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读史有智慧 3
诸子百家的智慧 3
第一章儒家 3
仁义:征服人心的王道 3
帝王独裁,儒家执政 4
礼:形式本身的巨大力量 8
忠勤,为官太平经 10
塑造完美自我 12
行动胜于言语 14
凡事过犹不及 16
重如泰山的自我牺牲 18
第二章 法家 21
实力决定成败 21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24
驭臣:恩威并举 26
第三章道家 29
以柔克刚是大道 29
萧规曹随,无为而治 31
洞悉利害转化的玄机 34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36
为臣以不能为能 38
千古成败一“忍”字 41
第四章 兵家 44
最大的规则是不讲规则 44
感情用事,葬送前程 46
兵家决策,多算者胜 48
精算秩序先后与轻重缓急 50
“势”不可缺 52
粗中有细的威武大将 54
第五章 纵横家 57
良臣择主而从 57
谈笑间看天下风云变幻 59
进谏有法亦有道 61
纵横家的自我推销 64
小人得志不可轻 65
历史经典中的智慧 69
第一章《易经》的智慧 69
大道至简,正则吉祥 69
变化是世界的基本法则 71
物极必反,盛极必衰 73
君子当自强不息 75
胸怀多宽,成就多大 76
第二章《老子》的智慧 79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79
仁慈崇俭,不战而胜 81
大智若愚,大象无形 83
枪打出头鸟,不为天下先 86
欲取先予,欲擒故纵 89
顺其自然,境界高迈 91
第三章《论语》的智慧 94
忠恕:做人的最高境界 94
信用是做人的根本 96
近君子,远小人 98
名不正则言不顺 100
治国重德、尚礼、用刑 102
第四章《韩非子》的智慧 105
为政治国,与时俱进 105
神秘为权力的要诀 107
最忌功高震主 109
朋党误国,坚决清除 111
第五章《鬼谷子》的智慧 115
说话当因人而异 115
试探反应,揣摩人心 116
赞誉反激,引君入瓮 118
取胜当用谋略 120
顺应时势,灵活应变 122
凡事当断则断 124
第六章《孙子兵法》的智慧 127
兵为“诡道” 127
以正合,以奇胜 129
不战而屈人之兵 131
知己知彼 133
立于不败之地 135
避实击虚 137
将在外不受君命 139
第七章《史记》的智慧 142
得人心者得天下 142
仁者胜而暴者败 144
选贤任能,国家兴盛 147
人君勿行荒唐事 149
性格的弱点,败亡的诱因 151
第八章《资治通鉴》的智慧 153
治国的核心在治民 153
名分很重要,规矩不能乱 155
政治的要义在用人 158
关键位置上的人必须控制住 160
过度压榨必然遭致反抗 162
第九章 《菜根谭》的智慧 165
修德即修福 165
淡泊名利无宠辱 167
大处着眼,小处下手 169
要有面对逆境的准备 171
第十章《三十六计》的智慧 173
掩人耳目,出奇制胜 173
保持清醒,捕捉战机 176
千古第一是反间 178
打不过就跑是明智之举 180
历史中的智慧 183
第一章 以术驭政以德待民 183
晏婴为政 183
称霸之道 186
忠之有道 187
人心归田氏 188
治盗之道 189
吴起变法 190
悲壮的改革家 191
画蛇添足 193
唇亡齿寒 194
巧言善辩的淳于髡 195
祸莫大于拒谏 196
苏代的纵横术 197
以忤为合 198
和氏献璧与法家之术 200
兔死狗烹 202
化敌为友 203
千古奇商吕不韦 203
示弱的妙用 206
名正方可言顺 206
善于“将”将的刘邦 207
第二章 修知明己多谋善断 209
治身与治心 209
渔夫的教诲 209
不以一眚掩大德 210
水落然后石出 211
一食三叹 213
御者之妻 213
何为愚孝 214
民生为本 215
犯颜直谏 216
进谏的勇气 217
鲁仲连义不帝秦 218
一言十城 220
张仪连横 221
做切实可行的事 222
剜肉补疮 223
蒯通的招降之道 224
善于自责的君王 224
郦食其说服齐王 225
第三章 刚柔并济事半功倍 226
邹忌讽齐王纳谏 226
陈轸的比喻 227
乐毅的回信 227
谦让乃为官之本 229
逍遥游 233
先入为主 234
与时俱进 235
无意得之方为高 236
何为大度 236
无过自可避祸 238
片言可以相救 238
柔以开国,柔以治国 239
儒将的智计 241
摧毁敌人心理防线 243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245
吕端大事不糊涂 246
智守遂城 247
宰相风度 248
沈括智挫夺地之谋 249
不卑不亢 250
厚德薄怨的为官之道 251
第四章 洞烛幽微辩才无碍 254
细微处的战机 254
三桓乱鲁 255
冤家宜解不宜结 256
圣人之徒也“欺人” 257
各为其主 259
恩怨分明 260
比喻的力量 263
兴师之道 264
先见之明 265
不可为渊驱鱼 265
智者与圣人 266
历数罪状,促人猛醒 266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268
恩威并施的策略 268
第五章 假戏真做虚实并用 271
子产宽缓施政 271
求援的艺术 272
范雎入秦 272
剑术与治国 273
秦人之法 275
士人之怒 275
善谋与知时 276
小国的自保之道 277
游说之道,利害为先 278
虚实之间 279
分清轻重缓急 279
威逼利诱 280
虞卿反客为主 281
爱己与爱人 283
穷尽所有的可能性 284
夹缝中求生存 286
苏秦一语动人 286
连环套 287
游说外交的力量 287
迂回进谏法 290
郦食其择主 290
巧救梁孝王 291
优言无罪 292
下篇 用史有学问 295
第一章 融处世,有备无患 295
踏实人被爱,过于老实被欺 295
几手准备,有备无患 296
不当糊涂的“替罪羊” 297
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蒙蔽 297
说话要讲究技巧 298
该“秀”自己时就别犹豫 299
圆融是一种高效的变通 301
做好人,但不做滥好人 302
深藏不露,不可藏过头 303
适时隐藏自己 303
当仁不让也是一种高明 305
因势变通,顺势而为 306
新规划要紧随新变化 307
随心,而不任性 308
失意人前莫说得意话 309
机遇争取才会来 311
容忍一定要有限度 312
朋友也分类 313
言多必失 314
物质之欲最招祸 316
仁慈一定要用对地方 317
第二章 人生就是一台戏 319
“黑脸”出场,“红脸”收场 319
以情动人 320
有实力就要展现出来 321
要苦干,更要让别人看见 322
“和”让世界充满爱 323
不要“打肿脸充胖子” 325
不要随便发牢骚 327
以假貌迷惑对手 328
“苦肉计”让对手防不胜防 329
不露声色,不遭人疑 331
在“无知”中厚积,在良机下薄发 331
有思路,更要有眼界 332
表面现象别轻信 333
显眼的花草易摧折 335
装糊涂也要装得不露痕迹 336
坦然面对不平之境 337
莫侵犯他人的尊严 338
以貌识人,但不以貌取人 340
反对的意见往往是忠言 341
场面话不可少 342
“人微言轻”就要适时“发威” 343
看人说话,量体裁衣 345
放下面子,获得利益 346
“示强以弱,示弱以强”的处世哲学 348
第三章 能屈能伸,甘当配角 349
降低身份,抬高身价 349
能而有度 350
“不争”是最大的“争” 351
适时成全对方的好胜心 352
大树底下好乘凉 353
“近利”当前,更需“远虑” 354
善于隐藏智慧 355
主动示弱,墙矮无人推 356
有功归上,有过归己 357
发泄不平也要审时度势 358
当当配角也无妨 359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 360
第四章 欲速则不达,以静制动 362
吃亏不是坏事 362
不要“阴谋”,但要“阳谋” 364
善使富贵双刃剑 365
先下手为强 366
“潜行隐世”就是“伺机而动” 367
循序渐进,待时而发 369
以逸待劳,择时而动 370
败而不馁,隐而不退 371
坐热“冷板凳” 372
韬光养晦,以守为攻 373
对手“自弱”,我方自强 374
静若处子,动如脱兔 375
御敌完全可以不强硬 376
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宗 377
第五章蓄势待发,出奇制胜 379
避强取弱,等待时机 379
保存实力,避其锋芒 380
“有所不为”的君子哲学 381
先声夺人,反客为主 382
诺而不行,险中求胜 383
该出手时就要果断出击 384
不居功自傲 386
巧逼对手,扭转时局 387
不达目的不罢休 388
以逸待劳,转守为攻 389
第六章 灵活多变,进退自如 390
表面认输,暗中较劲 390
谨慎“收声”,适时“出声” 391
诺言当慎说,不可死守 391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奇效 392
含而不露有时也是一种智慧 394
闲来莫论他人非 395
瞒天过海,掩人耳目 396
说得好唱得好未必是真心 397
巧放烟幕弹 399
弦外之音要会听 400
第七章圆通而不圆滑 402
会避世,不如会避事 402
有方有圆,百事不难 403
不卑不亢,和谐相处 405
外圆内方,人生路宽 405
刚柔并济,高明的处世之道 406
正直而不固执 407
话不可说死,事不能做绝 408
懂得迂回之道,兼顾灵活性和原则性 409
“移花接木”也能显圆通 411
劝诫别人宜委婉 412
赞美之词恰如其分 413
规则要守不宜破 414
智欲圆而行欲方 415
世事多变,人亦会变 415
精明过头,就是智慧不足 417
第八章 表面糊涂,内心明白 418
适时低头,隐忍为高 418
以愚困智,减少内耗 419
精打细算也要用对地方 420
适度妥协是一种智慧 421
忠言也要不逆耳 422
“无为者”无所不为 424
忍耐是一种弹性前进策略 425
自损折己,反而能幸存 426
谦下示人不易被攻击 427
小事不妨糊涂,大事务必精明 428
自我“污染”平平安安 429
聪明不外显才是真聪明 430
劣势下的生存方略 431
不要显得过于完美 433
自恃清高会导致迂腐 434
做人不能太较真 435
藏巧守拙,用晦如明 435
第九章 取舍要干脆,进退要利索 437
上台是机会,下台是智慧 437
强在弱中取,进在退中求 438
以退为进,独辟蹊径的成功之法 440
不要面子要实惠 441
适当的放弃反而是赢家 442
大舍大得,不舍不得 443
富贵如霜刃,切勿贪恋过炽 444
后退有时是向前 445
适时而止才能前进不停 446
“隐身”是种不退之退 447
出头后还要赶紧低头 448
第十章 吃亏也是福 450
替别人着想,就是替自己打算 450
最大的危机就是最大的转机 451
吃下的是亏,得到的是福 452
有时不妨拿自己开开玩笑 454
暂时吃亏,赢得道义 455
最先吃亏的往往最后得大利 456
面子舍得给,才会赢得多 456
福祸皆在人怎么看 458
忍小失,才能有大得 459
贪婪是种罪 460
便宜好占,麻烦难收 461
让人为上,吃亏是福 462
第十一章朋友多了路好走 464
把自己送上门 464
平时多助人,急时求人口好开 465
赞美人要有针对性 466
结交“直谏”的朋友 467
潦倒英雄亦结交 468
早结网才能捕好鱼 470
朋友可多不可滥 471
同窗之谊好办事 472
少个冤家多条路 473
对症下药 474
有柔有刚,不可偏执一端 475
送礼的艺术 477
赞扬的话说到人心底才有效 479
不记旧恶铸新情 480
同乡情谊可资利用 481
社交场上交友别势利 483
第十二章 能做事也要会造势 484
利用名人效应做大“势” 484
能造势还要会顺势 485
巧用“推”字诀 486
打造不可替代的声势 487
搅浑水好摸鱼 488
善用众人的智慧 489
欲擒故纵,一举成功 490
刚柔并济 491
看得失,定“走势” 492
无“法”不“威”,新官上任要立威 494
有名气,才有人气 495
相互帮衬才能做大“势” 496
背后论人是种“失势”之举 497
场面话要说,但不能全信 498
想成功,先与成功者为伍 499
第十三章 把握了人情才能把握住事情 500
容人之过,得人之心 500
打击敌人不如争取敌人 501
及时向帮助你的人表达感谢 502
看破也不点破 503
要获得,先舍得 504
留人后路,筑己坦途 505
多储蓄“人情” 506
留有余地,留足人情 507
当着矮子不说短话 508
背后说人不如明面指出 510
与人交往的禁忌——夸夸其谈 510
善用“人情”存折 511
第十四章 弯腰有时比站直了更高 513
想当人才先磨炼 513
柔弱比刚强要持久 514
顺时务者为俊杰 515
卧薪尝胆只为日后扬眉吐气 517
生气不如争气,翻脸不如翻身 518
屈身亦有“变”与“不变” 518
借话说话,顺水推舟 519
不张扬的才华才是真才华 520
小不忍则乱大谋 521
动辄赌气无疑是自毁前程 523
不言大功,更受器重 524
认错才能“无错” 525
冤冤相报何时了 526
“柔”但不“软” 528
让步才能进步 528
不争者胜天下 530
第十五章 得人心者得天下 531
得天下者必先得人心 531
打蛇打七寸,主攻对方的要害 531
仁慈比武力更得力 532
有时也需“独断专行” 534
彰显“君子之德”,最大化影响力 535
收放自如,张弛有道 535
广施恩德,不战而屈人之心 537
以德服人 538
大羹有淡味,至宝有瑕疵 539
学会用人 540
要在细节上下工夫 541
得理饶人更易征服人 542
情绪要发泄但不可乱发泄 543
读不懂人心处不了世 544
跟得上变化才能把握住机会 545
离间是种控制敌心的大智慧 546
第十六章 要利更要义 548
明眼辨是非 548
生意场上“义在利先” 549
不义之财不可取 550
灵活变通,与时俱进 551
化敌为友,互惠互利 552
劝人要切中要害 553
为富不可不仁,为贵不可不义 554
以智生财——有“财”更有“才” 555
赚钱从会花钱开始 556
自我廉洁,淡泊名利 557
戒骄戒奢,守本克欲 558
第十七章 刚柔相济,张弛有度 559
赏罚分明 559
初生牛犊要大用 560
不触犯众怒 561
有时要做铁腕人物 562
圆融处世,一举多得 565
事必躬亲,绝非高明之举 566
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 567
“没有架子”最让人心动 569
略施小计,巧引部属归心 570
“小人物”能起大作用 570
心地宽容人聚拢 571
纲举目张,抓大而放小 572
该软时软,当硬时硬 573
低姿态的领导更受欢迎 574
以臣驭臣,以下属制约下属 575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577
领导者最应谨言慎行 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