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1
第一章 概论 1
第一节 经济学定义 1
第二节 何谓财货? 1
第三节 财货与商品之区别 2
第四节 财货与资本之区别 2
第五节 欲望 3
第六节 何谓效用?何谓反效用? 3
第七节 何谓财富? 4
第八节 本书分段研究之程序 5
第二篇 9
第一章 价值论(一) 9
第一节 成本说 9
第一项 何谓成本? 9
第二项 早先之成本说 10
第三项 边际成本说 13
第二节 效用说 17
第二章 价值论(二) 19
第三节 边际效用说 19
第一项 高申氏与吉奋氏之边际效用说 20
第二项 奥国学派之边际效用说 21
第三章 价值论(三) 28
第四节 边际效用说中困难各点之解释 28
第一项 非一次用罄的物品价值之估计 28
第二项 沙漠中物品价值之估计 28
第三项 矿山一类价值之估计 29
第四项 各种费用重要之估计 32
第五项 物品效用不仅一种时以使用时效用最大者为标准 32
第六项 价值成立之条件 32
第七项 一套的物品之价值如何决定乎? 33
第四章 价值论(四) 36
第五节 边际效用说与边际成本说孰是乎? 36
第六节 边际效用说与边际成本说之调和 38
第七节 三派学说皆以自由竞争为先决条件 40
第八节 实际上无所谓真平衡与真平价 41
第五章 价值论(五) 44
第九节 从边际效用说派生的各种问题(上) 44
第一项 边际效用替代率 44
第二项 加权边际效用 46
第三项 边际效用均衡原则 47
第四项 边际效用均衡原则在应用上之限制 48
第一目 不可分割之物 48
第二目 一次不能耗尽之物 49
第五项 边际效用均衡原则之证明 49
第六项 由哲学上研究钱的用途 50
第一目 实物不可分割难于表现一物边际效用之变化 50
第二目 货币代表社会边际效用 51
第三目 人类理想社会目的之一为均富 52
第六章 价值论(六) 53
第十节 从边际效用说派生的各种问题(下) 53
第一项 无异曲线 53
第二项 无异曲线所表示之质与量 55
第三项 完全替代率与不完全替代率 56
第四项 比较物价代物物交换 56
第五项 物品最适合的分配 57
第六项 总效用边际效用与比较边际效用 58
第七项 政府干涉之下最适合的分配不易达到 61
第八项 独占情形下最适合的分配不易达到 61
第七章 价值论(七) 61
第十一节 静态全部均衡 61
第一项 全部均衡与适者生存 61
第二项 再论经济学中之替代法则 62
第一目 静态全部均衡之意义 63
第二目 替代法则与全部均衡 63
第三目 互辅法则与全部均衡 65
第四目 交易均衡 65
(一)替代效应 65
(二)收入效应(买者方面) 66
(三)收入效应(卖者方面) 66
第五目 生产均衡 67
第三项 均衔的观念 68
第八章 价值论(八) 70
第十二节 以数学公式说明静态全部均衡 70
第十三节 宇宙的全部均衡 77
第三篇 81
第一章 消费论(一) 81
第一节 消费论之兴起何以较迟? 81
第二节 消费与文化之关系 82
第三节 人类之嗜好如何养成乎? 85
第二章 消费论(二) 87
第四节 嗜好之推进 87
第五节 团体生活如何影响于个人之兴趣与消费 89
第一项 团体精神 89
第二项 竞胜的摹仿 90
第三项 竞胜对于消费之影响 91
第四项 用钱的竞胜 91
第五项 兴趣的摹仿 91
第六项 普通的摹仿 91
第七项 各种摹仿于文化有何关系? 92
第三章 消费论(三) 93
第六节 消费繁复例 93
第七节 艺术作品之贡献 94
第八节 机器与手工之相反与相成 95
第九节 理想消费之重要 96
第四章 消费论(四) 99
第十节 需要弹性与供给弹性 99
第一项 需要弹性 99
第一目 标准弹性或称一对一的弹性 99
第二目 比较有弹性 101
第三目 比较无弹性 101
第四目 完全有弹性 101
第五目 完全无弹性 101
第二项 供给弹性 101
第一目 标准弹性又称一对一弹性 101
第二目 比较有弹性 103
第三目 比较无弹性 103
第四目 完全有弹性 104
第五目 完全无弹性 104
第三项 曲线之斜度 104
第四项 弹性与替代品之关系 105
第一目 需要方面 105
第二目 供给方面 105
第五项 供需增减之原因 106
第一目 需求增减之原因 106
第二目 供给增减之原因 107
第六项 弹性与政府课税之关系 107
第七项 弹性与独占之关系 107
第一目 无成本之物 107
第二目 有成本之物 109
第三目 独占出品之价格不限于一种 110
第五章 消费论(五) 112
第十一节 供求律 112
第一项 供求律的根据 112
第二项 契约为自由与平等之表现 113
第三项 供求律之执行者 114
第四项 长期间的趋势 114
第五项 供求律与道德观念和艺术观念 114
第六项 供求律的作用适应个人的利益乎? 116
第七项 契约自由与社会组织 116
第八项 财产之自由受限制乎? 116
第九项 独占之取缔 117
第四篇 119
第一章 生产论(一) 119
第一节 生产论在哲学上之基础 119
第一项 重农学派与李嘉图的经济思想受自然之束缚 119
第二项 马尔萨斯之人口论 121
第三项 亚当斯密氏的思想跳出自然之束缚 122
第四项 亚当斯密与李嘉图的思想之比较 123
第五项 人的方面五种原动力如何使经济社会脱离自然之束缚 124
第六项 我们的哲学思想是不断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126
第二章 生产论(二) 128
第二节 何谓生产 128
第三节 生产的要素 129
第一项 劳力 129
第二项 资本 130
第三项 土地 131
第四项 企业 131
第四节 分工与分工之利 132
第五节 企业之组织 133
第一项 无限公司 133
第二项 两合公司 134
第三项 股份有限公司 135
第四项 股份两合公司 137
第五项 有限公司 137
第六项 外国公司 138
第三章 生产论(三) 139
第六节 生产要素 139
第一项 生产要素可以互换 139
第二项 生产要素与消费品相互决定 139
第三项 经济问题起于稀少 140
第四项 因稀少所以有选择 140
第五项 经济问题与技术问题之区别 141
第六项 生产要素最适当的分配与其移动 141
第七项 生产要素移动时全凭物价制度 142
第八项 社会利益等于社会成本 143
第四章 生产论(四) 145
第七节 资本与资本物 145
第一项 资本之由来 145
第二项 资本与资本物之区别 145
第三项 利息与租金之异同及其计算方法 147
第五章 生产论(五) 150
第八节 土地与资本之异同 150
第一项 土地视同资本之理由 150
第二项 土地不能视同资本之理由 151
第三项 一般经济学者对于土地与资本之分别法 151
第四项 余之意见 153
第六章 生产论(六) 155
第九节 边际生产力之决定 155
第一项 关于各种要素生产力一般的原则 155
第二项 劳资之可变的一面与不可变的一面 157
第三项 劳力之边际生产力 157
第四项 资本之边际生产力 160
第五项 数量之增加与质地之改良 160
第七章 生产论(七) 163
第十节 生产与消费——需要之分析 163
第一项 需要法则 164
第二项 再论有弹性之需要及无弹性之需要 164
第三项 需要表格与需要曲线 165
第四项 边际需要价格 166
第五项 有效需要与可能需要 167
第六项 消费者剩余 167
第七项 需要之增减 167
第八项 市场需要与表格需要 169
第九项 选择的需要 169
第十项 弹性与边际效用之关系 169
第一目 边际效用甚大之物其需要弹性必大 169
第二目 边际效用甚小之物其需要弹性必小 170
第八章 生产论(八) 171
第十一节 生产与消费——供给之分析 171
第一项 供给与存货之区别 171
第二项 固定的供给与变动的供给 172
第三项 常定成本递增成本及递减成本 172
第一目 常定成本 173
(一)常定成本之变动 175
(二)常定成本为一种趋势 176
(三)常定成本下之供给表格与供给曲线 177
第二目 递增成本 178
第三目 递减成本 179
第四目 递减定本变为递增成本 179
第九章 生产论(九) 181
第十二节 投资储蓄与消费倾向 181
第一项 投资等于储蓄 181
第二项 但储蓄不必等于投资 182
第三项 倍数之大小 183
第四项 所得之分配与消费倾向 185
第五项 第一次世界经济大恐慌之原因 185
第六项 克恩斯之公共工程观 186
第七项 储蓄乎抑消费乎? 187
第八项 适度资本 190
第九项 中国距离适当资本太远 192
第十章 生产论(十) 195
第十三节 自由竞争下与独占制下之实际生产 195
第一项 成本的意义 195
第二项 单位成本 195
第三项 成本的分析 196
第一目 不变成本与可变成本 196
第二目 平均总成本 197
第三目 平均不变成本 198
第四目 平均可变成本 198
第五目 边际成本 198
第四项 不变成本可变成本与总成本的关系 198
第五项 成本表 199
第三项 收益表 202
第七项 在自由竞争下成本与生产的关系 203
第一目 在自由竞争下决定生产量的原则 205
第二目 自由竞争下卖价的决定 207
第三目 结论 207
第八项 在独占下成本与生产的关系 207
第一目 边际收益及边际收益曲线 208
第二目 无成本独占事业产量的决定 209
第三目 有成本独占事业产量的决定 210
第五篇 211
第一章 交换论(一) 211
第一节 货币 211
第一项 货币之名称与货币之重要 211
第二项 货币之币材 212
第三项 货币与财富及资本之区别 213
第四项 货币之主要职分 213
第五项 货币之价值 214
第六项 货币数量说 214
第七项 格来显谟法则 216
第八项 物价如何决定? 216
第二章 交换论(二) 221
第二节 货币制度 221
第一项 计量制与计数制 221
第二项 货币之本位 221
第三项 货币之单位 222
第四项 自由铸造与限制铸造 222
第五项 铸币之公差 223
第六项 铸费与?? 224
第七项 纸币与纸币之种类 224
第八项 兑换纸币或称兑换卷 225
第九项 兑换券之准备 226
第十项 不换纸币 226
第三章 交换论(三) 228
第三节 价格制度 228
第一项 市场经济 228
第二项 价格制度如何决定生产之方向? 228
第三项 替代的作用及理论 230
第四项 自由竞争下之价格制度 231
第五项 独占经济下之价格制度 233
第六项 社会主义国家之价格制度 233
第六篇 235
第一章 分配论(一) 235
第一节 分配之基本原则 235
第一项 积极的计算方法 236
第二项 消极的计算方法 236
第二节 实际上的分配 237
第一项 实际上的分配隐而不显 237
第二项 阶级间的分配与阶级内的分配 237
第三项 社会的组识与分配之关系 238
第二章 分配论(二) 240
第三节 决定利息与工资之原则与决定地租原则相同一点 240
第一项 差别之说不限于地租 241
第二项 地租不但发生于等级不同之土地的差别,亦发生于等级相同之土地的差别 241
第三项 土地推广非地租发生之原因,反之盈余乃土地推广之原因 241
第四项 决定地租之原则与决定利率及工资之原则同 243
第三章 分配论(三) 247
第四节 再论地租利息工资之异同 247
第一项 用图表说明相同之四点 247
第二项 利息与工资在物价之内,地租则否 255
第三项 地租应归地主所有否 256
第四项 地价为地租之资本化 257
第四章 分配论(四) 259
第五节 使用资本何以必予以利息? 259
第一项 剥削说 259
第二项 使用说 259
第三项 忍欲说 260
第四项 利息交换说 261
第五项 利息交换说忍欲说与生产力说不相冲突 263
第六项 实际上的利息 265
第五章 分配论(五) 267
第六节 利润 267
第六章 分配论(六) 269
第七节 分配不均容易引起经济恐慌(以美国为例) 269
第一项 全能战争促进美国的生产力 269
第二项 大战停止急须寻觅新生产力的出路 269
第三项 在极端资本主义的国家贫富悬殊为恐慌之最大的原因 270
第四项 恐慌为什么是周期性的 271
第五项 政府为什么要采公共工程政策 272
第六项 美国为什么要紧握中国的市场 273
第七篇 275
第一章 结论 275
第一节 本书各篇之连锁 275
第二节 欲改善吾国农民生活,必开垦边荒为粗放之耕种,在内地改种较贵之农品,为集约之耕种 276
第三节 欲提高吾国工资减低利率必须增加资本 279
第四节 我国传统的“安贫乐道”的旧思想应即抛弃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