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思潮与民国宪政运动的演进》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邓丽兰著
  • 出 版 社:南开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
  • 页数:354 页
图书介绍:

绪论民国宪政言说中的西学资源与选 择 1

第一章 制度移植的失败与知识界宪政理想的流变 17

一、制宪权危机与制度移植的受挫 17

1.民国初年的制宪权之争 18

2.国会制宪的没落与民间制宪运动的兴起 23

3.制宪成为派系行为与议会的末路 28

二、民国初年宪政话语的古典传统及其颠覆——以章士钊与梁启超、王恒之间的两场论争为中心 31

1.“章梁之争”:宪政启蒙话语的胜利 32

2.“章王之争”:超越抑或固守宪政主义 37

三、从《东方杂志》“宪法研究号”看知识界宪政理想的演化 45

1.1922年:激进而浪漫的宪政追求 45

2.1933年:现实而理性的宪政表达 55

四、时政与宪章——以张君劢、吴经熊为中心的考察 62

1.宪政新潮与张君劢早期的制宪活动 62

2.东西法文化的宁馨儿与吴氏宪法草案的命运 66

3.张君劢与抗战前后的宪政运动 75

五、结论 80

第二章 舶来模式与本土宪政运动 85

一、魏玛宪政模式与民国宪政史的转折 86

1.《魏玛宪法》及其宪政意义 86

2.中国知识界的介绍与研究 89

3.魏玛宪政模式的中国化尝试 96

二、基尔特宪政主义与中国 102

1.基尔特社会主义溯源 103

2.中国知识界的介绍与研究 105

3.基尔特宪政模式的中国化努力 110

三、美国宪政思潮与孙中山宪政思想的演进 117

1.美国进步主义时期的宪政思潮对孙中山的启示 117

2.孙中山宪政思想的超越性品格 125

四、结论 128

第三章 新人权观念与民国宪政史上的人权问题 134

一、清末民初人权问题及其宪法化 135

1.西方人权观念溯源及其宪法实践 135

2.权利观念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宪法化 136

二、中西新人权观及其宪法化 141

1.狄骥思想与《魏玛宪法》 141

2.新人权观念与20世纪20年代的制宪活动 147

3.罗隆基与章渊若的人权论争 153

三、南京政府十年时期的人权与宪政 156

1.孙中山的人权论与人权派运动 156

2.“五五宪草”中的人权问题 161

四、抗战时期宪政运动中的人权问题 172

1.人权与第一次宪政运动 172

2.人权与第二次宪政运动 177

五、抗战胜利后的人权与宪政 183

1.抗战胜利后制宪过程中的人权论争 183

2.新人权论——试析章渊若《人民之权利义务》 187

六、结论 191

第四章民国宪政史上的直接民主诉求及其论争 194

一、直接民主的渊源与传入 194

1.直接民主之辨 194

2.中国知识界的接受与传播 198

二、直接民主与北京政府时期的宪政运动 202

1.国民大会运动 202

2.直接民主与省宪运动、国宪文本 205

三、孙中山的全民政治思想及其探讨 211

1.孙中山的直接民权思想与国民大会理论 211

2.国民党人的直接民权探讨 214

四、国民大会问题 219

1.法理上的歧义 219

2.“国民代表会”与“国民代表大会” 222

3.“五五宪草”制定过程中的“国民大会” 225

4.“期成宪草”中的“国民大会议政会” 235

5.“联合政府”与“国民大会”方案的对峙 239

6.1947年宪法中的“国民大会” 245

五、结论 253

第五章 民国宪政史上的“经济民主”诉求及其论争 255

一、“经济民主”的渊源与传入 255

1.“经济民主”之辨 255

2.中国思想界对“经济民主”的倾慕 257

二、“经济民主”与北京政府时期的制宪活动 261

1.“经济民主”宪法化的典范——《魏玛宪法》 261

2.“经济民主”宪法化的初步尝试 263

三、“经济民主”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制宪活动 268

1.“经济民主”与“五五宪草” 268

2.“经济民主”与知识界及中间党派的宪政蓝图 274

3.工商业界有关“经济民主”的讨论 279

4.1947年宪法中的“经济民主” 283

四、结论 286

第六章 儒教民主,抑或宪政民主 289

一、中西视域中的东方传统社会的专制主义 289

1.被西方描述的东方传统社会的专制主义 289

2.清末民初的政治批判 292

3.学术领域的争论与反思 297

二、君宪与共和:国体之争的再认识 300

1.讨论国体之缘起 300

2.国体讨论的学理基础 303

3.政体优劣与君主立宪之可否 307

4.共和利弊及其前途 311

三、张君劢与钱穆关于中国传统政治之论争 316

1.论争之缘起 316

2.张君劢对钱穆观点的批评 319

四、结论 325

结语 329

参考书目 338

后记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