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
二、研究的综述 2
(一)关于发展及发展观的综述 2
(二)人文发展及其研究 4
(三)人类发展指数的研究与应用 6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8
四、研究内容的安排 9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9
(二)研究的创新点 10
(三)可能存在的不足 11
五、样本及数据基本情况 12
(一)样本选取及其基本概况 12
(二)数据简要说明 13
第二章 人文发展及其测度 15
一、人文发展的提出及含义 15
(一)发展观的演进 15
(二)人文发展的含义 21
二、人文发展分析方法 29
(一)人文发展分析方法的核心概念 29
(二)人文发展的基本分析方法 33
三、人文发展的测度 36
(一)发展测度方法的简要回顾 37
(二)人文发展测度的原则 39
(三)测度人文发展的一些指标体系简介 43
第三章 人类发展指数(HDI)评述 49
一、人类发展指数(HDI)简介 49
(一)HDI的基本计算方法及改进 51
(二)人类发展报告中HDI计算方法的改进 53
二、HDI研究与应用综述 57
(一)人类发展指数构成的探讨 58
(二)HDI应用于不同区域时的修正 62
三、HDI在我国农村应用存在的不足 64
(一)现有HDI数值掩盖了城乡之间差距 64
(二)HDI原指标中人均GDP作用过大 72
第四章 对修正HDI中教育指标的探讨 76
一、HDI构成要素中教育的重要作用 76
(一)教育既是手段也是目的 76
(二)教育对健康的影响 78
(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81
二、农村教育的现状分析 83
(一)农村教育组成 83
(二)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 85
(三)农民教育现状及功能评述 97
三、修正后的HDI教育指标 106
第五章 HDI的经济指标和健康指标的修正 109
一、HDI经济指标的修正 109
(一)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变化以及与人均GDP的关系 110
(二)农村家庭人均收入能够有效地反映生活水平 117
二、HDI健康指标的修正 121
第六章 修正后HDI计算与解析 125
一、数据整理和HDI计算结果 125
(一)经济指数 125
(二)教育指数 126
(三)健康指数 129
二、HDI数据及描述 132
(一)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 132
(二)HDI显示的区域发展不平等程度及解析 138
第七章 HDI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44
一、影响HDI的经济因素分析 144
(一)自变量选择 144
(二)模型建立 146
(三)回归分析结果 147
二、HDI增量和人均公共事业财政支出增量因果关系分析 152
(一)本文进行格兰杰检验主要有以下三个步骤 152
(二)诸暨、寿光、乾县、互助四县市分析结果 153
(三)计量结果分析 162
第八章 结论及建议 164
一、结论 164
(一)利用HDI指数测度我国农村发展时的修正 164
(二)修正后HDI所显示的农村发展水平 166
(三)人文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 166
二、建议 168
(一)将人文发展观与我国发展理论相结合,应用于农村建设的实践 168
(二)注重农村人文发展,着重解决农村教育问题 169
(三)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推动人文发展 170
附录一 图表目录 172
附录二 关于农民教育培训状况的调查问卷 175
附表1 西安市基础统计数据(城六区) 179
附表2 陕西省镇安县基础统计数据 181
附表3 浙江省诸暨市基础统计数据 183
附表4 山东省寿光市基础统计数据 185
附表5 陕西省乾县基础统计数据 187
附表6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基础统计数据 189
附表7 江苏省太仓市基础统计数据 191
附表8 河南省宜阳县基础统计数据 192
附表9 安徽省灵璧县基础统计数据 194
附表10 诸暨、寿光、乾县、镇安、互助的人均经济指标和HDI 196
附表11 四县(市)人均公共事业支出和HDI 197
参考文献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