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文化》PDF下载

  • 购买积分:2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罗运环主编
  • 出 版 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
  • 页数:821 页
图书介绍:

绪论 1

第一节 荆楚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规律 3

第二节 荆楚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特点 7

第三节 荆楚文化在中华文化历史过程中的地位和影响 12

第一章 荆楚文化的生态环境 21

第一节 荆楚文化的地理环境 23

一 范围与政区 23

二 区位与交通 28

三 气候变化 32

四 地貌及其演变 36

第二节 荆楚文化的经济基础 41

一 农业经济发展的轨迹 41

二 城市的发展 47

第三节 荆楚文化的社会政治背景 52

一 政治地位的升降 52

二 统治制度的特点 57

三 宗法、宗族制度的嬗变及其特点 61

第二章 初民、民族、移民与荆楚文化 67

第一节 先秦两汉时期的土著先民和移民 69

一 土著初民与远古文化 69

二 三苗的流徙 71

三 芈姓楚人入主荆楚 73

四 “楚蛮”与汉阳诸姬 77

五 战国末年秦汉时期的民族和移民 79

第二节 六朝至明清时期的民族和移民 83

一 六朝时期北人南迁及蛮族的流布 83

二 唐宋时期的北人南迁 91

三 “江西填湖广”与“湖广填四川” 98

第三章 教育与楚才 105

第一节 楚国的教育和秦、汉郡国学风 107

一 楚国的太子教育及私学 107

二 秦汉时的郡国官学和私学 110

第二节 州学与书院 111

一 州学及县学 111

二 书院的兴盛 115

第三节 “唯楚有才” 121

一 “楚才实多”与楚国的用人制度 121

二 秦汉至明清时期的荆楚人才 123

第四章 语言文字 129

第一节 出土的荆楚古文字 131

一 从原始记事到文字的产生 131

二 极为丰富的荆楚出土文字资料 133

三 楚文字的演进 136

第二节 独特的女性文字——女书 143

一 女书的发现 143

二 女书概况 145

三 女书的基本内容 148

四 女书文字源于纺织女红的图案 150

五 独特的女性社会与女书 153

第三节 楚语及湘语 155

一 先秦楚语 155

二 楚语演变及湘语 157

第五章 文学大观 163

第一节 楚辞、楚赋和屈原精神 165

一 楚辞以前的荆楚歌谣 165

二 楚辞艺术与屈原精神 171

三 宋玉辞赋及其他 180

第二节 汉赋与《楚辞章句》 185

一 楚辞热与《楚辞章句》 185

二 荆楚诗魂与汉赋 188

第三节 六朝风骨 193

一 风姿多彩的诗文创作 194

二 楚风乐府—西曲歌 204

第四节 唐风宋韵 212

一 众体纷呈的唐代荆楚诗歌 213

二 散文创新与楚辞感怀 224

三 从“大江东去”到“怒发冲冠” 230

第五节 “独抒性灵”与“文学启蒙” 235

一 个性解放的先声 236

二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239

三 “幽辟孤峭”,抒发“灵心” 244

四 王夫之的文学理论和研究 246

五 饱含爱国激情的时代心声 249

第六章 表演艺术 255

第一节 荆楚乐器及乐理 257

一 先秦时的乐器及乐律文书 258

二 汉至清时的乐器及律吕题记 267

第二节 荆楚乐舞 273

一 “楚声” 273

二 楚舞 281

第三节 荆楚戏曲 290

一 戏曲源流 290

二 楚调新声 296

三 湘剧、祁剧 303

四 黄孝花鼓戏与楚剧 307

第七章 造型艺术 315

第一节 荆楚书法 317

一 垂露篆、鸟虫书及修长楚线篆 317

二 简帛隶书及其他 322

三 名家书法 329

第二节 荆楚绘画 354

一 帛画及漆画 355

二 画家与名画及画论 360

第三节 荆楚雕塑 372

一 远古、商代的荆楚雕塑 372

二 周代崛起的楚雕塑 375

三 雕塑艺术的走向 380

第四节 建筑艺术 384

一 荆楚城建 385

二 楚宫、明陵 390

三 黄鹤楼和岳阳楼 394

四 儒释道建筑风格 396

第八章 科学技术 405

第一节 采矿与冶铸 407

一 铜矿的开采和冶炼 407

二 青铜器及金银器的铸造技术 412

三 铜镜的铸造工艺 417

四 铁器的冶铸 423

第二节 纺织、髹漆、制瓷及其他 431

一 纺织及刺绣 431

二 髹漆工艺 441

三 青瓷和彩瓷 447

四 相马、造纸及《茶经》 454

第三节 天文、数学和医学 459

一 天文、历法及数学 459

二 荆楚医学 472

第九章 史地学术 503

第一节 先秦至西汉时的荆楚史地 505

一 从左史倚相到司马迁的奉献 505

二 珍贵的地理文献与地图 510

第二节 东汉至唐代的荆楚“郡国之书” 514

一 从《南阳风俗传》的修撰到《渚宫旧事》的完稿 515

二 荆楚地志的编纂 517

第三节 宋至清代的荆楚史地学术 520

一 方志的体例完备与全盛 520

二 地理学与史学的成就 526

第十章 巫术和宗教 535

第一节 多神崇拜与巫术 537

一 楚人的多神崇拜 537

二 先秦楚人的巫术 541

三 巫术的流变 549

第二节 土生土长的道教 557

一 从民间信仰到道观修炼 557

二 帝王信仰与道教兴盛 560

第三节 西天传来的佛教 571

一 佛教的传播与研究 571

二 新派的创立与繁衍 580

第四节 天主教与新教 590

一 先来的天主教 591

二 后到的新教 597

第十一章 生活与风俗 603

第一节 饮食和服饰 605

一 “饭稻羹鱼” 605

二 衣着及妆饰 610

第二节 住与行 621

一 荆楚居室 621

二 舟车之便 630

第三节 岁时节令 636

一 普遍的节日 636

二 独特的节日 644

第四节 婚丧礼俗 650

一 婚恋嫁娶 650

二 丧葬习俗 663

第十二章 哲学思想 677

第一节 先秦哲学及政治思想 679

一 道家及其学说 679

二 儒家及农家学说 683

三 荆楚民本思想 686

第二节 汉唐哲理 688

一 汉代荆楚哲学中的儒与道 688

二 儒道释的碰撞与融会 696

三 中唐时期的荆楚哲学 704

第三节 理学在荆楚 711

一 周敦颐与宋代理学的开创 711

二 胡安国、胡宏的学说与湖湘派的形成 715

三 湖湘学派大师张栻的哲学 720

四 流寓、游宦荆楚的宋代理学家 726

五 元代荆楚理学 727

六 明代中后期荆楚“心学”突起 729

第四节 晚明清初的荆楚思想界 735

一 李贽在荆楚的“独创特解” 736

二 集大成的王夫之哲学思想 741

第十三章 荆楚传统文化的转型 755

第一节 “制夷”与“师夷” 758

一 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及曾国藩等人的忧患意识 758

二 湖广总督张之洞的洋务事业 765

第二节 改革文化教育制度 771

一 两湖近代教育的形成 771

二 影响两湖社会思想的近代报刊出版业 780

第三节 近代文明的传播与“武昌首义” 788

第四节 新文化运动与文化创新 790

一 冲击与倡导 790

二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796

三 抉择与创新 798

第五节 荆楚传统文化转型的特征 806

参考文献 811

后记 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