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生平 遗稿 1
我的履历书[黎锦晖] 1
我和明月社[黎锦晖] 11
黎锦晖的后半生[梁惠方] 78
我的生平、创作年表及其他[黎锦晖] 89
黎锦晖臻黎锦熙函件摘录[黎泽渝] 101
黎锦晖年谱[孙继南] 110
往事追忆 131
忆中华歌舞团和明月社[黎莉莉] 131
中国第一个赴南洋演出的歌舞团[王人美] 147
王人艺先生谈聂耳和黎锦晖[陈聆群] 151
黎锦晖先生哺育我成为电影明星[白虹] 159
杂忆黎锦晖[许杰] 162
“黎家班子”与“四大天王”[陆震东] 167
先父晚年生活琐忆[黎明康] 172
回忆晚年黎锦晖[黎鹤凌] 177
周总理关怀我的父亲[黎泽宁] 180
忆父亲与郭沫若[黎泽宁] 183
从桃花江说到黎锦晖[李源汉] 186
民族音乐史上的双璧--小记黎锦晖、黎锦光兄弟[苦斋] 188
毛泽东关怀黎氏兄弟[赵志超] 191
“黎氏八骏”的外家[王业] 199
长塘黎氏故乡行[赵志超] 202
纪念黎锦晖先生诞辰100周年作品研讨会发言摘要[汪毓和 李群 俞玉姿 吕骥] 206
黎氏研究 206
论黎锦晖的歌舞剧[朱立奇] 215
中国儿童歌舞剧和流行歌曲的开创者--黎锦晖[黎凤] 219
黎锦晖--中国近代新歌舞剧的鼻祖[陈聆群] 229
中国流行歌曲始于黎锦晖[杨仲子] 238
黎锦晖的代表作是什么[王人美] 241
我国第一首用白话文谱写的歌曲[黎泽宁] 247
黎锦晖的音乐艺术生涯[叶舟] 253
黎锦晖儿童歌舞音乐创作取得成就的原因[俞玉姿] 260
试论黎锦辉“另一半”音乐创伤[王勇] 267
黎锦晖对国语运动的贡献[黎泽渝] 277
怀念先行者黎锦晖先生[陈伯吹] 283
黎锦晖和儿童文学[盛巽昌] 286
读《黎锦晖评传》[朱立舟] 291
作品先录 294
说平民和平民主义(文) 294
过渡的教学法之实验(文) 299
儿歌十五首 319
麻雀与小孩(儿童歌舞剧) 322
小小画家(儿童歌舞剧) 333
可怜的秋香(歌舞表演曲) 351
歌曲六首 352
附录 362
黎锦晖研究资料目录[梁小平] 362
前进中的黎锦晖艺术馆[馆办] 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