 216

肝硬化腹水治疗经验 217

一、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218

(一)关于本病所属范围问题 218

(二)关于本病的病因认识问题 218

(三)关于本病的病机认识问题 219

(四)关于对本病的诊断问题 219

(五)关于对本病的治疗问题 219

二、临床经验 220

(一)关于预后判断方面的经验 220

(二)关于治疗方面的经验 220

(三)对于本病的治疗步骤和具体治疗方法 221

三、典型病例 222

肝病系列经验方六首 224

一、加味一贯煎 224

二、加味异功散 226

三、加味黄精汤 227

四、苍牛防己汤 228

五、升麻甘草汤 230

六、减味三石汤 230

七、临床运用说明 231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诊治经验研究 232

一、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理论认识和诊治经验的整理研究 237

(一)以中医理论体系全面指导对本病的辨证论治 238

(二)关于慢性肾衰的病位认识 239

(三)关于慢性肾衰的病性认识 239

(四)关于慢性肾衰在定位、定性后的综合分析,亦即“必先五胜”的认识 240

(五)关于慢性肾衰“治病求本”的认识 241

(六)关于慢性肾衰“治未病”的认识 243

(七)关于慢性肾衰兼证处理的原则和方法 244

(八)关于慢性肾衰合并新感与其他疾病的处理经验 245

(九)关于治疗慢性肾衰的“方宜”问题 246

(十)关于慢性肾衰患者的“食宜”问题 248

(十一)慢性肾衰病例举隅 249

二、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治体系(常规) 270

(一)辨证 271

(二)治疗 273

三、关于脾肾定位依据 279

(一)辨证定位在脾(胃)的依据 279

(二)辨证定位在肾(膀胱)的依据 280

(三)相关脏腑的定位依据 281

四、脾肾系列方药 281

(一)脾系系列方 281

(二)肾系系列方 282

五、药物煎服方法 283

六、临床验证107例小结 284

(一)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病房90例小结 284

(二)济南铁路中心医院中医科17例验证总结 293

对升麻的认识及临床运用经验 295

一、文献回顾及认识 295

二、典型病例 298

辨治“瘀血”的经验 300

一、重辨证,于细微之处辨有瘀 300

二、重立法,宜扶正之中寓化瘀 301

三、重治养,在整体中求调节 304

尿血、血淋治验 305

一、病因病机 305

二、治则治法 306

三、验案举例 306

重症肌无力治疗经验 307

一、典型病例 307

二、按语 312

辨治出血证的经验 313

一、确定病位 313

二、辨清病程 314

三、治疗特色 315

四、验案举例 316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经验 317

一、原发为本 317

二、正气为本 319

三、平调阴阳 320

四、治疗未病 321

代表论著 323

一、著作 324

二、论文(列题) 327

学术传承 331

学术年谱 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