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写作的基础——认真读书,广泛浏览 1
1、叶文玲:我对文学的爱好,是从小对书籍和戏剧的痴迷开始的 1
2、王统照:幼时多看小说,对于作文自然也有点帮助 3
3、冰心:我七岁就拿起《三国志》来看 7
4、茅盾:除了研究“人”,还得研究前人的名著和民间文学 10
5、王汶石:要研究读书的方法 11
6、茅盾:阅读文艺作品要注意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 12
7、玛拉沁夫:读书要读得多,读得宽,读得活 20
8、鲁迅:文学青年不但要看文学书,还要看自然科学书 26
9、夏衍:要背书,打下写文章的基本功 26
第二部分 写作的准备——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28
1、沙汀:要时时刻刻关心生活、研究生活 28
2、章竞:学习写作,着重在掌握大量材料方面下功夫 30
3、夏衍:单凭搜集材料是不行的,非得实地观察不可 32
4、刘绍棠:创作的欲望,必须来自生活 34
5、丁仁堂:最初得到的生活营养就是自己的故乡 36
6、老舍:我入了迷似的去搜集材料 39
7、肖平:既要直接观察,也要取得一些间接的知识做补充 41
8、鲁彦周:认真思索,对一个作家来说十分重要 43
9、艾芜:在深入生活中分析人物性格类型 47
10、茹志鹃:用自己这双眼睛,在大家共见的生活中找出单单属于我的东西 47
11、张峻:观察生活还是随身带个《生活笔记》为好 51
12、刘章:我怎样观察生活、记读书笔记 54
13、韩映山:用写生的方法,把生活写在“生活手册”里 57
14、邓友梅:生活手册要记故事,更要记人物形象 58
15、艾芜:研究人物性格开头不要贪多,要一个个来,经常作他的笔记 61
16、玛拉沁夫:使用材料要苦心酝酿,设法开展和升华 62
第三部分 写作的开始——精心构思,成竹在胸 64
1、郭沫若:灵感的来临 64
2、李惠文:主题是作品的灵魂 65
3、赵树理:在工作中遇到了非解决不可而又不是轻易能解决的问题,往往就变成所要写的主题 67
4、魏巍:主题是“我内心感情的长期积累” 68
5、玛拉沁夫:作品主题开掘要深 70
6、肖平:虚构叙事类的作品,首先要把人物想象好 74
7、茅盾:“人”——是我写小说的第一个目标 75
8、鲁迅:构思人物的方法 76
9、周立波:塑造人物要有模特儿 77
10、沙汀:要使作品主题鲜明突出,首先必须注意人物的选择和安排 78
11、李惠文:文艺创作必须塑造典型人物 79
12、叶蔚林:选材要生动、独特和有思想内涵 80
13、秦牧:选材要区别“笋尖”和“笋身” 81
14、茅盾:结构既要匀称、均衡,又要是有机性的 82
15、李惠文:艺术构思包括情节和结构两方面 83
16、叶蔚林:最困难的是开头、结尾 84
17、赵树理:设计故事的“关节”来吸引读者 85
18、黄飞卿:构思三绝:新、奇、巧 86
19、刘心武:《班主任》的构思 90
20、臧克家:散文不要“散” 93
21、叶圣陶:要有真切感受才写 96
22、杨朔:写散文要追求诗一样的意境 97
23、玛拉沁夫:在叙事中要浸透出哲理来 98
24、黄飞卿:从《东湖春汛》的构思,得出四条经验 99
25、郭风:作品的酝酿过程 100
26、李季:要大胆创造新的诗歌形式 102
第四部分 写作的过程——讲求技巧,刻意创新 105
1、艾芜:写东西象做梦一样,进入一个梦境 105
2、柳青:写作要有韧劲 106
3、艾芜、根据人物性格推测人物言行 107
4、艾芜:人物心理变化要写得合情合理 108
5、赵树理:小说的叙述故事融化于描写情景之中 109
6、韩映山:要写好细节 110
7、赵树理:描写的粗与细 112
8、秦牧:文章的画龙点睛之处,必须特别强烈和细腻 114
9、臧克家:写景的散文应以景表情 114
10、张胜友:写景要“小处落笔,大处着眼” 115
11、高尔基: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 116
12、马加:语言的美来源于生活的美 117
13、刘绍棠:语言要有个性 118
14、老舍:要细心地排列组织语言 119
15、艾芜:作品中的对话要有感情 121
16、赵树理:语言要大众化 121
17、柳青:要培养独创精神 122
18、岑桑:要写出“自己的”东西 123
19、夏衍:写散文最重要的是“清新”两字 125
第五部分 写作的道路——锲而不舍,花繁果硕 127
1、孙犁:中学时期应打下文字技术的基础 127
2、张天翼:“我学习写作的故事” 129
3、张抗抗:从“太阳眯眯笑”到《淡淡的晨雾》 134
4、蒋子龙:自己的路要自己去闯,去踩 137
5、叶辛:挫折,是成功的阶梯 140
6、唐人:我是怎样写《金陵春梦》的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