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论 1
1.1室内气流的热力稳定度 1
1.2室内热对流扩散的典型模式 4
1.2.1空间均布热源模式(模式A) 5
1.2.2底部全平面热源模式(模式B) 6
1.2.3底部局部热源模式(模式C) 8
1.3通风方式与通风效率 9
1.3.1非等温房间中的两个特性参数 9
1.3.2气流组织效果的量化分析 11
1.4气流分布实验概要 13
1.4.1气流运动控制方程式 14
1.4.2数学模拟试验 19
1.4.3比例模型试验 24
第2章浮力羽流 27
2.1点源浮力羽流 27
2.1.1基本分析 27
2.1.2侧面受限的羽流 30
2.2线源浮力羽流 34
2.3面源浮力羽流 36
2.3.1圆板分析 37
2.3.2矩形平板分析 40
2.3.3面源的实用计算式 42
2.3.4虚拟极点改正法 45
2.4体源浮力羽流 47
2.4.1块状体源浮力羽流 47
2.4.2虚拟极点法计算圆柱体热源的浮力羽流 51
2.5壁面热致边界层及室内附壁气流 52
2.6受迫羽流 56
第3章 热分层流动 60
3.1热分层流动的成因 60
3.1.1非通风房间中浮力羽流的变形流动 60
3.1.2通风房间中热分层的形成 61
3.2热分层的温度结构 62
3.3热分层高度 68
3.3.1单热源建筑空间的热分层高度 69
3.3.2多热源建筑空间的热分层高度 70
3.3.3机械通风房间热分层高度的特殊性 71
3.3.4热分层高度Zs与阿基米德数Ar的关系 74
3.4影响热分层高度值的一些其他因素 76
3.4.1高架热源对热分层高度的影响 76
3.4.2建筑墙体传热对热分层高度的影响 77
3.4.3热源隔热或保温对热分层高度的影响 78
第4章 室内热辐射的次生对流源效应 80
4.1热源散热 80
4.1.1室内热源散热负荷 80
4.1.2热源的对流辐射散热比 81
4.2局部热源的对地辐射 84
4.2.1局部热源的对地辐射角系数 84
4.2.2工业热源对地辐射的经验估值 93
4.3顶棚对地面的辐射反馈 95
4.4热辐射的综合室温效应 98
4.4.1热源辐射与辐射反馈的综合作用 98
4.4.2普通热源的辐射效应 100
4.4.3组合热源问题 101
第5章 室内热负荷的区域分布 106
5.1热分布的相似参数表达式 106
5.2热分层高度与热分布 115
5.3热分布系数方程 119
5.4热损失与热分布 122
第6章 热车间自然通风工程分析基础 133
6.1自然通风排热分析理念的演进 133
6.2组合热源计算模式 137
6.3建筑自然通风特性方程式 139
6.3.1第一类组合热源问题 141
6.3.2第二类组合热源问题 143
6.4工程应用计算与效果实证检验 149
6.4.1单跨建筑单热源问题 150
6.4.2单跨建筑多热源问题 152
6.4.3多跨建筑多热源问题 156
6.5热车间工作区过余温度△tW的预测 171
第7章 置换通风 182
7.1置换通风系统的一般属性 182
7.2置换通风在不同建筑中的应用 184
7.3置换通风房间的温度预测 191
7.3.1低热强度分散性普通热源负荷建筑问题 191
7.3.2底部全平面均布热源负荷建筑 195
7.3.3集中热源负荷为主的建筑 198
7.4置换通风的换气效率与通风效率 202
主要符号表 207
附录 210
参考文献 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