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近代政治思潮》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浦薛凤著
  •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
  • 页数:532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西洋政治思想之性质范围与演化 1

一 政治思想在政治学中之地位 1

二 政治思想之由起、盛衰与功用 5

三 西洋政治思想之要题、派别与趋向 13

四 西洋政治思想之研究 19

第二章 西洋近代政治思潮之渊源——自柏拉图至孟德斯鸠 22

一 希腊 23

(一)背景 23

(二)柏拉图 28

(甲)《共和国》 28

(乙)《政治家》 31

(丙)《法律》 32

(三)亚里士多德 34

(甲)《伦理》 35

(乙)《政治》 37

(四)希腊末年之政治观念 40

二 罗马 41

(一)政制背景 41

(二)波里比阿 42

(三)西塞禄 44

(四)罗马法与罗马法家 46

三 中古世纪 50

(一)中古之形成:教会与封建 51

(甲)耶稣与《新约》 51

(乙)圣奥古斯丁与教父 54

(丙)日耳曼民族与封建制度 57

(二)中古之浸盛:教政相争 59

(甲)教政相争之鸟瞰 59

(乙)教政相争之第一幕:尼古拉与罗退耳 60

(丙)教政相争之第二幕:格列高里七世与亨利四世 61

(丁)伯尔拿、约翰及格累细安 63

(戊)教政相争之第三幕:殷诺森三世与英法君主 65

(己)阿奎那托马斯 66

(庚)教政相争之第四幕:逢尼非斯八世与法王腓力第四——巴黎之约翰与杜步亚皮耳 68

(辛)丹第 70

(壬)教政相争之第五幕:约翰二十二世与留伊斯四世——马栖略与奥坎 72

(三)中古之末叶 75

(甲)巴托罗 76

(乙)威克里夫 77

(丙)教会中议院运动之政治会议 79

(丁)最尔孙与库萨讷 80

四 再生与改革时代 80

(一)马克维里 81

(甲)动机、目的、方法与精神 82

(乙)思想内容 83

(丙)影响与评估 88

(二)改革与反改革 88

(甲)路德马丁 89

(乙)喀尔文 92

(丙)诺克斯 95

(丁)由改革而反改革 96

(戊)柏拉民、部社与苏亚勒士:反动思想之代表 98

(三)由“反抗君权”到“君权神授” 99

(甲)反抗君权论之代表:《反抗暴君之根据》(1579) 101

(乙)布卡南、马利亚纳及阿尔修雪斯 104

(丙)君权神授论:英王哲姆斯一世及法国之政治派 106

(四)布丹与格老秀斯 110

(甲)布丹 110

(乙)格老秀斯 113

(五)乌托邦主义:谟耳、培根、安得累雅、康帕内拉及哈林顿 117

(甲)谟耳之《乌托邦》 117

(乙)培根之《新西国》及安得累雅之《耶教都》 119

(丙)康帕内拉之《日都》 119

(丁)哈林顿之《大洋国》 120

五 近代之前期 122

(一)英国之清教革命与密尔顿 123

(二)霍布斯与斯宾挪莎 128

(三)洛克与光荣革命 134

(四)孟德斯鸠与欧洲思潮 138

第三章 卢梭之政治思想 144

一 卢梭之地位与背景 145

二 初期著作:应征文两篇与《政治经济论》 149

(一)《论科学艺术与风化之关系》 149

(二)《论人间不平等之由起与基础》 151

(三)《政治经济论》 155

三 《社约论》 157

(一)《社约论》中悬待解决之中心问题 160

(二)卢梭之基本答案——契约 161

(三)契约论之批评 164

(四)主权与主权者 168

(五)政治意志 172

(六)法律与立法家 181

(七)政治环境 185

(八)政府与政体 186

(九)革命 189

(十)财产 191

(十一)国民宗教 192

四 其他文字中之政治观念 195

(一)《爱弥儿》 195

(二)《山中通信》 199

(三)《高锡加宪政刍议》 200

(四)《波兰政制议》 201

五 卢梭之贡献与影响 204

第四章 十八世纪后半欧洲各派社会学说中之政治思潮 210

一 范围背景与特点 211

二 社会、道德与法律诸学说中之政治思潮 213

(一)法国方面 213

(甲)摩里历 213

(乙)马不里 215

(丙)爱尔法修 218

(丁)何尔巴哈 220

(二)英国方面 224

(甲)布朗 226

(乙)普里斯特利 228

(丙)普来司 231

(丁)布拉克斯吞 233

(戊)弗格森 236

(三)大陆方面 241

(甲)得罗尔谟 241

(乙)柏卡里亚 243

(丙)飞兰哲里 247

三 经济学说中之政治思潮 248

(一)重农学派 250

(二)斯密亚丹 258

(甲)背景与含义 258

(乙)《德性论》 260

(丙)《法学讲演稿》 262

(丁)《原富》 264

(子)具体主张——政府消极放任,个人积极竞争 265

(丑)哲学基础——人性、自利与自然规范 269

(寅)财产、政府与社会 272

(卯)殖民政策 274

(戊)结论 276

第五章 美法革命之政治理论 280

一 美法两革命在事实与理论双方之连带与重要 281

二 美利坚革命之政治理论 285

(一)背景、因由与步骤 285

(二)消极反抗——根据宪政之立论 289

(甲)私人论著 289

(乙)公文 296

(三)宪法论辩之分析与评估 297

(四)积极革命——根据自然法与自然权利之自辩 299

(甲)《独立宣言》 299

(乙)各邦之宣言与宪法 300

(丙)“后退”抑“前进” 302

(五)佩因之政治思想 302

(甲)国家与政府 304

(乙)政体成文宪法与革命 307

(六)哲斐孙之政治观念 311

(七)守旧与建设 314

三 法兰西革命之政治理论 316

(一)背景与过程 316

(二)《疾苦诉愿书》中之政治意见 321

(三)《人权与民权宣言》 322

(四)《教士之民宪》 332

(五)前后宪法中之政治观念 333

(六)西耶士之政治观念 336

(七)孔道西之政治思想 341

(甲)主权、造宪与立法 341

(乙)政制与教育 343

(丙)历史哲学 345

(八)党派领袖 348

四 美法革命之影响与贡献 356

第六章 德意志唯心主义派之政治思想 359

一 康德 361

(一)历史哲学 361

(二)国际关系 366

(三)权利哲学 371

(四)伦理基础 378

二 菲希特 381

(一)革命精神——《恢复思想自由》与《为纠正公众对于法兰西革命之评判献议》 382

(二)个人自由——《自然权利之基础》 385

(三)社会经济——《闭关贸易国家》 390

(四)历史哲学——《现代之特征》 393

(五)族国主义与教育理想——《向德意志民族讲话》 395

(六)国家观念——《权利学》与《国家学》 402

三 黑格尔 406

(一)国家主义 407

(二)宪法原理 411

(三)权利学说 415

(四)战争意义 416

(五)民族使命 418

第七章 反动与守旧:美法革命以后之政治思潮 423

一 美利坚之反动——亚当斯与哈密尔敦 424

(一)美宪与《联治论》 424

(二)亚当斯约翰 429

(三)哈密尔敦 435

二 英吉利之反动:柏克 439

(一)少壮急进——颂扬自然社会 440

(二)中年自由主义——拥护政党内阁 444

(三)反帝国主义——同情美利坚与印度 447

(四)老年反动——抨击法兰西革命 451

三 法兰西之反动——梅斯特与波那尔 456

(一)梅斯特 459

(二)波那尔 466

第八章 英国功利主义派之政治思想 473

一 渊源与背景 473

二 边沁 477

(一)道德论——人性与苦乐 478

(二)边沁之国家论 483

(三)边沁之政府论 487

(四)边沁之法律论 490

(五)经济与教育 494

三 穆勒哲姆斯 496

(一)论政府 498

(二)论法律 499

(三)论教育与经济 501

四 穆勒约翰 503

(一)人性论 505

(二)功利新解 507

(三)自由论 509

(四)政府与民治 514

(五)其他观念 518

五 功利主义之影响与贡献 520

(一)其他信徒 520

(二)功利主义之评估 525

附录一 评《西洋近代政治思潮》&萧公权  528

附录二 评介《西洋近代政治思潮》&邹文海  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