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节 世界视野与文化空间——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态势分析 1
第二节 文化之维: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空间拓展及价值延伸 5
第三节 比较视阈:中国现当代作家研究的方法意义与人文精神 9
第四节 对象、方法与案例——本书内容结构之说明 15
第一章 比较视阈中的中国现当代作家研究 18
第一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比较研究的总体思路构想 18
一、中国现当代作家比较研究的对象及方式 19
二、中国现当代作家比较研究的总体思路 21
第二节 鲁迅与契诃夫主体哲学及小说诗学比较 23
一、主体哲学:进化的精神和生活的道德 24
1.进化链与生活流 25
2.精神自觉与道德自律 27
3.反抗绝望与摆脱庸俗 29
二、诗学观照:历史的向度和生活的纬度 34
1.历史的离散力与生活的聚合力 34
2.时空意识:混乱的历史与无边的大地 38
3.“柴可夫(契诃夫)是我顶喜欢的作者” 44
三、小说技法:开放的现实和精湛的叙述 54
1.创作方法:现实的和开放的 54
2.叙事策略:深度与广度 62
第三节 胡适与鲁迅的哲学观念比较论 68
一、“速朽”与“不朽”:生命存在的意义指向 68
二、经验与超验:审视世界的思维风格 70
三、历史与社会:哲学思考的价值向度 75
第四节 鲁迅与陈映真文艺思想之比较 78
一、叠合:历史意识与现实主义 78
二、差异:时代主题与艺术手法 83
第二章 中国现当代作家与西方基督教文化 90
第一节 西方基督教文化对中国现当代作家影响研究之概述 90
一、研究基督教文化影响中国现当代作家的学术价值 91
二、研究基督教文化影响中国现当代作家的视角及方法 93
第二节 陈映真与西方基督教文化 96
一、人生情怀:“上帝的孩子” 96
二、价值取向:“爱”“正义”“怜恤” 98
三、道德审视:“圣徒与败德者” 103
四、精神分析:堕落与忏悔 109
五、情感影像:“十字架上的男体”“鸽子”与“猫” 113
第三节 张资平与西方基督教文化——以《冲积期化石》的创作为中心 119
一、“文字”高手:同时代文人眼中的张资平 120
二、双重“父亲”:两种文化心理的交相作用 121
三、语言狂欢:《圣经》话语裹挟的情绪狂潮 124
四、戏剧之美:两种文化美学潜在作用的结果 126
第四节 穆旦与西方基督教文化 129
一、生命哲学:“我黑色的生命和主结合” 130
二、智慧观照:“在神魔之间” 138
三、艺术追求:“美的真实,我的上帝” 145
第三章 中国现当代作家与传统文化及区域文化 154
第一节 传统文化与区域文化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作家研究 155
一、传统文化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作家研究之评述 155
二、区域文化研究视野的学理依据及方法思考 160
第二节 林纾的传统文化情结和古文艺术观念 164
一、文之要旨:“正言”和“体要” 165
二、文之精髓:“意境者,文之母也” 167
三、文之功效:在“政教”和“娱悦”之间 169
四、“古”之价值:新旧文人的焦点之争 171
第三节 北京中央公园与民国文人的文化心态 174
一、自由开放的天然沙龙:中央公园中的文人文化活动 175
二、浪漫温馨的寄情场所:中央公园与文人的情感世界 178
三、五彩缤纷的精神映像:由中央公园透视文人的文化立场 181
四、中央公园史与民国文人的文化心态史 184
第四节 鲁迅与中国巫文化的精神之战 186
一、“巫师”让位给“科学家”:对于科学精神的倡导 186
二、“路德”的功绩:鲁迅、马克斯·韦伯“祛魅”观念之比较 188
三、“鬼气”的纠缠:巫文化留下的心理阴影 190
四、“离奇和芜杂”:鲁迅作品描画的精神之战 193
第五节 东北文化与萧红的文学创作 196
一、边缘与中心:东北文化及萧红文学史意义的再认识 196
二、东北文化与萧红的创作心态、文本世界 198
三、东北文化与萧红的空间意识、话语方式 201
四、由萧红现象看东北地域文化与文学史的建构 204
第六节 贵州文化与蹇先艾的乡土文学创作 205
一、山地人文景观:贵州文化风貌与近现代贵州社会 206
二、童年经验和文化记忆:蹇先艾与贵州文化的关联 208
三、乡土情结与黔民心态:贵州文化对蹇先艾乡土文学创作的影响 211
四、“贵州道上”的风景及意义:贵州文化史和文学史上的蹇先艾 214
第七节 臧克家诗歌的文化美学意义 216
一、中国传统文化美学思想对臧克家诗歌艺术的影响 216
二、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臧克家对中国古典诗学的继承和超越 218
三、臧克家诗歌艺术的当代反思及现实启示 220
第八节 张贤亮的文化心理与小说艺术 221
一、“我和她,目前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221
二、“啊,父亲,那时你在哪里?” 223
三、“像一个需要时刻加以保护的大孩子” 225
四、“我真的不认为中国人有很深的俄底浦斯情结” 226
第九节 冯骥才与天津历史文化 228
一、时间意义和空间价值:冯骥才城市文化意识的核心 229
二、“奇异的创造”:冯骥才眼中的天津城市文化 231
三、记录和描述:冯骥才对于天津文化的“抢救”与刻画 234
四、城市化进程中的文人使命 236
结语:中国现当代作家研究的立体多维理念与文化汇通价值 238
一、中国现当代作家研究的立体多维理念 239
二、中国现当代作家研究的文化汇通价值 241
参考文献 244
后记 267