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851) 1
第一节 严禁鸦片的正义斗争 1
一、鸦片战争前的国内外形势 1
二、可耻的鸦片贸易和林则徐领导的禁烟斗争 3
第二节 第一次鸦片战争 10
一、英国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和清政府的屈膝投降 10
二、中国东南沿海人民反对英国侵略者的斗争 20
第三节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3
一、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23
二、沙俄乘机对我国东北和西北的侵略 24
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6
四、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继续 28
第四节 鸦片战争时期两种海防思想的斗争 31
一、是加强海防还是削弱海防 31
二、积极防御还是消极防御 32
三、“民心可用”还是“防民甚于防寇” 33
第二章 太平天国革命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1—1864) 35
第一节 太平天国革命 36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危机和洪秀全的早期革命活动 36
二、金田起义和革命的胜利发展 40
三、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和政策 51
第二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 54
一、英、法发动侵略战争 54
二、太平天国为保卫海疆而斗争 70
第三节 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和各族人民的抗俄斗争 76
一、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瑗珲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 76
二、各族人民反抗沙俄侵略的斗争 83
第四节 太平天国后期的革命和斗争 85
一、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和防御中的进攻 85
二、中外反动派的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92
三、太平天国革命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 95
第三章 半殖民地的逐步加深和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斗争(1864—1895) 98
第一节 半殖民地统治秩序的建立 98
一、中外反动势力加紧勾结和洋务派的产生 98
二、洋务派兴办工业 102
三、洋务派创办近代海军 105
四、南、北洋海军和福建水师 110
第二节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出现和无产阶级的诞生 119
一、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出现和早期改良主义思想 119
二、中国无产阶级的诞生及其特点 124
第三节 各族人民保卫祖国边疆的斗争 128
一、新疆各族人民反对沙俄侵略的斗争 128
二、台湾高山族人民英勇抵抗日本侵略者 131
三、云南各族人民反对美国侵略的斗争 133
四、西藏各族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34
第四节 中法战争 136
一、法国发动侵华战争 136
二、马江海战和福建水师的覆灭 138
三、台湾、镇海抗战 143
四、镇南关大捷和清政府妥协投降 149
五、反对教会侵略斗争的高涨 152
第五节 中日甲午战争 154
一、丰岛、黄海海战 155
二、旅大、威海失陷和北洋海军覆灭 167
三、《马关条约》签订和台湾保卫战 174
第四章 戊戍变法和义和团爱国运动(1896—1900) 178
第一节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和中国进一步半殖民地化 179
一、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79
二、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半殖民地化 187
三、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91
第二节 资产阶级的维新运动 192
一、康有为的变法维新思想与“公车上书” 192
二、变法维新与顽固守旧的斗争 198
三、“百日维新”及其失败 200
四、戊戍变法的历史意义和失败的原因 205
第三节 伟大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206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206
二、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的英勇斗争 213
三、抗击沙俄入侵我国东北的斗争 221
四、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义和团和《辛丑条约》的订立 223
五、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 227
第五章 辛亥革命以及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酝酿(1901—1919) 230
第一节 民族危难的加深和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的酝酿 231
一、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和民族危难的加深 231
二、各族人民反抗斗争的发展 235
三、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形成和兴中会的成立 239
第二节 辛亥革命的胜利和失败 242
一、同盟会的成立及其领导的武装起义 242
二、武昌起义和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 248
三、帝国主义破坏中国革命与袁世凯窃夺政权 255
四、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其经验教训 259
第三节 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走狗军阀反动统治的斗争 261
一、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和洪宪帝制的覆灭 261
二、帝国主义操纵下的军阀割据和短命的张勋复辟 266
三、段祺瑞卖国独裁与中国人民深重的灾难 268
四、辛亥革命时期与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海军 272
第四节 中国各族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的斗争 274
一、各族人民反对沙俄侵略我国北部边疆和新疆的斗争 274
二、西藏各族人民反对英国和沙俄侵略的斗争 279
第五节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酝酿 282
一、中国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 282
二、新文化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85
三、中国近代的科学技术 289
结束语 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