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编序说 1
第一章文献资料 1
第一节档案 1
档案的典藏 1
目录 1
已公布的重要档案 4
地区或专题性的档案史料 8
第二节资料丛刊 10
《民国丛书》 10
《近代稗海》 11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 11
《北洋军阀》 12
《北洋军阀》 12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 13
《中华民国史料丛编》 13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 14
《中国现代革命史资料丛刊》 14
《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 15
《中国近代经济史参考资料丛刊》 16
《上海资本主义典型企业史料》 16
中央革命根据地财经史料诸种 17
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诸种 17
中外关系史史料 18
工、青、妇运动史料 18
现代思想史书目 19
现代军事史料 19
第三节报纸 20
《申报》 20
《新闻报》 21
《大公报》 21
《晨报》 22
《益世报》 23
《民国日报》 23
《京报》 24
《中央日报》 24
《扫荡报》 25
《字林西报》 25
《中华日报》 26
《新民报》 26
《大同日报》 26
《救亡日报》、《生活日报》、《抗战日报》 27
《民主报》 27
《热血日报》 28
《红色中华》 29
《红旗日报》 29
《新中华报》 30
《解放日报》 30
《新华日报》 31
第四节期刊 31
北洋政府时期的期刊 32
国民政府时期的期刊 41
第五节口述史料 48
综合性回忆录 49
专题性回忆录 49
地区性回忆录对历史人物的回忆 51
自传式回忆录 52
访问记录式回忆录 53
第六节人物研究史料 54
文集是人物研究的基本史料 54
日记和书信 56
自传与年谱 57
第七节方志和外文史料 59
第二章研究概况 61
第一节学科发展概述 61
中国现代史学科的建立 61
“文革”后中国现代史研究的成就 63
第二节主要研究成果 69
通史类 69
专史类 71
第三节学术观点与问题讨论举要 84
中国现代史体系问题 84
新民主主义理论研究 87
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的关系 91
五四运动 9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94
中国共产党“一大” 97
中国国民党“一大” 99
武汉国民政府的性质 100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102
南京国民政府 104
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106
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制定 109
西安事变 111
抗日战争的领导权 113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评价 115
抗战期间中国军民的伤亡数目和财产损失 117
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和伟大意义 118
关于“和平民主新阶段”的事实和评价 119
解放战争时期的“中间路线” 120
关于“官僚资本”问题 122
第三章本卷编写旨趣 123
乙编综述 127
第一章近代世界历史进程向中国提出来的主要问题 127
第二章新的政治分野的出现 136
第三章改造中国的各种政治主张的纷陈和人民的历史的选择 142
第四章革命斗争形式的演变和政治斗争规律的显现 148
第一节政治上的独裁统治 161
第五章国民党南京政权独裁统治的确立 161
第二节对外政策 164
第三节农工政策 167
第四节与各派反共势力的妥协 169
第五节国民党一党专政理论的确立和政治体制的初步建立 171
第六章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对中国出路问题的反思与探索 177
第一节中共对中国出路问题反思的历史背景 177
第二节中共反思和探索的主要问题 181
第七章国民革命失败后中间政派对中国出路的探索 186
第一节第三党对中国出路的反思与探索 187
第二节改组派对中国出路的探索 189
第三节人权派对中国出路的探索 192
第四节乡村建设派对中国出路的探索 194
第八章中原大战及其结局 198
第一节中原大战前的争斗与战争 198
第三节中原大战的后果 203
第九章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革命中心任务的变化及各政派的实际反应 206
第一节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革命中心任务的变化 206
第二节国民党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208
第三节中共对历史发展主流的旁向和对革命中心任务的偏离 215
第四节中间政派面向中国历史的中心任务 219
第一节中间集团积极推动团结抗日民主进程 223
第十章国内各种政治力量在抗日问题上的汇流 223
第二节中共政策的转变 228
第三节国民党政策的转变 233
第四节各派政治力量汇流后新形势下的政治斗争 236
第十一章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总格局的形成 243
第一节一个战争 243
第二节两个战场 249
第三节三种政权 252
第十二章欧洲战争、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的先后爆发与国共两党世界战略的变化 258
第一节中国国民党世界战略的变化 258
第二节中国共产党世界战略的变化 261
第一节国民党政治地位的降低 269
第十三章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两党代表的政治力量的消长 269
第二节共产党政治地位的提高 275
第十四章世界战局的根本转变和各党派对建国主张的阐发 277
第一节民主党派的建国主张 278
第二节共产党的建国主张 282
第三节国民党的建国主张 289
第十五章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295
第十六章一个短暂的特殊历史时期和政治协商会议 301
第一节短暂的特殊历史时期 301
第二节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306
第一节中间路线的主张及其破产 311
第十七章中间路线的破产和“南北朝”的幻灭 311
第二节“南北朝”议论的出现及幻灭 319
第三节中间派政治地位的变化 326
第十八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331
第一节国民党南京政权的覆灭 331
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336
第十九章三十年的基本总结:三条路线、两种斗争、一个结局 342
丙编典志 351
第一章农业和农业科技 351
第一节近代农业科技的起步 351
棉花品种的选育改良 353
粮食作物品种的改良 354
第二节农业分支学科研究的开展和近代农业科技体系的形成 355
中央农业实验所等单位的建立 355
征集作物品种资源,倡行农业科技交流 356
农业技术改进从多种分支领域呈现 358
第三节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农业 361
农业机构的调整 361
西南、西北地区的开垦与农业的发展 362
陕甘宁等边区大力发展农业 363
日军占领区的农业科技 364
农业教学、科研管理机构的复员 365
第四节抗战胜利后农业逐渐恢复 365
一些地区、领域引进开发农业新技术取得成绩 366
发展农业国际合作,培养技术人才 367
第二章工业工程技术 368
第一节土木工程 368
建筑 368
水利 386
第二节能源 395
电力 395
煤炭 405
石油 412
钢铁冶炼 424
第三节冶金 424
有色金属 429
第四节交通 433
铁路 433
造船 435
汽车 442
航空 447
通信 459
第五节其他重工业 468
兵器 468
化工 477
第六节轻工业 486
纺织 486
造纸 493
印刷 500
第三章土地制度与土地改革 512
第一节民国时期的土地所有制形态 512
国家的土地所有 512
地主的土地所有 514
农民的土地所有 518
殖民主义的土地所有 520
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 520
少数民族的土地关系 523
第二节私有土地的继承与转移 528
私人地产的继承 528
民田的典当与买卖 530
第三节农村的租佃关系 533
佃农比重大,经营规模小租佃形式多样而落后 534
租佃期短,或者无定期 536
地租量重,剥削率高 537
地租率与田等产量的背离 539
押租预租盛行,附加租名目繁多 540
永佃制趋向没落 541
第四节农村土地的经营问题 542
小农经营形式 542
大农经营形式 545
新式垦殖企业经营形式 547
中国农村土地关系的症结 548
第五节改革土地制度的种种主张与斗争 550
孙中山的“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田”主张 550
国共两党在改革土地制度中的合作与斗争 553
其他政治派别关于土地问题的主张 557
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改革路线、方针和政策 562
第四章外国对华投资 567
外资在华企业的产生和对华投资活动的开始 569
第一节近代中国外国投资的发展概况 569
外国对华投资的发展及其投资权的争夺(1914—1931) 572
日本对华投资的膨胀与消失(1931—1945) 576
美国对华投资的扩张和外国在华势力的消亡(1945—1949) 579
第二节外国在华投资的国别、地区及投向结构 581
外国在华投资的国别结构 581
外国在华投资的地区结构 583
外国在华投资的投向结构 586
外国对华投资的性质 590
第三节外国对华投资的性质和作用 590
外国对华投资的作用 594
第五章国家垄断资本 599
第一节官僚资本的缘起及最初形态 599
第二节官僚资本的形成及发展 604
第三节从金融垄断发展到国家产业垄断 616
第四节战后官僚资本迅速膨胀 625
第五节官僚资本的崩溃 628
第六章民族资本 632
第一节第一次世界大战至1920年民族资本的进一步发展 632
工业 634
运输业 644
银行业 645
商业 647
第二节1921年至1936年的民族资本状况工业 657
航运业 666
银行业 667
商业 669
第三节抗日战争时期民族资本的厄运 672
日军占领下伪满的民族资本 672
沦陷区的民族资本 674
大后方的民族资本 679
后方主要工商业和金融业的概况 687
第四节抗战胜利后民族资本的困境 693
后方民营工业的没落 693
沿海城市工业的恢复 695
战后农业的衰退 697
美货大量倾销压得民企透不过气来 698
官僚资本的垄断独占和敲诈勒索 699
恶性通货膨胀带来的祸害民营工业的全面衰退 700
第七章新民主主义经济 710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经济崭新的经济形式 710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结构 712
第二节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基本理论、纲领和政策 712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性质 715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717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方针和基本政策 723
第三节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和壮大 725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产生 726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 736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壮大及其在全国范围内的确立 745
第八章北洋政府的机构和制度 753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754
第一节宪法 754
《中华民国约法》 755
《中华民国宪法》 758
第二节中央机构 759
国会 759
大总统 763
国务院(内阁) 766
司法机关 773
中央其他机关 774
省级机构 776
第三节地方行政机构 776
道、县级行政机构 780
巡阅使 781
第四节官制 782
附表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北京政府组织系统(1913年) 782
附表二:“袁记约法”时的北京政府组织(1914年) 783
第九章南京国民政府的机构和制度 784
第一节立法机构和立法制度 786
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 786
立法院 788
国防最高会议、国防最高委员会 792
政治协商会议的五项决议与《中华民国宪法》 793
第二节行政机构和行政制度 795
国民政府初期的行政机构 795
训政时期的三级中央政制 796
抗战时期的战时体制 799
行政三联制的推行 802
战后的行政机构 803
第三节军事机构和军事制度 805
军政时期的军事机构和制度 805
抗战时期的军事机构和制度 809
战后军事机构的改组 814
司法机构 815
第四节司法机构和司法制度 815
司法制度 817
对民事、刑事案件和“反革命案件”的审判 818
对公务员的惩戒 820
第五节考试机构和文官制度 821
考试机构 821
考试及铨叙制度 822
官等官俸制度 825
对公职人员的考核制度 826
抚恤金制度 827
第六节监察机构和监察制度 828
监察机构监察制度 829
第七节地方机构和地方制度 833
抗战前的地方机构设置与制度 833
抗战时期地方机构的变动 838
抗战后的新行政区划及机构 840
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管理制度 841
第八节国民大会和总统制度 843
国民大会 843
总统制度 844
第一节红色政权的机构和制度 851
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 851
第十章解放区的政权机构和制度 851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853
红色政权的中央机构 854
红色政权的地方机构 856
红色政权机构和制度建设中的不足 859
第二节抗日根据地的政权机构和制度 860
抗日根据地的“三三制”政权的建立 860
抗日根据地的政权机构及制度 86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政权 867
第三节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政权机构和制度 869
老解放区的政权机构和制度 869
新解放城市的过渡性政权机构 872
大行政区的政权机构 875
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机构与制度 877
第十一章汪精卫南京国民政府 880
第一节沦陷区伪政权的出现 880
第二节汪精卫投敌与日本关于成立“新中央政府”的方针 884
第三节汪精卫国民政府的僭立 887
第四节“国交”调整谈判与日本对伪府的承认 890
第五节日本对伪府的强化 891
第六节向英美宣战与伪府机构的调整 897
第七节汪精卫毙命日本,陈公博代理伪府主席 903
第八节汪伪政权的灭亡 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