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双边经贸条约概述 1
第一节 双边经贸条约的定义、性质与作用 1
第二节 双边经贸条约的名称与种类 3
一、条约 4
二、协定 5
三、议定书 8
四、换文 9
第三节 双边经贸条约的结构 11
第四节 双边经贸条约的缔结程序 13
第二章 近现代中外不平等条约 17
第一节 西方列强的武力胁迫与清政府的妥协退让 17
第二节 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与贸易扩张 21
一、增设通商口岸,实行自由贸易 22
二、剥夺税收主权,实行议定税则 24
三、攫取特权,确立片面最惠国待遇 26
第三节 西方列强的资本输出与对华投资 29
一、直接投资办厂,榨取巨额利润 30
二、垄断内河航运,争夺铁路修筑权 30
三、划分势力范围,掠夺自然资源 33
四、高利借贷盘剥,控制经济命脉 35
第四节 国民党政府的“改订新约运动” 38
第三章 新中国的缔约实践 44
第一节建国以来缔结的经贸条约 44
一、国民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45
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47
三、十年动乱时期 48
四、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50
第二节 双边经贸协定述评 53
第四章 贸易条约与协定 58
第一节 商务条约 58
一、条约的期限 58
二、最惠国待遇的适用范围 59
三、船舶证书和海难救助 61
四、仲裁条款 61
五、条约的附件 62
第二节 贸易协定与年度议定书 63
一、协定的期限 63
二、换货议定书与贸易合同 65
三、出口货单 66
四、贸易总额 66
五、贸易平衡 67
六、转口贸易 68
七、作价方式 69
八、支付货币 70
九、最惠国待遇的适用范围 70
十、进出口许可证的颁发 73
十一、联合委员会 74
十二、协商与仲裁 75
十三、其他规定 76
第三节 交换货物与付款协定( 76
一、换货协定与年度议定书 77
二、贸易合同的订立与期限 77
三、作价原则 79
四、计价货币 81
五、清算帐户 83
六、摆动额 86
七、结算差额 87
八、其他条款 87
第四节 交货共同条件议定书 88
一、合同的订立 88
二、交货地点和运输方式 89
三、交货期限与交货通知书 92
四、延期交货与提前交货 93
五、货物的数量、质量和规格 94
六、数量和品质的异议 95
七、包装和标记 97
八、支付手续 98
九、仲裁条款 102
十、合同的转让 102
第五章 货币金融协定 110
第一节 清算协定 110
一、清算帐户 111
二、清算范围 111
三、摆动额 113
四、清算余额的处理 114
五、清算货币及保值条款 115
第二节 政府贷款协定 117
一、贷款金额与货币 118
二、贷款目的与使用 119
三、贷款利息 120
四、贷款偿还 121
五、合作与情况通报 121
六、撤销与中止 122
七、争端的解决 123
八、协定的有效期 123
九、其他条款 123
第三节 国际组织贷款协定 124
一、鉴于条款 124
二、通则与定义 125
三、贷款的提取 126
四、手续费用与偿还条件 127
五、项目说明与款项的使用 128
六、生效与终止 129
第四节 国际金融组织项目协定 130
一、中国投资银行的管理与业务 131
二、财务条款 132
第六章 经济技术合作协定 137
第一节 经济援助协定 137
一、经济援助的金额 138
二、援款的使用范围 138
三、援助物资的作价原则 139
四、结算条款 140
第二节 技术合作协定 142
一、合作领域 142
二、合作方式 143
三、项目合作协议 144
四、混合委员会 144
五、协商和仲裁条款 145
第三节 项目合作协定 147
一、工程技术人员 148
二、双方的义务 148
三、技术人员的待遇 149
四、费用及结算办法 149
第四节 国际组织援助协定 150
一、我国志愿捐款协议 150
二、联合国组织对我国提供援助的协定 151
第五节 商标保护协定 155
一、条约的有效期限 156
二、最惠国待遇 157
三、适用东道国法及其保留 157
第七章 鼓励与保护投资协定 161
第一节 投资保证协定 161
一、承保范围 162
二、代位求偿权 164
三、争议的解决 165
第二节 相互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 166
一、协定的适用范围 167
二、定义条款 169
三、外国投资者的待遇 170
四、国有化及其补偿 172
五、投资原本与利润的汇出 174
六、代位求偿权 175
七、争议的解决 176
八、生效、期限和终止 177
第八章 避免双重税收协定 180
第一节 税收协定的适用范围 180
一、空间范围 181
二、时间范围 182
三、主体范围 182
四、客体范围 186
第二节 税收管辖权的协调 188
一、营业所得 189
二、投资所得 194
三、财产所得 199
四、劳务所得 202
第三节 避免双重征税的方法 205
一、免税法 205
二、抵免法 206
三、税收饶让 209
第四节 其他有关规定 211
一、无差别待遇原则 211
二、相互协商程序 212
三、情报交换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