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文学创作引起的讨论 3
朦胧诗 3
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 3
章明:令人气闷的“朦胧” 6
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 11
徐敬亚:崛起的诗群——评我国诗歌的现代倾向 16
[题解23:朦胧诗] 41
人道主义思潮中关于《人啊,人!》的争论 43
戴厚英:《人啊,人!》后记 43
何满子:没有人啊,没有人!——评小说《人啊,人!》兼说艺术创新 48
[题解24:人道主义思潮中关于《人啊,人!》的争论] 55
现代主义与现代派 59
徐迟:现代化与现代派 59
冯骥才:中国文学需要“现代派”!——冯骥才给李陀的信 62
李陀:“现代小说”不等于“现代派”——李陀给刘心武的信 67
刘心武:需要冷静地思考——刘心武给冯骥才的信 71
[题解25:现代主义与现代派] 75
向内转 78
鲁枢元:论新时期文学的“向内转” 78
曾镇南:为什么说“向内转”是贬弃现实主义的文学主张? 83
[题解26:“向内转”] 93
先锋文学 94
吴亮:马原的叙述圈套 94
黄子平:关于“伪现代派”及其批评 103
[题解27:先锋文学] 112
诗歌创作中“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之争于坚:穿越汉语的诗歌之光 115
王家新:从一场濛濛细雨开始 127
[题解28:诗歌创作中“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之争] 136
八、从共名到无名状态下的创作思潮 141
拨乱反正与探索浪潮中的写作 141
荒煤:《伤痕》也触动了文艺创作的伤痕! 141
何西来:历史行程的回顾与反省——论“反思文学” 144
吴亮、程德培:当代小说:一次探索的新浪潮——对一种文学现象的描述、分析与评析 164
张炯:论“改革文学”及其深化 180
李庆西:寻根:回到事物本身 187
潘旭澜、王东明、李振声、王彬彬:漫话报告文学 200
[题解29:拨乱反正与探索浪潮中的写作] 206
个人立场与多元状态下的写作 211
李振声:另一种向度:无需依傍或让每一个人自己成为一种文化和意义源头 211
张业松:新写实:回到文学自身 220
陈思和:逼近世纪末的小说 231
吴义勤:在边缘处叙事——九十年代新生代作家论 245
宋明炜:终止焦虑与长大成人——关于七十年代出生作家的笔记 258
[题解30:个人立场与多元状态下的写作] 267
新世纪以来文学创作的可能性 270
周立民:困境中的文学期刊与因循中的当代文学——当代文学生态环境考察之一 270
陈思和:新世纪以来长篇小说创作的两种现实主义趋向 279
谢有顺:对现实和人心的解析——以新世纪散文写作为中心 290
王尧:关于“底层写作”的若干质疑 299
杨庆祥:“孤独”的社会学和病理学——张悦然的《好事近》及“80后”的美学取向 312
[题解31:新世纪以来文学创作的可能性] 322
大众文化与现代读物 324
严家炎:文学的雅俗对峙与金庸的历史地位 324
张新颖:中国当代文化反抗的流变:从北岛到崔健到王朔 331
郜元宝:向坚持“严肃文学”的朋友介绍安妮宝贝——由《莲花》说开去 344
严锋:变形的意义:对《大话西游》热的跨艺术解读 350
蓝爱国、尹秋雯:接受美学视域下的玄幻文学现状评析 358
[题解32:大众文化与现代读物] 363
反思“纯文学”与文化研究 365
李陀、李静:漫说“纯文学”——李陀访谈录 365
王晓明、蔡翔:美和诗意如何产生——有关一个栏目的设想和对话 384
[题解33:反思“纯文学”与文化研究]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