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断缣寸纸——西南大学美术学院前身的办学文脉(1925—1952) 3
第一节 私立西南美术专门学校的创立与发展 3
一、初创私立西南美术专门学校 4
二、迁校上清寺 5
三、抗战期间艰难的辗转办学 6
四、更名为私立西南美术专科学校 8
第二节 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家政系的创立与发展 11
一、白沙时期 11
二、九龙坡时期 12
第三节 私立蜀中艺术专科学校的创立与发展 13
一、办学歌乐山荷花池 13
二、与私立西南美术专科学校合并 15
第二章 意存笔先——艰辛的初创期(1950—1965) 20
第一节 西南师范学院美术工艺系创立 20
一、国立女子师范学院美术工艺系改名 20
二、重庆艺术专科学校并入 20
第二节 初创期的概况 21
一、1950—1952年美术工艺系概况 21
二、1952—1956年图画制图系概况 23
三、1956—1962年图画科(五年制专科)概况 28
四、1963—1965年美术与汉语言文学系概况 31
第三节 初创期的艺术创作 37
一、科研项目及科研计划 37
二、创作作品整理 40
三、艺术实践及社会实践 46
第四节 初创期的艺术交流 48
一、著名艺术家来系讲学 48
二、参加“四川省美术创作工作队” 48
第三章 回黄转绿——艰难的反复期(1966—1976) 53
第一节 “文革”中美术系经历的磨难 53
一、1966—1968年教师的遭遇 53
二、1968—1972年武斗与派系斗争和迁校 54
三、1973—1976年招收工农兵学员 55
第二节 特殊历史时期的艺术创作 56
一、重走长征路(1966年) 59
二、赴韶山创作革命历史画(1969—1970年) 60
三、参加红岩纪念馆创作(1971—1973年) 60
第三节 “文革”期间的教学活动 61
一、到生产第一线去办学 61
二、带领学生到大巴山体验生活 63
附:1966—1976年的艺术创作(不完全统计) 66
第四章 丹青不渝——坚实的成长期(1977—2005) 72
第一节 艺术教育的深入发展 72
一、师资队伍建设 72
二、完善教学结构和教学计划 74
第二节 艺术交流 88
一、加强与国内外艺术界的交流 88
二、支持教师赴国内外院校进修 103
三、学院教学设备的逐步完善 104
第三节 艺术创作与交流 107
一、师生作品入选全国及省、市级美术作品展览 107
二、学术论文与专著、教材撰写 114
三、老中青教师参与社会服务 117
四、学生工作及社团活动 120
附1:1977—2005年科研成果(不完全统计) 122
附2:美术学院学生工作获奖情况(不完全统计) 164
附3:1999—2000年学生获奖统计(不完全统计) 165
第五章 浓墨重彩——坚定的发展期(2006—2015) 168
第一节 学院领导和教师队伍建设 168
一、领导班子建设与行政管理 168
二、教职工的再培训 173
第二节 艺术教育活动的新探索 174
一、优势学科的培育 174
二、新教学计划的修订 177
三、教学资源的重组 178
第三节 美术学院学科的建设 178
一、学术梯队建设 179
二、学术资源的优化配置 180
三、人才引进和培养 180
第四节 艺术创作和教学科研的新进展 181
一、艺术创作与专业论坛的新表现 182
二、教学科研成果丰硕 188
三、退休不褪色,退岗不退志 192
附1:2006—2015年科研成果(不完全统计) 195
附2:学生获奖统计(不完全统计) 214
附录 225
一、新中国成立后各个时期的党政领导 225
二、教师名录 226
三、历届就读学生名单 258
后记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