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 绪论 1
一、什么是微生物 1
二、微生物的特点 1
三、微生物学的发展 3
实验二 微生物的接种方法 31 7
四、微生物的应用 9
学习指导 9
复习思考题 10
第二章 微生物的形态结构 11
第一节 非细胞生物 11
一、病毒 11
二、亚病毒 23
第二节 原核微生物 23
一、细菌 23
二、放线菌 39
三、其他原核微生物 43
第三节 真核微生物 46
一、真菌 46
二、酵母菌 46
三、霉菌 51
四、担子菌 58
二、显微镜观察 65
一、肉眼观察 65
第四节 微生物形态结构的观察方法 65
三、染色法 66
学习指导 68
复习思考题 68
第三章 微生物的营养 70
第一节 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 70
第二节 营养物及其功能 72
一、碳源 72
二、氮源 72
三、能源 73
四、无机盐 73
五、生长因子 74
六、水分 74
第三节 微生物吸收营养的方式 74
一、微生物吸收营养的机制 75
二、微生物吸收营养的方式 75
二、光能异养微生物 77
第四节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77
三、影响微生物吸收营养的因素 77
一、光能自养微生物 77
四、化能异养微生物 78
第五节 微生物的培养基 78
三、化能自养微生物 78
一、培养基的类型 79
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 81
三、设计培养基的方法 82
四、配制培养基的步骤 83
学习指导 84
复习思考题 84
一、细胞量的测定 85
第一节 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 85
第四章 微生物的生长 85
第二节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86
二、细胞数的测定 86
一、延滞期 87
二、对数期 87
三、稳定期 88
四、衰亡期 88
第三节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 88
一、营养物浓度 88
二、温度 89
三、水分 91
四、氧气 92
五、pH 93
六、渗透压 94
八、辐射 95
七、氧化还原电位 95
九、化学药物 96
十、生物因素 96
第四节 接种和培养 97
一、微生物的接种 97
二、微生物的培养 98
第五节 控制微生物生长的方法 103
一、名词释义 103
二、物理方法 103
三、化学方法 110
学习指导 113
复习思考题 114
第五章 微生物的代谢 115
第一节 酶的基本知识 115
一、酶的性质 115
二、酶的分类 116
第二节 能量代谢 117
一、生物氧化的过程 117
二、生物氧化的类型 117
四、ATP的产生 118
三、呼吸链 118
第三节 大分子物质的降解 119
一、多糖的分解 119
二、蛋白质、氨基酸的分解 121
第四节 微生物的发酵 124
一、由EMP途径进行的发酵 124
二、由HMP途径进行的发酵 128
三、由TCA循环进行的发酵 129
四、由ED途径进行的发酵 130
五、氨基酸类物质的发酵 132
第五节 微生物代谢的调节与控制 133
一、酶合成调节 133
二、酶活性调节 136
学习指导 138
复习思考题 138
第六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 139
一、遗传物质——DNA(有时是RNA) 139
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 139
二、DNA的分子结构和复制 142
三、遗传单位——基因 145
一、中心法则 146
第二节 遗传信息的传递 146
二、遗传密码 147
三、核糖核酸 148
四、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149
第三节 微生物的变异 151
一、微生物的变异现象 151
二、微生物的突变 152
三、微生物的遗传重组 154
第四节 菌种选育 158
一、选种 158
二、育种 161
一、菌种的退化 175
第五节 菌种的退化、复壮和保藏 175
二、菌种的复壮 176
三、菌种的保藏 177
第六节 遗传工程 178
一、遗传工程的操作步骤 178
二、遗传工程中的工具酶和载体 180
三、遗传工程的应用 182
学习指导 183
复习思考题 184
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态 185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 185
一、土壤中的微生物 185
二、水中的微生物 186
三、空气中的微生物 188
四、生物体上的微生物 188
五、工农业产品中的微生物 189
第二节 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 193
一、嗜热微生物 193
二、嗜冷微生物 194
三、嗜酸微生物 194
七、抗辐射微生物 195
四、嗜碱微生物 195
六、嗜压微生物 195
五、嗜盐微生物 195
第三节 微生物与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196
一、碳素循环 196
二、氮素循环 196
三、硫素循环 198
四、磷素循环 200
第四节 微生物间以及与其他生物间的 200
关系 200
一、互生 200
二、共生 201
三、拮抗 203
四、寄生 204
五、捕食 205
复习思考题 205
学习指导 205
第八章 传染与免疫 206
第一节 病原微生物的传染 206
一、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制 206
二、传染的发生 208
三、传染的结局 209
第二节 宿主的免疫 211
一、免疫系统 211
二、免疫应答 212
三、免疫病理 213
四、免疫途径 214
第三节 非特异性免疫 214
一、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215
二、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 215
一、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217
第四节 特异性免疫 217
二、特异性免疫的组成 218
第五节 免疫学技术及其应用 222
一、血清学反应 222
三、特异性免疫的获得方式 222
二、免疫标记技术 225
三、单克隆抗体 226
四、免疫预防与治疗 227
学习指导 228
复习思考题 228
第九章 微生物的系统发育和分类鉴定 229
第一节 微生物的系统发育 229
一、生物分界系统学说的发展 229
二、16 S rRNA大分子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作用 230
三、系统发育树 231
第二节 微生物的分类 232
一、微生物的分类单元 232
二、微生物的命名规则 233
一、细菌的分类系统 235
第三节 微生物的分类系统 235
二、放线菌的分类系统 236
三、真菌的分类系统 237
第四节 微生物的鉴定 238
一、菌种鉴定的条件 238
二、菌种鉴定方法 238
三、查阅检索表进行定名 244
学习指导 246
复习思考题 247
第十章 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48
第一节 微生物与食品工业 248
一、利用微生物生产食品 248
二、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 256
第二节 微生物与发酵工业 257
一、微生物学的发展推动发酵工业的发展 257
二、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化工产品 258
第三节 微生物与生物制药 266
一、药用微生物 267
二、微生物制药 267
一、香料香精产品的发展趋势 273
二、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香料香精产品 273
第四节 微生物与香料香精 273
三、香料香精产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 276
第五节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277
一、微生物是治理环境污染的能手 277
二、环境质量监测的重要指标 288
第六节 微生物与能源开发 290
一、微生物与石油开采 290
二、微生物与沼气发酵 293
三、微生物与氢气制造 294
四、微生物与乙醇发酵 294
一、生物浸出 295
第七节 微生物与湿法冶金 295
五、微生物与石油加工 295
二、生物沉积 301
一、微生物肥料 303
第八节 微生物与农业生产 303
二、微生物农药 306
三、微生物饲料 308
四、微生物食品 309
第九节 微生物与可持续发展 309
一、微生物塑料 309
二、微生物电池 310
三、微生物燃料 310
四、微生物传感器 311
五、微生物DNA芯片 311
六、微生物计算机 312
七、空间微生物研究 313
学习指导 313
复习思考题 313
第十一章 微生物学实验技术 314
实验须知 314
实验一 环境微生物的检测 315
实验三 微生物细胞形态的观察(一)——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 322
实验四 微生物细胞形态的观察(二)——荚膜染色和芽孢染色 326
实验五 微生物细胞形态的观察(三)——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测量 328
实验六 微生物群体形态的观察(一)——4大类细胞型微生物菌落形态的比较和识别 330
实验七 微生物群体形态的观察(二)——微生物的载片培养 334
实验八 微生物群体形态的观察(三)——放线菌的插片培养 337
实验九 微生物群体形态的观察(四)——根霉假根的观察 338
实验十 微生物群体形态的观察(五)——根霉结合孢子的形成和观察 340
实验十一 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 342
实验十二 微生物的计数方法(一)——啤酒酵母的显微直接计数 346
实验十三 微生物的计数方法(二)——大肠杆菌的平板菌落计数 349
实验十四 微生物的纯种分离(一)——平板划线分离法 352
实验十五 微生物的纯种分离(二)——涂布稀释分离法 354
实验十六 细菌生理生化反应(一)——常规法 356
实验十七 细菌生理生化反应(二)——试纸法 361
实验十八 微生物的发酵(一)——柠檬酸的液体发酵 363
实验十九 微生物的发酵(二)——蛋白酶的固体发酵 366
实验二十 菌种保藏 369
实验二十一 血清学反应(一)——凝集反应 372
实验二十二 血清学反应(二)——琼脂扩散沉淀反应 373
实验二十三 鲜牛奶的消毒实验 375
实验二十四 食品中菌落总数测定 376
实验二十五 食品中大肠菌群测定 379
附录一 常用教学菌种 383
附录二 常用试剂、染色液与指示剂 383
附录三 常用玻璃器皿的洗涤与包装 388
附录四 常用灭菌技术 390
附录五 常用培养基 392
主要参考文献 397
索引 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