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3
时间只有前后 没有左右(代序) 姜景奎 5
上篇我钦佩景仰的兄长——刘安武先生 董友忱 17
海内印地语文学研究第一人——刘安武先生 薛克翘 21
刘安武与普列姆昌德研译 郁龙余 28
心中的形象 刘曙雄 36
过年 唐仁虎 40
刘安武先生印象 唐孟生 44
诗苑撷英——论印度两大史诗中的民主思想萌芽 李南 47
落花无言 人淡如菊 孟昭毅 60
回忆中的感念 黎跃进 65
刘安武先生与泰戈尔学 侯传文 70
学问与品格 石海军 77
我与先生的第一次相遇 苏永旭 82
刘安武先生印象记 张思齐 86
我所认识的刘安武先生 薄文泽 96
下篇罗摩戏剧与东南亚民族表演艺术 张玉安 101
《园丁集》浅析 白开元 109
一颗熠熠闪光的宝石 董友忱 117
论乌尔都语中世纪文学分期问题 唐孟生 126
从现实主义到自然主义 孔菊兰 136
印地语“贱民文学”概述 戈富平 145
中印传统文学特质宏观比较 黎跃进 153
泰戈尔与浪漫主义 侯传文 161
网络和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思考与实践 魏丽明 173
“搅长河为酥酪”释义 陈明 179
阿格叶耶长篇小说中两性关系透视 郭童 188
“苏多”谫论 胡吉省 199
印度古代诗歌中的自然描写 雷武铃 207
克里山·钱达尔的人道主义创作观 王旭 220
萌芽于印度文学土壤的尼泊尔文学创作 王宗 231
印度佛教衰落后尼泊尔佛教发展的原因 何朝荣 242
印度英语文学概论 杨晓霞 251
个性的显现 创作的隐喻 王春景 264
《戈丹》中玛尔蒂形象分析 张玮 272
印度比较诗学发展脉络及其中国参照 尹锡南 279
浅析曼奴·彭达利在小说《班迪》中的叙事策略 王靖 289
戈拉:东西方文化冲突下的精神探索者 王希 298
神话与认同:对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新佛教运动研究的再思 张忞煜 304
附录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