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
什么是外交 1
自古以来就有外交 1
现代外交的定义 4
对外交的补充说明 7
综合国力是外交的基础和后盾 7
“外交部干部是不穿军装的解放军” 8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 9
“外交工作是高度政治性的工作,也是高度事务性的工作” 10
“外交授权有限” 11
外交是科学,是艺术 11
“以民促官”和“以民补官” 13
二 14
国际公认的当代外交准则 14
主权平等 15
和平解决争端,互不使用武力 16
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 18
当代外交发展的进步趋势 19
三 24
互相承认和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24
“承认” 24
“建立外交关系” 28
“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28
大使馆的建立以及大使的任命和就任 30
派临时代办去建馆 30
馆舍问题 31
代办和临时代办 32
新使馆何时可以履行职责 33
大使的任命 34
为什么要得到接受国的同意 35
递交国书和国书格式 36
使馆的职责和组成 39
六项基本职责 39
以馆长为中心的组成 42
使馆馆长和外交团团长是一回事吗 44
使馆馆长 45
什么是外交团 45
有关使馆馆长的进一步说明 46
有关外交团和外交团团长的一些问题 48
四 51
论外交谈判 51
谈判的含义 51
外交与谈判的关系 53
外交谈判的特点、类型和方式 54
外交谈判的规律和准则 56
外交谈判的艺术和技巧 58
论外交调研 62
外交调研的目的和任务 62
外交调研的手段和途径 63
外交调研的要求和技巧 64
公开调研和秘密情报的关系 67
五 68
外交实践中的“礼” 68
国与国之间从来注重“以礼相待 68
礼在外交实践中的重要性 69
礼仪与礼节举例 72
我国礼宾工作的特点 81
外交实践中的“位次” 83
“位次”的实质是“在先权” 83
中外外交史上的“位次”之争 83
现代外交确定“位次”的原则和方法 85
外交特权和豁免 88
《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 88
为什么要规定外交特权和豁免 89
外交特权和豁免的内容 90
享受外交特权的范围和期限 94
外交特权和豁免的限度 95
怎样安排外交访问日程 97
外交访问的特殊意义 97
访问日程举例 98
访问日程由三大类活动组成 102
不同性质的外事访问日程 106
谈谈请帖 107
六 111
外交文书的形式、格式和用途 111
正式照会 112
正式外交函件 114
普通照会 115
备忘录 116
外交便函 117
外交电报 117
外交实践中的语言 118
语言是外交的主要工具 118
准确性 120
分寸感 120
鲜明的立场 122
精确与含糊的辩证关系 123
外交语言的多风格多姿采 124
外交与外语 124
外交讲演的艺术 125
外交讲演的作用 125
外交讲演的不同类型 126
起草外交讲演的一般规律和技巧 128
外交讲演的语言风格 134
七 135
对等原则与无差别待遇 135
国家关系中的报复 137
当代各种不同的报复 137
我国对外关系中的报复 138
外交报复和“反报” 139
报复是正当的吗 140
政治庇护与“外交庇护” 141
政治庇护 141
“外交庇护” 143
无拘留权 144
八 145
使馆和领馆的异同 145
从不同起源到合二为一 145
所负职责的异同 147
所享特权的异同 150
使馆和领馆的建立 152
外交部门、领事部门和外事部门 153
护照与签证 153
护照的功用和类别 153
签证的功用和类别 155
护照与签证的关系 156
什么是涉外公证与认证 158
公证的作用 158
涉外公证 159
认证的作用 159
涉外公证、认证是领事业务 160
涉外公证、认证式样举例 161
九 163
条约与协议的含义和形式 163
条约与协议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63
不同形式的条约 164
条约的组成部分 166
条约的生效、有效期、加入、文本等 167
涉外法规的意义和作用 170
代表性涉外法规举例 170
涉外法规对外交人员的意义 173
十 174
外交官“本质素质”之我见 174
“甘当传声筒,当好传声筒”——外事口译人员的任务和修养 178
什么是口译人员的主要任务 178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外事口译人员的关怀和重视说明什么 181
两个品质: 182
1.敢挑重担 182
2.认真负责 183
我国外交需要既通业务又晓外语的“双枪将”——谈谈英语教学与外交人员的培训 185
我国需要培训通晓英语的新一代外交人员;英语教学是外交学院一项挑战性的任务 185
外交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可以而且应该主要通过英语来学习广泛的外交业务知识,这也是他们掌握外交英语的最佳途径 187
培养英汉互译能力的特殊重要性 188
外交学院的实际英语教学 189
十一 190
原则坚定性和策略灵活性相结合——中国外交的一大特色 190
“中国的谈判方式” 190
“五项原则”的诞生 191
万隆会议和“求同存异” 192
边界问题 194
中美联合公报 196
香港问题和“一国两制” 199
运用“两性”的前提和条件 201
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相结合——中国外交的另一大特色 202
著者后记 543
人权与外交 543
联合国维和行动和强制行动 545
再谈外交的含义和特性 546
中国外交是一项正义,崇高和光荣的事业 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