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解放前四十年的历史 3
第一章大学的初创阶段(1905—1925) 3
第一节 大学的筹建 3
目录 3
第八章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左”的错误(1957.7—1961. 6
第七章建设社会主义的多专业性的医学院(1953.10—1957. 6
第九章试行《高校六十条》,建立和健全教学秩序(1961. 7
第二节正式开学,设立文、理两科 11
第三节 医科的设置 16
第四节 牙科的设置 19
第五节 教育科的形成和宗教科的建立 22
第六节 男女合校,建立女生院 26
第二章向中国政府立案(1926—1936) 30
第一节 向省教育厅备案 30
第二节 向中国政府教育部立案 33
第三节 学校管理方面的变化 35
第四节 文学院的建立 44
第五节 理学院的建立 48
第六节 医科与牙科联合为医学院………………………………(5?)第七节 “九·一八”后华大的抗日救亡活动…… …………(5?)第三章抗日时期的大发展(1937.7—1945.8)…… ………(6?)第一节 联合办学,共赴国难 64
第二节 扩大办学规模,增设附属机构 76
第三节 增设研究机构,进一步开展科研工作 83
第四节 积极开展国际交往和国际学术交流 89
第五节 华西坝的抗日怒潮和人民民主运动的兴起 98
第一节 战后办学思想的探讨及组织状况和经费筹措 110
第四章巩固中继续前进(1945年秋—1949年底) 110
第二节 各院、系的扩充和学科间的渗透 115
第三节 科研工作的发展和研究成果 125
第四节 教师留学的高潮和学生管理的加强 133
第五节 爱国民主运动及护校迎解放 139
第一节 医牙为主,文理并重的综合大学 149
第五章四十年办学的主要特点 149
第二节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华西地区的科技发展 157
第三节 注重“三育”,崇尚求实与服务的校风 165
第四节 师生热爱祖国,坚持进步,追求真理 171
第五节学校的发展得到中外人士的合作与支持 179
下编解放后三十六年的发展 189
第一节 实行军管,建立学校新秩序 189
第六章接办、调整和学校更名(1950—1953) 189
第二节正式接办,收回教育主权 194
第三节 思想改造和院系调整 200
第一节 学习苏联,进行教学改革 204
第二节 扩大招生人数,加强实习指导 212
第三节 响应向科学进军的号召,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217
第四节健全党政机构,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222
第一节 教育工作的发展与得失 233
第二节 科研、医疗工作的成绩和冒进 241
第三节 整风、反右派、反右倾运动对我校工作的影响 245
第四节 党政工作的成绩和失误 249
—1966.4) 255
第一节 贯彻教学为主的原则,开展教学改革 255
第二节提高医疗质量和科研学术水平,积极开展新技术 275
第三节 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努力为基层服务 278
第一节 停课和“夺权” 283
第十章 “文化大革命”对我校的破坏(1966—1976) 283
第二节 一大批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受打击和迫害 286
第三节 “两个估计”对我校教育工作的破坏和“土门会议”的前因后果 290
第四节艰难地坚持医疗、科研和其他各项工作 298
第五节 大动乱年代的组织状况 302
第十一章开创我校工作的新局面(1976—1985) 306
第一节 拨乱反正,整顿和建立各项工作的秩序 306
第二节 以教学为中心,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 309
第三节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各级教师水平 316
第四节 执行对外开放政策,开展国际学术交流 320
第五节 加强基本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327
第六节锐意改革,振兴华西…………………………………(330 )第十二章各系院厂的发展和现状 335
第一节 医学系、附属第一医院 335
第二节 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345
第三节 卫生学系、附属职业病防治院、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 351
第四节 药学系、制药厂 358
第五节 基础医学系 366
第六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教研室 374
建国后三十六年办学的体会 378
华西医科大学及其前身历任校(院)领导名单[表(一)(二)(三)] 384
一、校(院)级领导人名单 384
附录 384
私立华西协合大学董事部主席、副主席名单 386
私立华西协合大学理事会主席、副主席名单 386
二、华西医科大学各时期主要建筑物一览表 387
私立华西协合大学时期主要建筑物 387
四川医学院时期新建的业务用房 389
师生职工生活用房总面积 390
三、华西医科大学及其前身在校的外籍教职员 391
外籍教职员名单 391
后记 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