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对话 跨文化传播导论=THE CULTURAL DIALOGUE》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美)迈克尔·H.普罗瑟著;何道宽译
  •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
  • 页数:281 页
图书介绍:

绪论 传播与文化的基本概念 1

第一节 传播与文化都是过程 1

第二节 无论愿意与否,我们都在传播 2

第三节 我们通过传播对文化产生影响 4

第一部 跨文化传播的基本议题 9

第一章 相似性和差异性,冲突和控制 9

第一节 研究跨文化传播的主要理由 9

第二节 “传播”与“文化”:意义显豁的西方字眼和意义含蓄的东方字眼 10

第三节 我们需要关于文化异同的平衡理论 13

第四节 传播和文化的冲突根深蒂固 14

第五节 早期和平队志愿者面临的传播冲突和文化冲突 15

第六节 传播控制和文化控制反映人类的主要境遇 17

小结 19

第二章 技术、稳定和变迁,帝国主义和文化依附 21

第一节 技术是20世纪的形而上表征 22

第二节 技术进步不可逆转,并呈几何级数发展 23

第三节 技术的指令是“欲望与消费” 23

第四节 当代社会受技术驱动,从病原上看是令人恐惧的 24

第五节 文化稳定和文化变迁:哪一个更危险? 25

第六节 生存是文化的关键价值 27

第七节 稳定和变迁处在常恒不断的冲突之中 28

第八节 三类文化:补益后辈的文化、共济文化和补益前辈的文化 29

第九节 过度的稳定和过度的变迁能避免吗? 32

第十节 文化传播的固有属性是文化帝国主义吗? 32

小结 34

第二部 传播要素 39

第三章 讯息 39

第一节 如果没有讯息,其他传播要素就没有必要存在了 39

第二节 背景和话题与讯息关系密切 39

第三节 讯息需要焦点清晰的互动 41

第四节 传播者的地位影响讯息 42

第五节 讯息有多种功能 42

第六节 讯息的形式和形态有多种表现方式 43

第七节 我们的讯息强有力地影响着我们的跨文化传播 44

第八节 对讯息的选择和控制成为传播和文化的重要方面 45

第九节 集体讯息的接收者可以用几种方式来划分 45

第十节 宣传的功能是控制文化内的讯息和文化间的讯息 47

第十一节 对1970年入侵柬埔寨事件中的反文化宣传的控制 48

小结 50

第四章 传播参与者的分层集合:一个模型 52

第一节 自我传播凸显我们的文化特性 54

第二节 人际传播是焦点清晰的互动 54

第三节 文化传播使差异凸显 56

第四节 新型的多元文化人 59

第五节 集体传播往往是连续的、有计划的、非个人化的、不定向的 61

第六节 组织传播实施内部控制,回应外部控制 62

第七节 阶级区分仍然是影响传播的最关键因素之一 62

第八节 政治传播在形塑社会的政治系统和文化系统中发挥作用 63

第九节 公共传播包含了文化和民族生活的一切方面 65

第十节 大众传播的隐含命题:媒介操纵者给等待讯息的“大众”提供讯息 65

第十一节 跨文化传播是文化代言人的表征 66

第十二节 国际传播着重研究的是国家间的政治互动 67

第十三节 社会传播为社会互动提供模式 68

第十四节 全球传播横贯文化、国家和社会的疆界 69

小结 70

第五章 传播的语言代码 73

第一节 语言代码为文化传播提供纽带 74

第二节 言语是基本的编码过程,随之而起的是语言 75

第三节 语言表征我们感知到的现实,并对其进行分类 77

第四节 语言共同现象是语言和文化的纽带 78

第五节 语言共同现象是对所有说话人言语的归纳性表述 78

第六节 语言共同现象可以用逻辑结构和实在内容来分辨 79

第七节 语言的稳定和变化在理解语言共同现象中起作用 80

第八节 生成语法认为,一切自然语言都有普遍相似的语法系统 81

第九节 生成语法中潜隐的基本假设 82

第十节 对语言底层普遍性的一种反驳 84

第十一节 语言接触的焦点是双语人或多语人 86

第十二节 非洲是需要双语制和多语制的首选例子 87

第十三节 “双语”是“有语言缺陷”的委婉语 88

第十四节 加拿大的双语、双文化决策和语言规划所产生的影响 90

小结 91

第六章 传播的非语言代码 94

第一节 非语言代码可以用于操纵的目的吗? 94

第二节 非语言传播难以界定 95

第三节 感知比率几乎可以界定整个文化 98

第四节 有些非语言传播代码是靠感知学习的 99

第五节 触摸和可触摸性在不同的文化里起不同的作用 100

第六节 文化决定人们的身体触摸行为 101

第七节 非语言代码在文化里发挥重要的作用 103

小结 104

第七章 传播渠道和传播媒介 107

第一节 传播网把许多讯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联系起来 107

第二节 现代社会的发展靠的是运输网、电力网和通信网的支持 107

第三节 传播网包括组织、群体、大众媒介和专用渠道 108

第四节 传播网在文化传播、社会传播和国际政治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 110

第五节 传播渠道和媒介既可能是传统的也可能是技术的 110

第六节 部落鼓和广播成为口耳相传的社会和当代社会的纽带 111

第七节 空间传播和卫星传播是传播发展的第四阶段 114

第八节 媒介是我们的文化传输器 115

第九节 对传播渠道和媒介的控制造成了集体垄断的优势 117

第十节 加拿大的媒体在文化上受美国内容的主导 118

第十一节 澳大利亚谋求进一步加强对自己媒体的控制 119

第十二节 发展中国家领导人的军事控制和媒体控制 119

第十三节 传播媒介有助于加重或遏制文化冲突 120

第十四节 “媒体政变”谋求“迫使政府下跪” 121

小结 122

第三部 文化要素和文化传播 127

第八章 文化的定义和文化理论取向 127

第一节 当前文化理论的四种文化取向 127

第二节 文化进化论指的是人类累积性的集体经验:大写的文化 128

第三节 文化进化论强调,社会或文化是一个工作系统 129

第四节 文化史和当代文化的历史 130

第五节 文化生态学强调我们与文化环境的互动 131

第六节 文化的理论取向区分文化单元 134

第七节 文化最大化因子确保文化的存活 135

第八节 文化量子是文化习俗、传统、规范和价值的积累 136

第九节 作为大写的文化的一个方面,文化共同现象发挥重要作用 137

第十节 文化胎盘为社会交往提供互动 139

第十一节 传播的文化量子是传播与文化的直接互动 139

第十二节 每一种文化都有传播偏向 140

小结 141

第九章 文化价值和价值取向 143

第一节 价值和价值取向可用于实践 144

第二节 价值取向是普遍的、有组织的,从存在的角度看是判断性的 146

第三节 价值取向可以被纳入关键价值的范畴 148

第四节 对主导的和变异的价值取向的经验检测是可行的 152

第五节 价值取向可以拓展并应用于文化的比较 153

第六节 文化的真理价值和现实价值靠仪式来表征 155

第七节 仪式是“文化主观内容”的表演 156

小结 156

第十章 文化的个人机制:主观文化 159

第一节 结构明晰的、稳定的和有意义的经验形式留下记忆,形成我们当前的感知 160

第二节 重要的感知经验总是源于文化的 160

第三节 在感知的分辨力运行的过程中语言是一个整合因子 161

第四节 艺术闯入感知的大门 162

第五节 信念和感知把可触知的经验和不可触知的经验联系起来 163

第六节 我们感知每一个情景的方式都是由我们过去的文化经验和个人经验决定的 164

第七节 思维模式决定感知如何以个人的方式运行 165

第八节 感知是具体的,知性更具普遍性 166

第九节 独特属性在感知上和相似性与差异性原理有联系 167

第十节 名字是自我身份最重要的锚泊地 169

第十一节 信息、经验和物质的稀缺增强独特的表征性感知 170

第十二节 美国大学生趋向于相信,他们的一些信念是自己独有的 170

第十三节 从感知上看,行为表现是以积极或消极的方式由独特的观念激发的 171

小结 172

第四部 文化交流者在对话:对美国文化和日本文化的观察 177

第十一章 日本文化和美国文化特征举要 177

第一节 可触知的生活方式 178

第二节 社会关系和人的关系 179

第三节 家庭关系和两性关系 181

第四节 价值观念和伦理取向 182

第十二章 一个美国人在日本从事跨文化对话的日记 185

第一节 作为媒介和讯息的飞机(7月2日) 185

第二节 跨越时空的文化颠倒(7月3日) 185

第三节 在日本大学做客(7月4日) 186

第四节 在公共澡堂沐浴(7月5日) 187

第五节 跨文化研讨会开幕(7月6日) 189

第十三章 对话的开始 191

第一节 为交流而交流(7月8日) 191

第二节 讨论性别歧视(7月9日) 194

第三节 实地考察和市长的工作午餐(7月10日) 196

第十四章 交流失败 198

讨论广义的交流失败和本研讨会的交流失败(7月11日) 198

第十五章 对话的结束 205

更多潜在的交流失败(7月12日) 205

第十六章 对对话的评估 214

第一节 女性组的报告(7月13日) 214

第二节 美国男性的回应(7月13日) 214

第三节 对我们小组的评估 219

第四节 对本次研讨会的评估 219

作者后记 221

关键词 223

参考文献 233

人名索引 258

主题索引 270

译者后记 279

译者介绍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