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1
互相瞪着眼睛的中西文化 3
文化差异犹如聋子对话 3
戴望舒为什么不是一个浪漫主义者 7
《林家铺子》和奥·亨利 11
徐志摩的诗和现代作家的包办婚姻 14
女权批评家看萧红 18
女作家不是一个性别观念 22
张洁笔下女主角的国籍 25
外国人笔下张洁的身世 28
女权主义者可否宽宏些 31
在维也纳争论中国朦胧诗 34
关于朦胧诗的一段历史公案 37
美国人译中国古典诗诸多局限 40
东西文化在自杀问题上的较量 43
方言文化和政治背景的关系 46
中国古典小说的叙事传统和海明威 50
在西德读《女神》汇校本 54
台湾文学研究点滴 59
夏志清的《中国古典小说导论》 59
关于鲁迅和张爱玲的评价 65
张爱玲的存在属一个奇迹 68
张爱玲有独特的嗅觉 71
大节虽有亏仍应公正评价 74
现代文学的“开山之作 77
纪弦的形象将因历史而转变 81
台湾散文研究的新突破 84
谈台湾女诗人席慕蓉的诗 87
龙应台忠于自我无所顾忌 90
拉开了心理距离的艺术 93
内地研究台湾文学的真正开始 96
三毛作品中蹩脚的对话 100
大陆文艺风景线 105
鲁迅研究的两种病态 105
窥视许广平的情感生活 108
诗人眼光和小说家眼光的交织 111
丁玲为什么对沈从文那么刻薄 114
《围城》为何未列入“经典 117
陈思和的《巴金传》 120
张毓茂笔下的萧军 123
王蒙有没有希望成为诗人 127
莫言的幸运与徐怀中的慧眼 130
张志忠的《莫言论》 133
诗里的舒婷和散文里的舒婷 136
刘心武太过一本正经了 139
变化很大的婚姻小说 142
无痛之痛是为至痛 145
谈贾平凹的《废都》 149
《白鹿原》彻底失败 154
顾城的真正“死因”是什么? 158
散文当以非诗的追求为上 161
从《伏羲伏羲》到《菊豆》 164
读书的方法和评书的视角 171
海峡两岸的远距离心理效应 171
系统论思辨仍是个梦 174
解构主义在吃自己的尾巴 177
搭起了一座似梦非梦的桥梁 181
真诚的现代派和虚伪的现代派 184
“圈子内”诗歌评论的代表作 187
读书和读注解的关系 190
盲目的权威崇拜不可取 194
文学流派间的批评与武断 197
关于重写中国文学史 201
《香港红学论文选》 204
“冷月葬花魂”和它的论据 207
海明威修改卅九次的结尾的妙处 210
读《梁思成文集》有感 213
人物的感觉和潜感觉 216
中国茶文化的光辉与局限 219
探索幽默的奥妙 225
柏杨和林语堂 225
钻进牛角尖的幽默 228
西方美学著作中甚罕见的书籍 231
美人出丑和丑人出美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