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 中国现代文学运动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的关系和它的性质 1
二 中国现代文学的现实主义的来源和发展及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阶段的划分 10
第一章 五四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革命运动的兴起、发展和斗争以及鲁迅的贡献 21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革命运动兴起的原因——五四运动与共产主义文化思想的传播 21
一 五四运动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21
二 五四运动以前文化战线的概况以及『五四』时期共产主义文化思想的传播 24
第二节 文学革命运动的兴起和理论的建立 30
一 文学革命运动的倡导 30
二 鲁迅对於文学革命理论建立的贡献及初期文学革命理论 32
三 文学革命运动的展开及其偏向 37
第三节 文学革命理论的发展 40
一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所领导的革命运动的高涨在文学运动上的反映 40
二 鲁迅对於这一时期的文学革命运动的领导以及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的文学主张 42
三 革命文学理论的前奏 48
第四节 以鲁迅为首的文学革命阵营和封建文学及右翼资产阶级文学的斗争 51
一 和封建文学的斗争 51
二 和右翼资产阶级文学的斗争 54
第二章 左翼文学运动(上)——以鲁迅为旗手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活动及革命文学理论的进展和斗争 59
第一节 革命运动的深入和革命文学运动 59
一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和革命营垒的分化 59
二 文学运动的新阵线的形成 60
三 革命文学的理论及其偏向 62
四 鲁迅对於革命文学的态度和意见 65
第二节 以鲁迅为首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及其和反动政治的斗争 68
一 土地革命运动的胜利和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 68
二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及其理论纲领和任务 69
三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压迫与斗争中壮大 74
四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就和缺点 76
第三节 鲁迅和瞿秋白在革命文学方面的领导与努力 79
一 鲁迅对於革命文学的贡献 79
二 鲁迅和瞿秋白领导的文学大众化运动 82
三 鲁迅和瞿秋白对於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理论的介绍及苏联文学作品的翻译 87
第四节 苏区文艺运动 89
一 古田会议在文艺工作方面的决定 89
二 工农民主政府的文艺政策 90
三 苏区文艺运动的历史意义 92
第五节 以鲁迅为首的革命文学阵营和反动文学倾向的斗争 93
一 和买办资产阶级『新月派』的斗争 93
二 和法西斯『民族主义文学』的斗争 95
三 和反动的小资产阶级的『文艺自由论』的斗争 96
四 和帮闲文学『论语派』及其他反动文学倾向的斗争 98
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03
第三章 左翼文学运动(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及抗战文学的理论进展和斗争 103
第一节 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03
二 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酝酿 105
三 『国防文学』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争论和鲁迅的意见 106
四 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鲁迅的逝世 111
第二节 抗日战争的爆发与文学服务於抗战 113
一 抗战爆发後中国文艺界的动态 113
二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成立及其主要工作 115
三 在国民党反动政府消极抗战反共反人民的高潮下抗战文学所受的压迫及其斗争和偏向 117
四 在共产党领导下的积极抗战发扬民主的陕甘宁边区和广大敌後抗日根据地的抗战文学的蓬勃发展 120
五 毛泽东同志的『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123
第三节 抗战文学理论的进展、讨论和斗争 126
一 关於『文学服务於抗战』的一些问题 126
二 文学大众化问题的讨论 129
三 『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 131
四 与反动文学倾向的斗争 134
第四章 中国文学的工农兵方向——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以及文艺理论的斗争 139
第一节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 139
一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前後的抗日战争的形势和整风运动 139
二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前後中国文艺界一般思想情况 141
一 关於文学是为什麽人的问题和小资产阶级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改造问题 144
第二节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内容及其伟大的历史意义 144
二 关於文学如何为工农兵群众的问题 147
三 关於文学上的普及与提高的问题 149
四 关於文艺批评的标准问题 152
五 关於党的文艺工作问题、文艺界统一战线问题以及学习问题 155
六 和错误的文艺思想的斗争 159
七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伟大历史意义 164
第三节 抗战後期和战後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的革命文学运动以及文艺理论的斗争 165
一 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的革命文学运动 165
二 对反动的『主观论』的斗争 169
三 和错误的及反动的文学倾向的斗争 172
第五章 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旗手共产主义者——鲁迅(上) 175
第一节 鲁迅的生平及其思想发展道路 175
一 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175
二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精神以及从进化论到阶级论的自我改造 178
三 为共产主义事业不屈不挠的战斗 180
第二节 鲁迅的小说——从彻底的批判的现实主义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184
一 前期小说的彻底的批判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184
二 以人民大众为主体的爱国主义精神 187
三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光荣碑石——『阿Q正传』 190
四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历史小说』 194
一 社会主义的内容 199
第六章 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旗手共产主义者——鲁迅(下) 199
第一节 鲁迅的杂文——社会主义的内容,民族的形式 199
二 民族的形式 201
第二节 鲁迅前期的杂文 204
一 清醒的战斗的现实主义精神 204
二 『韧性战斗』的策略 208
三 光辉的思想跃进 211
第三节 鲁迅後期的杂文 214
一 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而斗争 214
二 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217
三 对於文艺思想的指导和斗争 219
第七章 郭沫若和『五四』前後的作家 231
第一节 郭沫若的文学创作 231
一 冲决网罗反抗黑暗的爱国主义思想 231
二 革命的诗歌 236
第二节 『五四』後期的小说作家 240
一 叶绍钧的小说 240
二 郁达夫的小说 244
三 其他作家 247
第三节 『五四』前後的现实主义诗歌和戏剧 249
一 白话诗运动 249
二 戏剧运动 253
第一节 革命文学作家 257
一 概说 257
第八章 革命文学作家、进步作家以及没落的资产阶级文学流派 257
二 蒋光慈、胡也频的诗歌和小说 259
三 殷夫的诗歌和田汉的戏剧 264
第二节 进步作家 269
一 概说 269
二 老舍、巴金的小说和闻一多的诗歌 271
三 洪深和曹禺的戏剧 279
一 概说 287
第三节 没落的资产阶级文学流派 287
二 『新月派』及其他 288
第九章 茅盾和『左联』时期的革命文学作家 295
第一节 茅盾的文学创作 295
一 初期的长篇小说和以後的短篇小说 295
二 革命文学巨著——『子夜』 299
第二节 反映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小说 304
一 概说 304
二 丁玲的小说 306
三 张天翼的小说 310
四 叶紫和萧红的小说 316
一 中国诗歌会及其他诗人 322
第三节 『左联』时期的革命诗歌运动和戏剧运动 322
二 左翼戏剧运动和救亡戏剧运动 326
第四节 报告文学的兴起和发展及通俗文艺的尝试 329
一 报告文学的兴起 329
二 多方面的作品 330
三 通俗文艺的尝试 333
第一节 报告文学、街头诗、街头剧和通俗文学作品 337
一 报告文学的空前发展 337
第十章 抗战文学作品 337
二 街头诗、朗诵诗和街头剧 341
三 通俗文学作品 344
第二节 反映抗战前期各方面生活的文学作品 347
一 概说 347
二 艾青、田间和柯仲平的诗歌 350
三 东平和艾芜的小说 360
四 夏衍的戏剧 366
第三节 暴露抗战後期及战後国民党法西斯黑暗统治的文学作品 369
一 概说 369
二 马凡陀的山歌 370
三 沙汀和茅盾的小说 373
四 郭沫若和陈白尘的戏剧 380
五 杂文和报告文学 384
第四节 陕甘宁边区和广大敌後抗日根据地的文学活动 387
一 苏区工农红军文学活动的优良传统 387
二 边区文学活动的深入及对新的人民文学的探究 391
第十一章 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迈进中的解放区的文学创作 397
第一节 反映各种群众斗争及劳动生产的文学作品 397
一 概说 397
二 赵树理的小说 399
三 丁玲和周立波的小说 404
四 刘白羽和孔厥的小说 411
五 柳青和草明的小说 415
六 李季的诗歌和集体剧作『白毛女』 420
第二节 工农兵群众的文艺活动和民间艺术的革新 427
一 部队的诗歌、快板和戏剧 427
二 农民的歌唱 433
三 工人的歌唱 437
四 民间艺术的革新 441
第十二章 毛泽东文艺路线的伟大胜利 447
第一节 全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 447
第二节 为贯彻毛泽东文艺路线而斗争 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