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共生宇宙 2
由“大爆炸”说开去 2
“大爆炸”的由来 2
宇宙的关键在认知 4
必须回答的几个重大问题 7
宇宙的面貌 7
宇宙有无“个” 7
时间与空间 8
有没有“统一物质”或“上帝” 8
偶然性与必然性、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 8
把中子当“上帝”如何 10
物质概念 11
中子与原子、质子及万物 13
中子与质子的异同及概念 18
中子与中微子的关系 19
中子与中子星及力源 21
值得高度重视的“四中子”现象 23
对中子“上帝”资格的讨论 25
中子性状之解读 29
冷因子性 29
内聚性 30
核心性 31
质能一体性 32
不可分割性 33
幻化性和信息性 34
反物质或暗能量性 35
自平衡或自循环性 35
宇宙面貌 37
宇宙的“准概念” 37
宇宙无疆也无“个” 39
宇宙即是存在 41
宇宙物质的统一性及同一性 42
宇宙的系统性 42
质量系统 43
能量系统 45
质量系统与能量系统的关系 47
中子星、脉冲星与黑洞、类星体 48
宇宙的永恒与循环 51
宇宙即是“正负”两个世界的共生 51
实体不实,空间不空 53
实体不实 53
空间不空 55
宇宙实空之“四态” 58
中子态与固体物质 58
质子态与晶体物质 59
电子态与流体物质 60
中微子态与气体物质 60
螺旋,是事物运动的基本属性和方式 63
对静止的理解 63
自转与自旋的区别 65
公转运动与星系的形成 68
运动的过程性、目的性及不可逆性 70
运动的体系性及纵横性 71
运动的摆动性 72
时间,是事物运动规律之节点 74
关于对时间的认知 74
霍金与《时间简史》 76
时间与运动的关系 77
时间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79
时间在事物运动规律中的节点性质 80
太阳的本来面目是“黑子” 83
太阳及太阳系的形成 84
太阳的发光机制 86
“黑子”是太阳的“黑色窗口” 90
“磁球” 91
光球 91
“气球” 92
太阳“黑子”的生成之因 93
我们的地球正在向太阳“坠落” 97
地球的公转是太阳的“抓手” 98
行星进动是其走向太阳的“脚步” 100
行星参数的奥秘 102
行星的扁率 102
行星的体积与质量 103
行星的轨道与赤道倾角 104
太阳与“木土组合”的较量 105
卫星与月球的价值和作用 107
地球的过去与将来 112
地球的生成 112
地球的运动 113
地球上的水从何而来 115
“后地球时代”的到来 118
地球的自转速度将会变得越来越慢 118
地磁作用将会变得越来越小 119
地球将会变得越来越热 119
地球上的水将会变得越来越少 121
地球上生命现象的生存将会变得越来越艰难 121
聚与散 123
中子“质”的聚与散 123
中子“量”的聚与散 125
冷与热 126
磁与电 128
白与黑 129
中微子与光子 131
“有”与“无” 134
悖论不悖 137
奥伯斯佯谬 138
暗物质与暗能量 141
普通物质 142
暗物质 143
暗能量 144
康德的“二律背反” 146
悖论的焦点在认知 148
现象与本质的相脱离 149
对系统的层次、递进与转化关系把握不够 150
“自我”的因素 153
绝对与相对的矛盾 154
悖论即是“捉对而生” 155
何为“一” 157
“一”是抽象而存在 157
把“二”当作基数可能就对了 160
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猜想 161
自然数、分数、倍数 164
半数率,万物之律 168
数的“有理”与“无理” 171
从“一分为二”到“合二为一” 173
握手言和吧,唯物论与唯心论 176
唯物论的思想要义与优缺 176
有以人划线的痕迹 179
一成不变的对立或斗争思想的存在 179
从不承认本能 180
唯心论的思想要义与优缺 181
“心”与“物”的共生 183
从“非彼即此”到“彼此彼此” 187
小结 192
中子与质子的共生 198
实体与空间的共生 199
质量与能量的共生 200
磁与电、明与暗和热与冷的共生 201
“鸡与蛋”的共生 202
第二部分 人与人性 206
生命的意义 206
薛定谔与他的“细胞物理学” 206
生命的起源 210
从无机物到有机物阶段 212
从有机小分子到有机大分子阶段 212
从生物大分子到原始单细胞阶段 213
从单细胞到多细胞阶段 213
生命的定义 216
生命物质的同一性与有机性 220
生命的结构性及能动性 221
生命的代谢性 222
生命的自我复制性 225
生命的目的性及种群性 227
人是什么 231
神与人 232
人与动物的区别 235
人的概念讨论 238
人是一种生命体 241
人是一种具有高度智慧和思维的生命体 243
人是一种以高度社会化形式对自然界产生复杂劳动和创造的生命体 245
七情六欲 250
何为“七情六欲” 250
七情“羞”为上 252
食欲 257
性欲 258
占有欲 260
对女人的占有 260
对土地或财富的占有 261
对金钱的占有 261
满足欲 262
求新欲 263
表现欲 265
人性面面观 268
群居性与团结性 269
地域性与包容性 271
遗传性与继承性 273
亲子性与博爱性 275
私密性与公开性 278
虚伪性与求实性 280
攻击性与防守性 283
施虐性与良善性 285
虐他性 285
自虐性 287
嗜瘾性 287
律他性与律己性 289
自由性与规定性 291
人性的自然性与社会性是人和社会定位的基点 296
本能与理智 297
欲望与情感 301
恶与善 304
女人与男人 307
自然人与社会人 309
私与公 312
家与国 315
人性与物性 318
关于人性与物性的讨论 318
物之“四性” 322
中子性 323
质子性 323
电子性 324
中微子性 325
人与物的统一性及同一性 325
共生或相悖,是人性与物性的基本特征 328
人性·物性·规律性 329
人格与尊严 331
诚信度与良善度 333
羞耻度与自制度 335
包容度与排斥度 338
包容是一种胸怀和气度 338
包容是一种自信和坦诚 340
包容是一种忍让和谦卑 340
包容是一种智慧和力量 341
自重与尊重 342
表达与沟通 344
价值观与尊严感 345
人为什么而活着 347
活着,为自己的健康、快乐和尊严活着 350
活着,为全人类的种群延续活着 352
活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活着 355
活着,为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而活着 357
幸福与快乐,那是生命对你的鼓励和奖赏 360
不痛苦就是幸福 361
幸福来自攀比或比对 363
欲望与幸福 364
幸福与快乐,来自生命对你的鼓励和奖赏 366
可惜,我们人类所记住的只是幸福而不是痛苦 368
直立行走型疾病,人类健康的大敌 371
直立型心脑系统疾病 371
直立型呼吸系统疾病 373
直立型消化系统疾病 373
直立型骨骼系统疾病 374
值得警惕的人的大(高)型化趋势 374
怎样理解死亡与灵魂 377
相聚为生 378
离散为亡 381
灵魂即是人之“场” 386
小结 392
第三部分 人与自然和社会 402
助纣为虐,我们的地球已提前进入到“蒸笼”时代 402
地球变暖的自身原因 403
形成地球温室效应的人为因素 404
极冷与极热,地球已渐无四季之分 407
淡水的高度或缺 410
地球的沙漠化和贫瘠化已不可逆 412
新型病毒将成为人类看不见的“杀手” 415
别再“烧”了,玩火者必自焚 418
用火的利弊 418
电是魔咒 421
人类的花花世界都是“烧”出来的 425
衣 425
食 426
住 427
行 428
用 429
控制用火和用电及“造热”,是全人类的当务之急 430
都是石油惹的祸 436
石油的发现与生成 436
石油与经济和生活 438
石油与政治和军事 441
化学工业正在涂炭生灵 443
水、土地、空气全污染之时,即是我们人类的大限之日 447
温度的因素 448
水的污染 449
土地的污染 451
空气的污染 452
人与自然的矛盾已成为人类生存的主要矛盾 454
人口的增加与土地和资源的短缺,是当前全人类矛盾的焦点 455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459
在大自然面前,我们人类最好不要有太大的雄心壮志 461
环境公平才是第一公平 463
只有历大难,才能求大同 465
主义或信仰并不是最重要的 468
该是向生产力叫停的时候了 472
工具的作用及意义 472
科技是把“双刃剑” 475
欲望是科技发展的潜动力 479
社会应为人和大自然买单 481
向生产力叫停势在必行 483
我们人类还来得及吗 486
其实,全世界的政府都很累 490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及走向 491
世界经济的下行趋势是必然 493
失业,将成为全人类的“新职业” 495
控制人口增长 496
增强服务业、旅游业和环保业建设 496
政府要推进就业公平 497
不歧视 498
灾害经济,全球的新经济模式 498
持续的旱象与旱灾 499
雾霾天气的增多 500
极端风灾 501
极端涝灾 502
极端雪灾 503
极端热灾 503
污染之灾 503
地质活动灾害 503
粮食的事情比天大 504
高福利与老龄化 506
党争之苦 507
难就难在“不作为” 511
西方与东方·左派与右派 514
地域性即决定着东西方文化与思想的差异性 514
事物运动的摆动性,是人左、右派思想产生的根源 517
一元、二元与多元 520
关于三位一体 522
左派·右派·中间派 524
思想与主义的共生 527
人性是思想之“根” 527
社会是思想或主义的合二为一 531
社会的自平衡或自纠正体系 534
由“家天下”到“公天下” 535
母系和父系制度的共生与原始社会的建立 539
奴隶制度和地主制度的共生与封建社会的建立 540
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共生与科学社会的建立 542
人本主义制度和物本主义制度的共生与和谐社会的建立 547
寄语世界 553
写给俄罗斯 553
写给美国 556
写给日本 557
写给印度、巴西和南非 575
写给有关宗教与民族 579
希望在于联合国 583
裁军与销毁核武的问题 584
控制全球温室效应和污染的问题 588
控制人口增长,增加粮食产量的问题 592
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 595
主导正确人权观和价值观的建设问题 599
打破科技壁垒,节约科研资源的问题 602
建立《世界和谐大法》的问题 604
联合国的自身建设与改革问题 608
模范中国 612
政治体制改革,应以机构改革为先导 614
执政必须树立家国理念 616
《家庭法》的主要内容 619
《婚姻法》 619
《出生和户籍法》 619
《房屋及居(租)住法》 620
《私密法》 620
《未成年人和老年人保护法》 621
《残疾人保障和反歧视法法》 621
《慈善募捐和救助法》 621
《继承法》 621
《福利分配法》 622
《死亡与丧葬法》 622
“民务部”的设置与机构改革 623
关于“民务部”的设置 623
关于机构改革 624
还政于民,把公平、正义、廉俭和道德建设作为立国之本 628
不称大,更不称霸,只做模范 630
小结 635
人与自然 635
人与社会 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