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中的监管型国家建设——基于对中国药品管理体制变迁(1949-2008)的案例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鹏著
  •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
  • 页数:404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导论 1

一 研究困惑及问题的提出 2

二 研究案例的选择:药品安全监管 4

三 研究路径及方法 16

四 本书框架与研究发现 19

第二章 文献述评与研究设计 22

一 政府监管的一般理论和规范研究 22

(一)公共利益理论(Public Interest Theory) 25

(二)利益集团理论(Interest Group Theory) 26

(三)监管政治理论(Regulatory Politics Theory) 29

(四)制度主义理论(Institutionalism Theory) 31

(五)观念塑造理论(Idea Force Theory) 33

二 比较政治学视野下的监管型国家建设 35

(一)美国:从自由放任主义(laissez-faire)到监管型国家 36

(二)欧洲:从积极型国家(positive state)到监管型国家 42

(三)东亚和拉美国家:从发展型国家(developmental state)到监管型国家 50

(四)俄罗斯和东欧国家:从指令型国家(command state)到监管型国家 57

三 改革开放时代中国的国家定位:政治经济学的争论 66

(一)发展国家派(developmental state) 67

(二)监管国家派(regulatory state) 69

四 监管型国家:中国经验研究的概述与评价 72

(一)中国监管型国家兴起的四因说及其不足 74

(二)中国监管型国家的特征及结构性阻力分析 79

五 论证思路和研究设计 86

第三章 指令型体制(1949—1977):政企事利益共同体的建立与强化 95

一 同业公会与军事公营化传统:新中国药事管理体制的起源 96

二 药政管理基础设施的初步建立(1949—1952) 98

(一)保留公私并存的所有制结构 98

(二)建立新的药政药检体系和药品标准 101

(三)强化对特殊和进口药品的管理 103

(四)发动同业公会,在政治运动中整顿医药市场 103

三 政企事利益共同体与指令型体制的建立(1953—1956) 105

(一)计划经济和公私合营 105

(二)指令型体制的基本确立 109

(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药政管理改革 112

四 政企事利益共同体的短暂松动:“大跃进”时期的药事管理(1957—1960) 115

(一)经济分权与蹩脚的计划经济 116

(二)堪忧的医药质量与无力的药政管理 121

五 政企事利益共同体的重新强化:“大跃进”之后的整顿与调整(1961—1965) 123

(一)企业管理权上收和驻厂代表制度 123

(二)试办“托拉斯”体制:强化指令型体制的尝试 129

六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药事管理(1966—1976) 132

(一)“托拉斯”体制的终结与乱办药厂的重演 132

(二)药政管理体制的废除与重建 135

七 指令型体制:计划经济下的药品质量管理体制特征解读 138

(一)体制基础:政企事高度合一 139

(二)管控风格:以群众监督为主,专业管控与群众监督相结合 141

(三)管控目标:福利和健康 142

(四)管控工具:劝说教育、行政指令和群众运动 143

(五)管控导向:“弱发展,强管控”及其成因分析 145

第四章 发展型体制(1978—1997):政企事利益共同体的松动与瓦解 150

一 指令型体制向发展型体制的过渡阶段(1978—1981) 151

(一)管控者权力配置的变化:行业管理权的统一及其与药政管理的分野 151

(二)第二次整顿药厂及其局限 153

二 发展型体制的建立与政企事利益共同体的弱化(1982—1991) 157

(一)管控对象:放权让利与事业企业化改革 159

(二)管控者:部门政治与地方分权 167

三 过度竞争局面的出现与政企事利益共同体的瓦解(1992—1997) 179

(一)管控对象:市场化与过度竞争的出现 180

(二)管控者:失灵的质量管理体系 196

四 发展型体制:向市场经济社会过渡中的药品管理体制特征 217

(一)体制基础:政企事相对分开 217

(二)管控风格:乏力的专业管控与群众监督 218

(三)管控目标:产业发展与市场化 221

(四)管控工具:行政专营、法律禁止、经济处罚 222

(五)管控导向:“强发展,弱管控”及其成因分析 225

第五章 监管型体制(1998年至今):政企事利益关系的重构与制度化 228

一 监管型体制的建立与稳固(1998—2001) 229

(一)发展型体制的成就与弊端 229

(二)医药产业界的利益诉求 232

(三)管理部门之间的利益博弈 235

(四)监管型体制的初步建立 238

(五)来自地方的挑战 243

(六)来自部门政治的挑战 250

(七)企业和医疗机构的利益诉求 252

二 “强发展,强监管”:“监、帮、促”阶段的药监改革(2001—2007) 254

(一)对药品生产的监管:药品审评集权、“地标升国标”与强制推行GMP 255

(二)药品经营领域的监管:强制推行GSP改造和倡导连锁经营 269

(三)对医疗机构用药的监管:制剂整顿与建立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277

(四)药品抽验经费体制的改革及其评价 282

三 药监改革背后的监管型国家建设逻辑 284

(一)明确监管意愿:加强监管独立性的建设 285

(二)避免信息失灵:增强监管信息能力的改革 289

(三)优化政策执行:强化监管基础设施建设的尝试 292

四 监管型体制:风险社会中的药品监管体制特征解读 295

(一)体制基础:政企事完全分离 295

(二)监管风格:以专业监管为主,群众监督为辅 297

(三)监管目标:“监、帮、促”,平衡质量监管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300

(四)主要的监管工具:产品和技术标准、特许制度、信息提供 302

(五)监管导向:发展与监管双强及其成因分析 305

第六章 监管失灵与优质监管:中国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的约束因素及对策分析 308

一 强大的产业发展关怀:冲突的监管意愿 309

二 过度竞争的产业格局:高昂的监管信息成本 314

三 指令型计划经济的惯性:行政色彩浓厚的监管风格 321

四 缺乏制约与参与的监管权力结构:寻租导向严重的监管腐败 327

五 地方发展主义与监管集权主义的冲突:滞后的监管基础设施建设 334

六 走向优质监管:如何可能 341

(一)优质监管的概念及其分析 341

(二)走向优质监管:中国药监体制改革的五大方向 343

第七章 结论:药品监管与监管型国家的建设 355

一 政企事利益共同体的瓦解:从指令型国家走向监管型国家的动因 356

二 转轨监管型国家:特征及含义 362

(一)监管者的特征:企业型官僚与政监合一 362

(二)监管对象的特征:过度竞争、人为风险与灰色参政 364

(三)监管过程的特征:发展导向、行政色彩、群众路线和低问责性 366

三 可能的贡献与局限 370

参考文献 374

中文部分 374

英文部分 389

后记 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