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饮食风俗 1
第一节 基本特征 1
一、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1
二、多元开放的饮食文化 2
三、崇洋与尚奢的饮食 3
四、饮食层次的不平衡 5
第二节 饮食结构与方式 7
一、饮食结构 7
二、饮食方式 16
第三节 西餐风俗 19
一、西餐的传入 19
二、西菜馆在大都市的普及 20
三、上层社会的西餐饮食 23
四、西餐流行的原因及影响 24
第四节 饮酒与饮茶风俗 26
一、饮酒风俗 26
二、饮茶风俗 28
第五节 社会各阶层的饮食生活 32
一、上层人士的饮食生活 32
二、知识分子的饮食生活 33
三、平民百姓的饮食生活 33
四、少数民族的饮食习尚 39
第六节 饮食思想与养生观念 43
一、饮食思想 43
二、养生观念 48
第二章 穿着风俗 50
第一节 新旧交替 50
一、传统与变化 50
二、洋布与土布 55
三、崇尚与非议 59
第二节 特征渐现 66
一、俭朴 66
二、模仿 68
三、改良 72
四、发展 81
第三节 时代繁华 95
一、争辩 95
二、时装 99
三、搭配 115
四、差别 120
五、形体 128
第四节 新的个性 137
一、传统与现代 137
二、皮装与绒线 141
第三章 居住与建筑风俗 150
第一节 居住的择居卜宅与选址风尚 151
一、居住建筑的功能属性 151
二、择居卜宅与选址风尚 153
第二节 民国时期居住的建筑 156
一、乡土居住建筑与生活习尚 156
二、城镇居住建筑与生活新风时尚 161
第三节 住宅的装饰与起居用具 176
一、住宅装饰与时尚特点 177
二、住宅居室的布置 183
三、民国时期住宅的起居用具 185
第四章 交通习俗 190
第一节 新旧运载工具的并行 190
一、机械动力交通工具 190
二、畜力交通工具 195
第二节 水路交通工具 201
一、船 201
二、筏 203
第三节 人力及人力交通工具 205
一、轿子 205
二、滑竿 206
三、手推车 207
四、黄包车 208
五、自行车 210
六、三轮车 211
七、肩挑背驮步行 212
第四节 新型交通方式影响下的出行及其行为观念的变化 216
一、穿越时空的风情画 216
二、行旅时空观念的变化 217
三、外出旅行习尚 219
四、近代交通方式、交通规则下的出行习俗 221
五、女性出行的解放 225
第五节 传统出行观念的延续 226
一、安土重迁习惯依然存在 226
二、启程 227
三、路途习俗 235
四、传统船运生活习俗的延续 243
五、交通习俗的地域性 251
第五章 生育习俗 256
第一节 祈子 256
一、结婚仪式中的祈子 256
二、送子神灵与瑞物 260
三、节令祈子 267
第二节 怀孕与分娩 271
一、胎儿性别预测 271
二、孕期注意事项 272
三、产前准备 276
四、分娩 279
第三节 产妇与新生儿习俗 288
一、坐月子 288
二、新生儿 295
第四节 从三朝到周岁 307
一、三朝、五朝、七朝等 307
二、满月 315
三、百日【附四个月】 319
四、周晬 320
五、起名 322
第五节 护佑婴孩儿童的习俗 328
一、关煞 328
二、拜干亲 331
三、寄名出家与烧替身 334
四、穿戴习俗 337
五、家中奉祀护身神 340
六、痘疹 341
七、应对小孩疾病的法术 344
八、小孩受惊的习俗 350
九、其他护佑习俗 353
第六节 成年礼 358
一、冠笄礼遗俗 358
二、出关 365
三、出花园 366
四、十二岁成年礼 368
第六章 婚姻风俗 370
第一节 政策制度 370
一、民国政府层面的立法 370
二、人民政权层面的立法 372
第二节 婚姻观念 375
一、争取婚姻自由 376
二、男女平等,一夫一妻 378
三、离婚与再婚 381
第三节 婚姻形式 386
一、同居 386
二、抢婚 388
三、指腹婚 389
第四节 婚嫁礼仪 390
一、择偶途径 390
二、征婚 393
第五节 婚礼仪式 397
一、旧式仪俗 397
二、新式婚礼 399
三、新旧合璧的婚礼 402
四、集团结婚 406
五、教堂婚礼 409
第七章 丧葬风俗 412
第一节 传统丧葬礼俗的延续 412
一、僧道超度 413
二、风水术 417
三、烧活 418
第二节 厚葬风气的炽盛 420
一、地方志中的厚葬记载 420
二、力求观美的厚葬场面 424
第三节 传统丧葬观念的转化 430
一、进步人士对传统丧葬礼俗的批判 430
二、新式丧葬观的提出 442
第四节 传统丧葬礼俗的变革 447
一、民国新式丧葬礼仪的制定 447
二、新式丧葬礼俗的初步确立 451
第八章 商业贸易风俗 468
第一节 集市贸易 468
一、集市的名称与种类 468
二、赶市风俗 472
第二节 庙市贸易 474
一、盛行南北的庙会活动 474
二、庙市的举办时间 479
第三节 商店的店名与幌子、招牌 483
一、商家字号与匾额 484
二、幌子 487
三、招牌 492
第四节 传统服务业的经营风俗 498
一、旅馆业 498
二、典当业 504
三、浴池业 506
第五节 摊贩与货郎的经商风俗 510
一、定点式摊贩 510
二、流动摊贩 513
第六节 商业经营方式和交易风俗 522
一、广告宣传 522
二、礼仪服务 530
三、市声与代声 536
四、讨价还价与“真不二价” 544
五、现金交易与“秋后算账” 546
六、名目繁多的销售方式 549
七、伙计辞退、惜字及商铺迷信 553
第九章 民间宗教信仰风俗 557
第一节自然崇拜与灵物崇拜 557
一、天地崇拜 557
二、日月星辰崇拜 561
三、气象崇拜 565
四、山川水火崇拜 578
五、动植物崇拜 583
第二节 卜筮、星相与禁忌风俗 590
一、巫风与巫术 590
二、卜筮和星相风俗 595
三、避讳与禁忌 613
第三节 祭祀风俗 615
一、尊孔风气 615
二、关公、岳飞祭祀 620
三、祖先祭祀 628
四、祖师祭祀 634
第四节 神灵信仰与活动 648
一、神灵信仰 648
二、烧香礼佛 668
三、赛会活动 671
四、社会各界对神鬼迷信的非议和激烈抨击 689
第十章 岁时风俗 696
第一节 历法的变更 696
一、废除夏历,推行西历 696
二、传统节日的革新 698
第二节 春季节日风俗 701
一、元旦改名为春节 701
二、新年习俗 703
三、元宵节 704
四、清明节 705
第三节 夏季节日风俗 708
一、浴佛节 708
二、端午节 709
第四节 秋季节日风俗 711
一、中秋节 711
二、重阳节 713
第五节 冬季节日风俗 715
一、十月一,送寒衣 715
二、冬至活动 716
第十一章 游艺风俗 718
第一节 娱人游艺 718
一、说唱曲艺 718
二、民间小戏 731
三、杂技与魔术 736
第二节 自娱游艺 739
一、民间器乐 739
二、民间歌舞 744
第三节 竞技游艺 750
一、民间体育竞技 750
二、民间游戏 755
第十二章 交际风俗 759
第一节 相见礼俗 759
一、传统拜跪礼的革除 759
二、西式脱帽鞠躬礼的实施与推广 763
三、握手礼的流行与传统礼节的遗存 767
四、军礼的盛行 771
五、相见时的礼貌用语 772
第二节 称谓风俗 773
一、大人、老爷、少爷等名称的逐步革除 773
二、同志、先生等称谓的使用与流行 777
三、社交上的家族称呼 780
第三节 男女交往风俗 783
一、清末民初男女之间的礼教之防 783
二、对“男女大防”封建礼教观的抨击 786
三、“男女社交公开”口号的提出 789
四、男女社交自由的实践活动 793
第四节 社交风俗与礼仪 798
一、拜访作客 798
二、礼品馈赠 801
三、洋式名片的流行 805
四、宴会请客 808
第十三章 帮会 813
第一节 组织结构 815
一、洪门帮会 816
二、青帮帮会 819
三、其他帮会组织 822
四、上海帮会主要组织者 827
五、四川袍哥和东北土匪的主事人 831
第二节 社会活动 833
一、贩卖鸦片,售卖毒品 833
二、开设赌场,攫取钱财 834
三、贩卖人口,血腥牟利 836
四、偷抢扒窃,明夺暗拿 837
五、粪便也包,霸粪敛财 837
六、霸占码头,横行不法 838
七、控制鱼市,欺行霸市 839
八、霸占菜场,剥削渔利 839
九、闯关走私,强取豪夺 840
十、开设车厂,剥削车夫 841
第三节 特征 842
一、秘密入会与退帖子 842
二、徒弟与门生 844
三、袍哥分“清”“浑” 845
四、做会 846
第四节 习俗 847
一、穿着打扮 847
二、行事谈吐 848
三、充光棍和赖光棍 848
四、不用姓名用绰号 849
五、迷信 850
六、切口 851
后记 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